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01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属于中药配制品技术领域,该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包括,附药片,空心槽,空心槽开设于附药片的一侧端,薄膜薄片,薄膜薄片设于空心槽内,黏性层,黏性层粘接与附药片的一侧端,患者拿起附药片将药物吸收层的正准腰椎的疼痛部位之后,利用药物吸收层带有的黏性,这可保持装置与皮肤贴合,随后可用手指轻微按压附药片使得空心槽内存储的薄膜薄片破裂,这薄膜薄片内的药物散发,四处扩散后铺满药物吸收层整体,便可到达治疗效果,若患者处于室外时,也可轻易使得本装置正常使用,提高方便性整体药物效果的使用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


[0001]本技术属于中药配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

技术介绍

[0002]腰椎康复贴,外用膏药,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及腰椎骨质增生所致腰部疼痛的辅助治疗。
[0003]现有的腰椎康复贴其中的药效时间是固定的,限定时间结束后需要立即将康复贴撕下重新更换,若人员处于室外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则在更换时则会较为的麻烦,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定时间结束后需要立即将康复贴撕下重新更换,若人员处于室外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则在更换时则会较为的麻烦,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包括:
[0007]附药片;
[0008]空心槽,所述空心槽开设于附药片的一侧端;
[0009]薄膜薄片,所述薄膜薄片设于空心槽内;
[0010]黏性层,所述黏性层粘接与附药片的一侧端;
[0011]药物吸收层,所述药物吸收层位于黏性层的另一侧端。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附药片的一侧端开设有排气口。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附药片的一侧端设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材质为聚丙烯。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药物吸收层的厚度为2mm。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附药片的四角采用圆角设计。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附药片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吸收层、阻挡层和棉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方案中,患者拿起附药片将药物吸收层的正准腰椎的疼痛部位之后,利用药物吸收层带有的黏性,这可保持装置与皮肤贴合,随后可用手指轻微按压附药片使得空心槽内存储的薄膜薄片破裂,这薄膜薄片内的药物散发,四处扩散后铺满药物吸收层整体,便可到达治疗效果,若患者处于室外时,也可轻易使得本装置正常使用,提高方便性整体药物效果的使用时间。
[0019]2、本方案中,通过保护框的防护,防止药物四散至本装置意外区域,起到保护效
果,通过排气口的排气便可方便疼痛区域不发生排汗不便的情况,可使得疼痛区域不发生红肿,起到排汗作用。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5]图中:1、药物吸收层;2、保护框;3、附药片;301、内吸收层;302、阻挡层;303、棉层;4、排气口;5、黏性层;6、空心槽;7、薄膜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9]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包括:
[0030]附药片3;
[0031]空心槽6,空心槽6开设于附药片3的一侧端;
[0032]薄膜薄片7,薄膜薄片7设于空心槽6内;
[0033]黏性层5,黏性层5粘接与附药片3的一侧端;
[0034]药物吸收层1,药物吸收层1位于黏性层5的另一侧端。
[0035]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药物吸收层1的表面具有黏性,这样便可粘黏在患者皮肤表面,首先将装置外的薄膜撕下,当患者的需要将本装置贴附在腰椎疼痛部位时,可拿起附药片3,将药物吸收层1贴附在皮肤表面,之后在用手指稍微按压附药片3使得空心槽6内设置的薄膜薄片7发生破裂,此时薄膜薄片7内包裹的药物便会向外四散,此时通过药物吸收层1将药物吸收后,便可使得药物对疼痛部位进行有效性的治疗,本装置中空心槽6和薄膜薄片7设有三组,人员处于室外时,到达有效时间后将其中一个空心槽6内的薄膜薄片7按压破裂即可恢复药效正常使用,提高方便性整体药物效果的使用时间。
[0036]具体的请参阅图2,附药片3的一侧端开设有排气口4。
[0037]本实施例中:在装置使用期间,可通过开设的对个排气口4进行散热,使得疼痛区域不发送出汗情况,起到排汗效果。
[0038]具体的请参阅图2,附药片3的一侧端设有保护框2,保护框2的材质为聚丙烯。
[0039]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框2可保持附药片3的四边区域密封,这样在药物发挥时间段,则可保护药物不易向外扩散,且保护框2的材质为聚丙烯可随之进行变形。
[0040]具体的请参阅图4,药物吸收层1的厚度为2mm。
[0041]本实施例中:药物吸收层1的厚度为2mm这样则可减小装置的厚度,还可加速药效的四散速度,以便于使得患者身体疼痛部位快速的吸收。
[0042]具体的请参阅图4,附药片3的四角采用圆角设计。
[0043]本实施例中:附药片3的边角采用圆角设计,这样人员在接触时,则可提高舒适感,且在撕下时,也可快速的操作,不容易发生翘起的情况。
[0044]具体的请参阅图3,附药片3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吸收层301、阻挡层302和棉层303。
[0045]本实施例中:首先薄膜薄片7的发生破裂时,会快速的四散将药物吸收层1和阻挡层302全部包裹,之后通过阻挡层302的阻挡,可防止附药片3整体被沾染,起到保护作业,通过棉层303可提高人员在触摸时的舒适感,不易伤手。
[004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患者拿起附药片3,将药物吸收层1带有黏性的一面贴在皮肤表面,之后在用手指稍微按压附药片3使得空心槽6内设置的薄膜薄片7发生破裂,薄膜薄片7内包裹的药物便会向外四散,此时通过药物吸收层1将药物吸收后,便可使得药物对疼痛部位进行有效性的治疗,人员处于室外时,到达有效时间后将其中一个薄膜薄片7按压破裂即可恢复药效正常使用,提高方便性整体药物效果的使用时间。
[00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附药片(3);空心槽(6),所述空心槽(6)开设于附药片(3)的一侧端;薄膜薄片(7),所述薄膜薄片(7)设于空心槽(6)内;黏性层(5),所述黏性层(5)粘接与附药片(3)的一侧端;药物吸收层(1),所述药物吸收层(1)位于黏性层(5)的另一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药片(3)的一侧端开设有排气口(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腰扭伤、腰椎盘突出症的腰椎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绳长玉绳长福绳斯月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绳氏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