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4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本构造包括框架、屈曲约束支撑、隔墙、挡板。挡板位于屈曲约束支撑的上方,屈曲约束支撑、挡板均嵌入隔墙中,所述挡板与屈曲约束支撑平行分布,所述挡板与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避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提出一种隔离BRB支撑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屈曲约束支撑作为减隔震的重要构件,需要承担中震和大震下耗能的功能,而其耗能原理需要有轴向的拉压变形,进而需要在支撑与隔墙之间留出空间。本构造通过挡板对隔墙、屈曲约束支撑之间进行隔离,防止屈曲约束支撑与隔墙接触,从而确保了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发挥预定的减震性能。束支撑能够发挥预定的减震性能。束支撑能够发挥预定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减隔震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根据2021年9月1日实施的《建筑抗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国家鼓励在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中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提高抗震性能。”相关的标准也相继实施。随着这些政策及标准的实施,建筑减隔震技术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0003]屈曲约束支撑是建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一般在小震下提供刚度,在中大震下具有耗能能力,是目前减震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减震构件。其耗能需要具有合适的变形位移空间,利用轴向的拉压变形进行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往往隐藏在建筑隔墙内,如何既让约束支撑具有合适的位移空间,又不会影响隔墙砌筑,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屈曲约束支撑在我国应用时间较早,但是支撑与同一跨内隔墙的处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很多项目直接将砌体砌筑在屈曲约束支撑的上下,这将限制支撑拉压变形,进而导致中大震下耗能功能丧失,不能实现设计意图,对屈曲约束支撑的周边框架在地震下造成安全隐患。近年来,在一些发生地震的区域,采用减隔震设计的建筑,由于构造原因,造成减隔震装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损伤大于非减隔震建筑,为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包括上梁、下梁以及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支撑连接在上梁和下梁之间,还包括,
[0006]隔墙,设于上梁和下梁之间;
[0007]挡板,连接在上梁和下梁之间且位于屈曲约束支撑的上方,
[0008]屈曲约束支撑、挡板均嵌入隔墙中,挡板与屈曲约束支撑平行分布,挡板与屈曲约束支撑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避空部。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提出一种隔离BRB支撑与周边隔墙的构造,确保BRB(屈曲约束支撑)在中大震下发挥预设的耗能能力,减少其他构件的地震力,实现预定的减震目标。屈曲约束支撑作为减隔震的重要构件,需要承担中震和大震下耗能的功能,而其耗能原理需要有轴向的拉压变形,进而需要在支撑与隔墙之间留出空间。本构造通过挡板对隔墙、屈曲约束支撑之间进行隔离,防止屈曲约束支撑与隔墙接触,从而确保了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发挥预定的减震性能。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避空部内填充成柔性防火材料。
[0011]由此,柔性的防火材料能够对第一避空部进行封堵,不妨碍屈曲约束支撑发挥功能的同时,具有防火性能,提高安全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屈曲约束支撑的下端面与隔墙之间设有第二避空部。
[0013]由此,屈曲约束支撑的下端直接留空,能够避免隔墙的硬性结构对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造成影响。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避空部内填充成柔性防火材料。
[0015]由此,柔性的防火材料能够对第一避空部进行封堵,不妨碍屈曲约束支撑发挥功能的同时,具有防火性能,提高安全性。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还包括吊杆,吊杆的上端连接在上梁上,吊杆的下端与挡板连接。
[0017]由此,在挡板的中段,根据挡板自身的长度需要,可以设置吊杆进行加固,施工简单。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吊杆竖直设置。
[0019]由此,减少吊杆长度的同时,施工也简单。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板为槽钢。
[0021]由此,本构造利用槽钢作为主构件,顺应屈曲约束支撑的节点区域,设置水平段和竖直段,既可以为支撑与隔墙间留出空间,又可以减少挡板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还包括侧柱,所述挡板的下端设有水平段,所述挡板的上端设有竖直段,水平段与侧柱连接,所述竖直段与上梁连接。
[0023]由此,水平段和竖直段既可以与节点轮廓平行,又可以减少槽钢(挡板)的刚度,进而减少对梁柱的影响。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梁设有第一节点板,下梁设有第二节点板,屈曲约束支撑连接在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之间。
[0025]由此,通过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对屈曲约束支撑进行连接。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段与第二节点板设有与第一避空部为一体的间隙,所述竖直段与第一节点板设有与第一避空部为一体的间隙。
[0027]由此,通过设置间隙,保证隔墙与BRB的隔离,保证BRB的性能。
[0028]本技术设计出了一种用于隔离屈曲约束支撑与内隔墙的整体构造,该构造具有以下优点:
[0029]1、实现了隔墙与BRB(屈曲约束支撑之间的隔离),确保了支撑能够发挥预定的减震性能;
[0030]2、挡板的水平段和竖直段,削弱了挡板的刚度,减少了对梁柱影响;
[0031]3、同时也减少了隔墙对框架整体刚度的影响,减少了结构体系内的刚度突变;
[0032]4、操作简单,与BRB(屈曲约束支撑之间的隔离)可以分开施工,减少交叉作业,缩短工期;
[0033]5、适用于砌块或者预制墙板,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中的挡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中的吊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标号:110-上梁、120-下梁、130-立柱、200-屈曲约束支撑、300-隔墙、400-挡板、410-水平段、420-竖直段、430-倾斜段、500-第一避空部、600-第二避空部、700-吊杆、810-第一节点板、820-第二节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300的构造。本构造安装在由上梁110、下梁120以及两立柱130所构成的建筑框架中,框架内设置有两个屈曲约束支撑200,两个屈曲约束支撑200均连接于上梁110、下梁120之间,两个屈曲约束支撑200对称分布且倾斜设置。
[0041]本构造还包括隔墙300、挡板400。隔墙300设于上梁110和下梁120之间,挡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包括上梁(110)、下梁(120)以及屈曲约束支撑(200),所述屈曲约束支撑(200)连接在上梁(110)和下梁(120)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300),设于上梁(110)和下梁(120)之间;挡板(400),连接在上梁(110)和下梁(120)之间且位于屈曲约束支撑(200)的上方,所述屈曲约束支撑(200)、挡板(400)均嵌入隔墙(300)中,所述挡板(400)与屈曲约束支撑(200)平行分布,所述挡板(400)与屈曲约束支撑(200)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避空部(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空部(500)内填充成柔性防火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屈曲约束支撑(200)的下端面与隔墙(300)之间设有第二避空部(6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空部(600)内填充成柔性防火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BRB与周边隔墙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杆(700),所述吊杆(700)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伟金如元李伟胡尚文黄海洋许姗姗彭邦阳崔海涛晏平杨诗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