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02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沙袋本体为第一梯形壳体,沙袋本体通过绗缝将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沙袋本体外设置有包装层,包装层的外圈还设置有临时包裹层;包装层上设置有启闭结构,包装层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一条固定在患者腰部,另一条固定在患者大腿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绗缝将沙袋本体内的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使河沙固定,不会出现堆积、河沙分布不均的情况,解决了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受力不均匀,压迫点不易固定的技术缺陷;沙袋下层分隔出冰袋层用于患者术后压迫止血、止痛、消肿等;临时包裹层在使用前包裹、在使用后拆除,解决了沙袋易污染的情况。解决了沙袋易污染的情况。解决了沙袋易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

技术介绍

[0002]髂骨植骨是骨科手术中最常用的自体骨植骨操作,不论关节、脊柱还是创伤科手术都经常会用到这项技术。髂嵴位于皮下,髂骨的位置表浅,可以简便安全地由此取皮质骨或松质骨,是骨科手术取骨最常用的部位。取髂骨植骨术后,供体处不稳定,伤口易渗血,需压迫止血,现有的沙袋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沙袋内沙子流动活泛,使压迫受力不均匀,且现有的沙袋不易固定,容易滑落,导致压迫无效;沙袋无合适的外包装保护,易被渗血、渗液污染,如一次性使用,资源浪费,如重复使用,则易造成交叉感染。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受力均匀、压迫点固定的伤口压迫止血且能重复使用的沙袋,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包括装有河沙的沙袋本体,所述沙袋本体为第一梯形壳体,沙袋本体通过绗缝将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沙袋本体外设置有包装层,包装层的外圈还设置有临时包裹层;包装层为第二梯形壳体,包装层上设置有启闭结构,包装层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调节扣,两条弹力带各设有三种长度以供不同体型患者使用,一条固定在患者腰部,另一条固定在患者大腿根处;沙袋本体压迫髂骨取骨处的伤口。
>[0006]本技术采用绗缝将沙袋本体内的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使河沙固定,不会出现堆积、河沙分布不均的情况,解决了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受力不均匀,压迫点不易固定的技术缺陷;临时包裹层在使用前包裹、在使用后拆除,解决了沙袋易污染的情况,适用于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止血。
[0007]优选,两根所述弹力带分别对应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其中第二梯形壳体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第一弹力带位于第二梯形壳体的上底两端,第二弹力带位于第二梯形壳体的下底两端;第一弹力带采用宽弹力带,设有三种长度,依次为长度70cm,宽度4cm;长度100cm,宽度4cm;长度120cm,宽度4cm;第二弹力带采用窄弹力带,设有三种长度,依次为长度40cm,宽度2cm;长度60cm,宽度2cm;长度80cm,宽度2cm。弹力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调节扣。
[0008]本技术采用两根弹力带分别固定在患者腰部及患者大腿上,将包装层及其内部的沙袋本体固定在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止痛、消肿等。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包装层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六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沙袋本体;2.包装层;3.临时包裹层;4.拉链;5.第一弹力带;6.第二弹力带;7.冰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参阅图1

3,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仍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5]实施例一、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参考图1,包括装有河沙的沙袋本体1,所述沙袋本体1为第一梯形壳体,沙袋本体1通过绗缝将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沙袋本体1外设置有包装层2,包装层2的外圈还设置有临时包裹层3;包装层2为第二梯形壳体,包装层2上设置有启闭结构,包装层2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调节扣,两条弹力带各设有三种长度以供不同体型患者使用,一条固定在患者腰部,另一条固定在患者大腿根处;沙袋本体1压迫髂骨取骨处的伤口;临时包裹层3采用PE膜、或无纺布、或绒毛浆、或高分子材质其中任意一种制成一次性伤口垫。本技术采用绗缝将沙袋本体内的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使河沙固定,不会出现堆积、河沙分布不均的情况,解决了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受力不均匀,压迫点不易固定的技术缺陷;临时包裹层在使用前包裹、在使用后拆除,解决了沙袋易污染的情况,适用于取髂骨术后沙袋压迫止血、止痛、消肿等。
[001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述启闭结构位于包装层2的腰部,启闭结构采用拉链4,拉链4绕着第二梯形壳体的外圈布置;包装层2选用绒布,四角侧边缝制供挂钩固定的带子。本技术的包装层采用拉链启闭,能将沙袋本体放置在包装层内,或从包装层内取出。
[001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两根所述弹力带分别对应第一弹力带5和第二弹力带6,其中第二梯形壳体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第一弹力带5位于第二梯形壳体的上底两端,第二弹力带6位于第二梯形壳体的下底两端;第一弹力带5采用宽弹力带,第二弹力带6采用窄弹力带。本技术采用两根弹力带分别固定在患者腰部及患者大腿上,将包装层及其内部的沙袋本体固定在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001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包装层2与第一弹力带5、第二弹力带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扣,第一弹力带5、第二弹力带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扣,第二固定扣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扣扣合。本技术采用两个固定扣扣合,将弹力带与包装层进
行连接。
[001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3,所述包装层2的体积大于沙袋本体1的体积,沙袋本体1位于包装层2的内部上方;包装层2的内部上底与沙袋本体1的上底配合,沙袋本体1的腰位于包装层2的内部腰上。本技术采用包装层的体积大于沙袋本体的体积,能在包装层内的沙袋本体下方再加一件沙袋或冰袋。
[002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包装层2内还设置有冰袋7,冰袋7位于沙袋本体1的下方。本技术采用冰袋,能用于取髂骨术后并发症等需要冰敷的情况。
[0021]具体实施时,沙袋本体1采用上底为15cm,下底9cm,高10cm的布袋;沙袋本体1内的细软河沙为1kg,均匀分散;按上部五等分,下部三等分,高度四等分缝制分隔(沙袋大小依据大块髂骨移植文献制定,另:分割目的是使细沙固定,不会堆积出现沙分布不均的情况)。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3]拉链4打开,将沙袋本体1放入包装层2,如有需要,在沙袋本体1下方选择再加一块冰袋7,包装层2外包裹一次性外包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包括装有河沙的沙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袋本体(1)为第一梯形壳体,沙袋本体(1)通过绗缝将河沙分隔为数个等分布置的区域;沙袋本体(1)外设置有包装层(2),包装层(2)的外圈还设置有临时包裹层(3);包装层(2)为第二梯形壳体,包装层(2)上设置有启闭结构,包装层(2)的两个底边上分别设置有弹力带,弹力带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调节扣,两条弹力带各设有三种长度以供不同体型患者使用,一条固定在患者腰部,另一条固定在患者大腿根处;沙袋本体(1)压迫髂骨取骨处的伤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结构位于包装层(2)的腰部,启闭结构采用拉链(4),拉链(4)绕着第二梯形壳体的外圈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髂骨术后伤口压迫止血的沙袋,其特征在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惠娟刘浩怡严朝霞丁洁王迪孙绍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