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块移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85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织块移植器,包括有注射针头、针管和推入器,针管的下端与注射针头连接,针管设有沿上下延伸的内腔,注射针头导通内腔,针管沿其径向端面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导通内腔和针管的外表面,放置腔设有载物托盘,载物托盘与针管转动连接,载物托盘以其圆心周向设有多个贯穿上下的置物孔,载物托盘能相对针管绕其上下延伸的中轴线转动,以使每个置物孔进出放置腔并能转动至与内腔上下对齐的位置;针管的上端与推入器滑移连接,推入器的下端能依次穿设置物孔、内腔和注射针头。使用一个组织块移植器,便能快速完成多个动物的接种操作,节省组织块移植器的所需数量,降低成本,且能确保每个动物植入的组织块完整,减小实验误差。小实验误差。小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块移植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组织块移植器。

技术介绍

[0002]PDX模型,全称为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 ient

der 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是将来源于患者的肿瘤组织、原代细胞植入免疫缺陷鼠的体内形成的移植瘤模型。PDX模型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的遗传特性和肿瘤异质性,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
[0003]目前,PDX有两种肿瘤移植方法,一种是切开法,即在免疫缺陷动物的体表位置做一个切口,将按一定体积切下的肿瘤组织接种于皮下,缝合切口。但是,该方法操作过程繁琐,操作要求高,效率低下,且造成的伤口大,容易感染。
[0004]另一种是针头法,提前将肿瘤组织按接种需求切下,塞入接种针内,将针头插入免疫缺陷动物的皮下,通过助推器助推,将肿瘤组织推入动物体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多个动物进行接种,避免产生误差。
[0005]由于组织块是可伸缩变形的,因此,每个组织块在针管内的长度难以控制,若是由一个接种针完成多个动物的接种操作,要在接种针内塞入多个动物要植入的组织块的量,研究人员难以判断组织块是否完整地植入动物体内,容易出现少植入或多植入组织块的可能,造成接种误差。
[0006]若由每个接种针单独接种每个动物,则需要提前将每份组织块分别塞入每个接种针内,再依次用每个接种针分别对多个动物进行接种,接种步骤繁琐,接种时间长,接种针所需数量多,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块移植器,使用一个组织块移植器,能够快速完成多个动物的接种操作,节省组织块移植器的所需数量,降低成本,且能确保每个动物植入的组织块完整,减小实验误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织块移植器,包括有注射针头、针管和推入器,所述针管的下端与所述注射针头连接,所述针管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注射针头导通所述内腔;
[0010]所述针管沿其径向端面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导通所述内腔和所述针管的外表面,所述放置腔设有载物托盘,所述载物托盘与所述针管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托盘以其圆心周向设有多个贯穿上下的置物孔,所述载物托盘能相对所述针管绕其上下延伸的中轴线转动,以使每个所述置物孔进出所述放置腔并能转动至与所述内腔上下对齐的位置;
[0011]所述针管的上端与所述推入器滑移连接,所述推入器的下端能依次穿设所述置物孔、所述内腔和所述注射针头。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载物托盘与针管转动连接,置物孔能转出放
置腔,以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多份组织块分别放置于每个置物孔内,方便、快捷、统一地完成多个试验鼠的移植准备工作。
[0013]载物托盘的置物孔能转动至与内腔上下对齐,由于推入器可穿设于内腔,因此,置物孔的组织块能被推入器推入内腔;由于注射针头与内腔导通,且推入器能滑移穿设于注射针头的内部,因此,推入器能将内腔内的组织块推到注射针头的内部,研究人员将注射针头插入试验鼠的皮下,继续按压推入器,将组织块移植到试验鼠的体内,完成一次移植操作。
[0014]由于推入器能够滑移穿设注射针头的内部,因此,能够确保每个置物孔内的组织块能完整植入到试验鼠的体内,减小实验误差。
[0015]由于载物托盘上设有多个置物孔,且每个置物孔上均放置有组织块,因此,可向上将推入器移出置物孔,继而转动载物托盘,令另一个装有组织块的置物孔与内腔上下对齐,重新按压推入器,研究人员仅通过一个组织块移植器,就能够对多个试验鼠进行移植实验,方便快捷,减小组织块移植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使用成本和后续的消毒成本。
[0016]并且,在移植过程中,研究人员仅需调节推入器和载物托盘,就能令另一个置物孔的组织块进入注射针头内,操作简单、快捷,可单手操作。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托盘和所述针管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托盘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管连接。
[0018]通过设置连接轴,实现针管和载物托盘的相对转动,既便于研究人员在置物孔内放置组织块,又能使每个置物孔均能转动至与针管的内腔对齐。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托盘的圆心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内腔呈偏心设置,所述载物托盘的部分所述置物孔位于所述放置腔外。
[0020]连接轴和内腔呈偏心设置,即载物托盘和针管互相交错,载物托盘的部分置物孔位于放置腔内,载物托盘的部分置物孔位于放置腔外,置物孔可转入或转出放置腔,研究人员可对转出放置腔的置物孔进行组织块放置。
[0021]上述设置既能够在准备工作中在所有置物孔上放置组织块,当试验鼠的实验数量大于载物托盘上的置物孔数量时,也可以移植过程中不断对转动至放置腔外、且空置的置物孔放置组织块,以弥补置物孔数量不足的差异。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托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管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托盘能进出所述放置腔。
[0023]通过上述设置,连接轴可带动载物托盘相对针管转动,令载物托盘可转进或转出放置腔,当载物托盘整体转出放置腔时,研究人员在依次在每个置物孔上放置组织块,无需一边放置组织块,一边转动调节载物托盘,节省组织块的放置步骤;由于连接轴和载物托盘可相对转动,因此,当连接轴带动载物托盘转入放置腔内时,可直接转动载物托盘,以使每个置物孔依次与内腔对齐。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管和所述载物托盘之间设有定位组件。
[0025]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以使载物托盘的每个置物孔能分别与内腔精准对齐,确保推入器推入时,能带动组织块进入内腔中。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置物孔为锥形孔,所述置物孔直径大的一端朝向所述推入器,所述置物孔直径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注射针头。
[0027]通过上述设置,锥形的置物孔便于承接组织块,防止置物孔过小,组织块难以放置于置物孔内,或置物孔过大,组织块会穿过置物孔,掉落于地面,且能确保组织块位于置物孔内,防止载物托盘和针管相对转动时,组织块与针管的端面摩擦,导致组织块被挤压破裂。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入器包括有互相连接的推入针头和按压柄,所述推入针头能活动穿设于所述置物孔、所述内腔和所述注射针头。研究人员可通过推按或推拉按压柄,进而调节推入针头和置物孔的相对位置。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入针头和所述针管之间设有限位件。
[0030]通过设置限位件,限制推入针头的移动,防止在按压柄没有外力作用时,推入针头受重力作用自动往下移动,当处于在置物孔放置组织块的阶段时,推入针头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块移植器,包括有注射针头、针管和推入器,所述针管的下端与所述注射针头连接,所述针管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注射针头导通所述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沿其径向端面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导通所述内腔和所述针管的外表面,所述放置腔设有载物托盘,所述载物托盘与所述针管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托盘以其圆心周向设有多个贯穿上下的置物孔,所述载物托盘能相对所述针管绕其上下延伸的中轴线转动,以使每个所述置物孔进出所述放置腔并能转动至与所述内腔上下对齐的位置;所述针管的上端与所述推入器滑移连接,所述推入器的下端能依次穿设所述置物孔、所述内腔和所述注射针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托盘和所述针管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托盘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块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载物托盘的圆心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内腔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初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