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74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包括笔尖、笔舌、笔项、笔套杆和内胆;笔项的内部设有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腔和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腔,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的连接通道;笔舌插接在第一连接腔内,笔舌的前端伸出笔项并与笔尖连接;笔套杆的前端与笔项的后端螺纹连接;内胆设置于笔套杆内且与笔套杆螺纹连接,内胆的前端插接在第二连接腔内且与连接通道连通;内胆的后端设有能反复穿刺注墨的硅胶塞;笔套杆的后端设有与硅胶塞相对的穿刺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使使用者习惯性地将笔套杆与笔项拆开,也不会使内胆脱离笔套杆,能够暗示使用者使其觉得自己操作不当,从而使使用者自主纠正注墨方式,减少误操作的几率。作的几率。作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


[0001]本技术属于书写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

技术介绍

[0002]钢笔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是重要的书写工具。传统的钢笔加墨时,一般需要拆开笔套杆,挤压内胆使墨水瓶中墨水从笔尖吸入,但这种加墨方式容易导致墨水污染笔头,需要纸件试擦干净笔头才能正常使用,进而造成墨水浪费、不环保、不卫生、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3]为解决传统钢笔的加墨问题,市场上推出了一些注液笔,这类注液笔一般在内胆的尾端内设置一个弹性胶塞,同时在笔套杆的尾端开设穿刺孔,以供墨水瓶注墨针插入内胆中进行注墨。但是,由于使用者拥有使用传统钢笔的惯性思维,经常习惯性地将笔套杆拆开后才对内胆进行注墨,而这种错误习惯容易引起拔笔过程中因墨水瓶注墨针牵拉弹性胶塞导致其松动甚至从内胆中拔出,从而造成墨水泄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能够暗示使用者使其觉得自己操作不当,从而使使用者自主纠正注墨方式,减少误操作的几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其包括笔尖、笔舌、笔项、笔套杆和内胆;所述笔项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笔项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笔项的内腔分隔为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腔和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腔和所述第二连接腔的连接通道;所述笔舌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腔内,所述笔舌的前端伸出所述笔项并与所述笔尖连接;所述笔套杆的前端与所述笔项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笔套杆内且与所述笔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内胆的前端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内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内胆的后端设有能反复穿刺注墨的硅胶塞;所述笔套杆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硅胶塞相对的穿刺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笔套杆的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笔项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内胆对应所述内螺纹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的第二外螺纹。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塞为T形结构,所述硅胶塞的圆柱部塞入所述内胆的后端通道内,所述硅胶塞的头部夹设在所述内胆与所述笔套杆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胆的内壁对称地设有两条呈径向凸出且沿轴向延伸的引流筋,两条所述引流筋之间形成引水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笔项上可拆卸地套接有笔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笔帽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笔尖出墨的密封构件。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环形弹性密封件和T形弹性密封件,所述环形弹性密封件套接在所述T形弹性密封件的圆柱部上,所述环形弹性密封件的内周与所述T形弹性密封件的圆柱部的外周之间形成能供所述笔尖圆周轨迹插入的环形封闭缝。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封闭缝在所述笔尖插入一侧设有截面为V形的导入口。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弹性密封件的外周与所述笔帽的内腔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弹性密封件的头部夹设在所述环形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笔帽之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构件的材质为硅胶。
[0016]实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由于内胆设置于笔套杆内且与笔套杆螺纹连接,故即使使用者习惯性地将笔套杆与笔项拆开,也不会使内胆脱离笔套杆,这样的结构能够暗示使用者使其觉得自己操作不当,从而使使用者自主纠正注墨方式,减少误操作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笔帽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标记:
[0022]1、笔尖;
[0023]2、笔舌;
[0024]3、笔项;31、第一连接腔;32、第二连接腔;33、连接通道;34、第一外螺纹;
[0025]4、笔套杆;41、穿刺孔;42、内螺纹;
[0026]5、内胆;51、第二外螺纹;52、引流筋;
[0027]6、硅胶塞;
[0028]7、笔帽;
[0029]8、密封构件;81、环形弹性密封件;82、T形弹性密封件;83、环形封闭缝;84、导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
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进行说明。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其包括笔尖1、笔舌2、笔项3、笔套杆4和内胆5,所述笔项3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笔项3的内部设有隔板30,所述隔板30将所述笔项3的内腔分隔为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腔31和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腔32,所述隔板3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腔31和所述第二连接腔32的连接通道;所述笔舌2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腔31内,所述笔舌2的前端伸出所述笔项3并与所述笔尖1连接;所述笔套杆4的前端与所述笔项3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胆5设置于所述笔套杆4内且与所述笔套杆4螺纹连接,所述内胆5的前端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32内且与所述连接通道33连通;为了方便匹配注墨瓶(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585566.X、CN201510587210.X、CN201510585795.1等)注墨,所述内胆5的后端设有能反复穿刺注墨的硅胶塞6;所述笔套杆4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硅胶塞6相对的穿刺孔41。由此,使用该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尖、笔舌、笔项、笔套杆和内胆;所述笔项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笔项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笔项的内腔分隔为位于前部的第一连接腔和位于后部的第二连接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腔和所述第二连接腔的连接通道;所述笔舌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腔内,所述笔舌的前端伸出所述笔项并与所述笔尖连接;所述笔套杆的前端与所述笔项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笔套杆内且与所述笔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内胆的前端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腔内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内胆的后端设有能反复穿刺注墨的硅胶塞;所述笔套杆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硅胶塞相对的穿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套杆的前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笔项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内胆对应所述内螺纹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的第二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穿刺防误扭注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塞为T形结构,所述硅胶塞的圆柱部塞入所述内胆的后端通道内,所述硅胶塞的头部夹设在所述内胆与所述笔套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旗专利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