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76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包括电缆、绝缘连接套、密封筒、活塞、阀座、湿接头上连接体、湿接头下连接体,电缆、绝缘连接套、阀座挤压成一体,活塞套装在阀座外,活塞与阀座之间形成环空通道,阀座的下部外径大于活塞的内径,阀座与活塞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制活塞在阀座上的上升高度,密封筒的下部与湿接头下连接体的上部连接,活塞下入密封筒内,活塞的外壁与密封筒的内壁形成密封副,活塞、阀座、密封筒三者配合形成单流阀,活塞上升其下端口离开阀座的台肩时,所述单流阀开启,井液能从活塞的下部向上经所述的环空通道流动,活塞下落其下端口与阀座的台肩接触时,所述单流阀关闭,井液不能从活塞的上部向下流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在井下连接用的辅助装置,是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发中,有的井需要井下离心泵、螺杆泵、直线电机带动的抽油泵采油,这类采油泵都是由井下电机带动的,井下电机安装在井下1000m之下,它们都通过电缆将电能传送至井下电机。目前将电缆和井下电机下入井内的方法是由油管将电机送至井下设计位置,下油管时,电缆与电机之间在井口接好,将电缆绑在油管外壁上随同下井。
[0003]所有的油井都存在一定的斜度(没有绝对的直井),电缆随油管下井时,电缆要与井壁接触,使电缆被挤压、磨损,造成下井后电缆被损坏不能使用,还会产生井下落物(捆绑电缆的钢片脱落)。
[0004]将电缆绑在油管外壁上随同下井作业速度慢,作业费用高,操作麻烦,作业工作量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提供了电缆在井下对接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安装方法是,先将下体机构随井下电机用油管下入井内设计位置,再将下部安装了上体的电缆从油管内下入,上体和下体在井下对接。这种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它存在以下问题:对接的可控性和成功率低;上下体对接时形成活塞死腔效应,致使对接不到位;接触不好,容易形成虚接。
[0006]为此,技术人员又提供了电缆与井下电机相连的电缆湿接头与井上连接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8472317U,名称为:《一种井下潜油泵的电机相连的电缆湿接头与井上连接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这种技术克服了现有电缆湿接头连接时摩擦力波动大、对接可控性和成功率低的问题。
[0007]上述专利申请的电缆湿接头上连接体与电缆湿接头下连接体对接时,采用液压对接,但这种结构产生的推力不能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有时达不到对接需要的推力,使对接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并且,它产生推力的机构是一次性的,只能产生一次推力,有时因井下介质不洁造成的卡顿没有对接上后,它的机构就产生了动作使销钉被剪断,销钉被剪断后就不能再产生推力进行对接了,这时就会出现对接不成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保证电缆湿接头上连接体与电缆湿接头下连接体对接成功。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电缆、绝缘连接套、密封筒、活塞、阀座、湿接头上连接体、湿接头下连接体,电缆、绝缘连接套、阀座挤压成一体,活塞套装在阀座外,活塞与阀座之间形成环空通道,阀座的下部外径大于活塞的内径,阀座与活塞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制活塞在阀座上的上升高度,密封筒的下部与湿接头下连接体
的上部连接,活塞下入密封筒内,活塞的外壁与密封筒的内壁形成密封副,活塞、阀座、密封筒三者配合形成单流阀,活塞上升其下端口离开阀座的台肩时,所述的单流阀处于开启状态,井液能从活塞的下部向上经所述的环空通道流动,活塞下落其下端口与阀座的台肩接触,所述的单流阀处于关闭状态,井液不能从活塞的上部向下流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面下放电缆,湿接头上连接体的下部进入湿接头下连接体未能完全对接时,地面向油管内打压,活塞受到向下的推力下行,推动湿接头上连接体下行与湿接头下连接体实现可靠准确对接。活塞受到向下的推力的大小由地面打的压力高低决定,并能多次反复打压,能保证有足够持续的推力使湿接头上连接体下行与湿接头下连接体实现可靠准确对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可靠准确对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3]由图1可知,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电缆1、绝缘连接套2、密封筒4、活塞5、阀座6、湿接头上连接体7、湿接头下连接体8,电缆1、绝缘连接套2、阀座6挤压成一体,活塞5套装在阀座6外,活塞5与阀座6之间形成环空通道5

2,阀座6的下部外径大于活塞5的内径(使其形成台肩),阀座6与活塞5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制活塞5在阀座6上的上升高度,防止活塞5脱离阀座6,密封筒4的下部与湿接头下连接体8的上部连接,活塞5下入密封筒4内,活塞5的外壁与密封筒4的内壁形成密封副,活塞5、阀座6、密封筒4三者配合形成单流阀,活塞5上升其下端口离开阀座6的台肩时,所述的单流阀处于开启状态,井液能从活塞5的下部向上经所述的环空通道5

2流动,活塞5下落其下端口与阀座6的台肩接触,所述的单流阀处于关闭状态,井液不能从活塞5的上部向下流动。
[0014]活塞5的材料为可溶金属,下井至设计位置后在设定时间内活塞5能溶解于井液中(湿接头上连接体7与湿接头下连接体8可靠准确对接后熔解),此时活塞5不存在,过流通道大,井液通过时流动阻力小。活塞5的上部开有联通槽5

1,活塞5的上端与挡套3接触时,井液能通过所述的联通槽5

1流走,也可以在挡套3上开设过流槽使井液流过。
[0015]活塞5的外壁可按抽油泵的柱塞要求加工,密封筒4的内壁可按抽油泵的泵筒要求加工。
[0016]阀座6与活塞5之间设置的限位机构是在阀座6上安装挡套3,挡套3的外形大于活塞5的内径,使活塞5在阀座6上的上升高度受到限制。挡套3限制活塞5的上升高度时还能过液。
[0017]使用时,湿接头下连接体8连接在井下电机上,井下电机的电缆头引入湿接头下连接体8里,密封筒4、湿接头下连接体8随油管下至设计井段处,电缆1下部、阀座6下部与湿接头上连接体7的上部连接,电缆1、活塞5、湿接头上连接体7放入油管内,地面下放电缆1,湿接头上连接体7的下部进入湿接头下连接体8里,但未能完全对接,此时活塞5的一部分进入密封筒4内,地面向油管内打压,所述的单流阀处于关闭状态,活塞5受到向下的推力下行,推动湿接头上连接体7下行与湿接头下连接体8可靠准确对接,电缆1就能将电能输送至井
下电机使其运转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湿接头对接推动装置,包括电缆(1)、绝缘连接套(2)、密封筒(4)、活塞(5)、阀座(6)、湿接头上连接体(7)、湿接头下连接体(8),电缆(1)、绝缘连接套(2)、阀座(6)挤压成一体,其特征是:活塞(5)套装在阀座(6)外,活塞(5)与阀座(6)之间形成环空通道(5

2),阀座(6)的下部外径大于活塞(5)的内径,阀座(6)与活塞(5)之间设置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制活塞(5)在阀座(6)上的上升高度,密封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超郑小权易鲁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弘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