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3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属于储能电站领域,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包括框架,电池放置腔,多组电池放置腔沿水平阵列分布在框架正面,每组多个电池放置腔沿竖直阵列分布,电池放置腔均为倾斜向上的立方体结构,电池放置腔开口处的一边均设置有线缆组件,电池放置腔均用于插设磷酸铁锂电池,框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磷酸铁锂电池降温的强散热机构;编制网,编制网设置在电池放置腔的下壁,编制网的两边分别延伸到电池放置腔的两侧;水囊,水囊设置在编制网的两侧之间,它可以实现,能用环状防火结构在磷酸铁锂电池外部作为消防措施,无需设置阀即可进行三次灭火,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站是为了调节峰谷用电问题所设立的电站,一般有抽水储能电站、超大型电池组两种方式,其中超大型电池组往往由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3.2V,充电截止电压为3.6V~3.65V,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方便适用于居民供电;
[000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1443262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系统,该装置包括灭火装置阵列、液体灭火剂存储箱、集中控制模块、灭火剂传送泵、柜内灭火剂管路、液体灭火剂供给管路、显示屏和电源模块,气体灭火装置阵列由多个灭火装置储罐组成,每只灭火装置储罐通过其罐口的灭火装置驱动阀与柜内灭火剂管路连通,液体灭火剂存储箱通过灭火剂传送泵连接液体灭火剂供给管路,液体灭火剂供给管路经由单向阀后分出两路,一路经由灭火剂管路选择阀与柜内灭火剂管路连通,另一路经由舱室管路选择阀与舱室消防管路相连,其虽然关闭或确认灭火剂输出选择阀关闭,开通舱室管路选择阀、灭火剂管路选择阀、所需灭火剂计量的非空灭火装置储罐的灭火装置驱动阀,通过舱室消防管路将灭火剂注入储能电站舱室灭火,然后连续在一个设定的时间段读取火灾探测装置探测的数据,判断灭火效果;
[0004]但上述专利扑灭电池储能装置内火灾时,通过灭火剂管路选择阀、舱室管路选择阀和灭火剂输出选择阀将气体灭火剂或液体灭火剂喷洒到个别失控的电池上,而电池储能装置往往在框架上排列有多个电池,电池需要对应设置的阀较多,导致电池储能装置消防成本增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它可以实现,能用环状防火结构在磷酸铁锂电池外部作为消防措施,无需设置阀即可进行三次灭火,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包括框架,
[0010]电池放置腔,多组所述电池放置腔沿水平阵列分布在框架正面,每组多个所述电池放置腔沿竖直阵列分布,所述电池放置腔均为倾斜向上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电池放置腔开口处的一边均设置有线缆组件,所述电池放置腔均用于插设磷酸铁锂电池,所述框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磷酸铁锂电池降温的强散热机构;
[0011]编制网,所述编制网设置在电池放置腔的下壁,所述编制网的两边分别延伸到电池放置腔的两侧;
[0012]水囊,所述水囊设置在编制网的两侧之间,所述水囊均为环状结构且与电池放置腔共轴;
[0013]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水囊内侧,所述气囊均为环状结构且与水囊共轴;
[0014]内螺纹管,两组所述内螺纹管分别安装在气囊的两侧,每组至少两个所述内螺纹管的一端均连接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背面;
[0015]水池,所述水池设置在框架的下边,内部盛有消防水,所述水池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撑机构。
[0016]本专利技术在每个电池放置腔内逐次粘接编制网、水囊和气囊,形成环状防火结构,再将磷酸铁锂电池逐个插入环状防火结构,能用环状防火结构在磷酸铁锂电池外部作为消防措施,无需设置阀即可进行三次灭火,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
[0017]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的下表面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消防喷头,所述消防水管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消防水管的另一端装配有增压泵,消防水管中消防水沿消防喷头喷洒到储能电站内部,快速喷洒,能够应急响应,迅速控制火情,防止储能电站爆炸。
[001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上表面焊接有多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上端均铰接有与消防水管外侧套接的卡箍,所述支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烟气监测单元,支撑消防水管并用烟气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储能电站内的烟气,发现烟气,及时向值班室告警。
[0019]进一步的,所述强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外部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总气管,所述总气管的一端为封闭结构且延伸到框架的上边缘,所述总气管的下表面位于框架上边缘的位置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一端均沿框架背面向下延伸且均为封闭结构,所述分支管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发现烟气时,抽吸空气,利用气流带走磷酸铁锂电池上的热量,进行强散热,方便降低磷酸铁锂电池的温度,减缓火情的蔓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烟气监测单元包括焊接在支杆一侧的多孔法兰板,所述多孔法兰板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有烟气传感器,所述烟气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控制器,能够接触燃烧状态磷酸铁锂电池飘散的烟气。
[00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开设在水池开口处的台阶槽,所述台阶槽的内部插设有呈多孔方板结构的格栅板,所述水池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放置格栅板的存放槽,格栅板平放在台阶槽中,能够支撑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在水池上方行走,最后,将格栅板放回对应存放槽,防止遮挡水池的开口处。
[0022]进一步的,所述水池的内部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水池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和台阶槽的下壁平齐,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均开设有连通孔,用多个支撑板在格栅板的下方支撑,卸去格栅板的载荷,缓解格栅板因受挤压引起形变的程度。
[00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边缘均粘接有硅胶膜,所述硅胶膜的两边分别贴住水池的两侧,所述硅胶膜远离对应支撑板的一端均粘接有多个泡沫块,所述泡沫块的一侧均粘接有磁石,两个相邻磁石吸紧,拉动相邻硅胶膜的边缘贴合,在水池液面组成防溅水层,
磷酸铁锂电池入水激起的浪花被防溅水层阻拦。
[0024]3.有益效果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1)本方案在每个电池放置腔内逐次粘接编制网、水囊和气囊,形成环状防火结构,再将磷酸铁锂电池逐个插入环状防火结构,用螺栓分别拉紧磷酸铁锂电池和对应内螺纹管,以便锁定电池放置腔内的磷酸铁锂电池,能用环状防火结构在磷酸铁锂电池外部作为消防措施,单个磷酸铁锂电池发生火灾,自身高温熔化气囊,释放出全氟己酮气体,进行初次灭火,接着熔化水囊,释放出消防水,进行二次灭火,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爆燃,然后熔化编制网,在自重作用下,拉动编制网、水囊和气囊沿电池放置腔的斜面滑落到对应水池中,进行再次灭火,无需设置阀即可进行三次灭火,可降低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成本。
[0027](2)本方案发现烟气时,由值班室的主机启动风机,抽吸空气,沿总气管输送到各个分支管中,再沿进气孔喷射到各个电池放置腔内,利用气流带走磷酸铁锂电池上的热量,进行强散热,方便降低磷酸铁锂电池的温度,减缓火情的蔓延。
[0028](3)本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电池放置腔(1),多组所述电池放置腔(1)沿水平阵列分布在框架正面,每组多个所述电池放置腔(1)沿竖直阵列分布,所述电池放置腔(1)均为倾斜向上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电池放置腔(1)开口处的一边均设置有线缆组件,所述电池放置腔(1)均用于插设磷酸铁锂电池,所述框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磷酸铁锂电池降温的强散热机构;编制网(2),所述编制网(2)设置在电池放置腔(1)的下壁,所述编制网(2)的两边分别延伸到电池放置腔(1)的两侧;水囊(3),所述水囊(3)设置在编制网(2)的两侧之间,所述水囊(3)均为环状结构且与电池放置腔(1)共轴;气囊(4),所述气囊(4)设置在水囊(3)内侧,所述气囊(4)均为环状结构且与水囊(3)共轴;内螺纹管(5),两组所述内螺纹管(5)分别安装在气囊(4)的两侧,每组至少两个所述内螺纹管(5)的一端均连接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背面;水池(6),所述水池(6)设置在框架的下边,内部盛有消防水,所述水池(6)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消防水管(7),所述消防水管(7)的下表面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消防喷头(8),所述消防水管(7)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消防水管(7)的另一端装配有增压泵(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表面焊接有多个支杆(10),所述支杆(10)的上端均铰接有与消防水管(7)外侧套接的卡箍(11),所述支杆(10)的外侧均设置有烟气监测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外部的风机(12),所述风机(12)的输出端安装有总气管(13),所述总气管(13)的一端为封闭结构且延伸到框架的上边缘,所述总气管(13)的下表面位于框架上边缘的位置沿水平阵列分布有多个分支管(14),所述分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刘培刘天翔余家杨陆军王朦李珊珊陈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消金枪鱼水系统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