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89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空调,包括壳体、调温件、导温件、泵装置和传导件,导温件与调温件热传导连接,传导件至少部分显露于壳体外;导温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传导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泵装置连通,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调温件工作所产生的能量向导温件传递,能量具体为冷量和热量其中一种,导温件和传导件的内部可以填充有液体,泵装置用于驱动液体在导温件和传导件之间循环流动,位于导温件处的液体携带调温件的能量流动经过传导件的各处,能量可以源源不断地传递于传导件,使得传导件各处能量得以均匀分布,传导件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使传导件各处的能量传递给人体。的能量传递给人体。的能量传递给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用户在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时,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借助便携式空调进行降温,便携式空调譬如挂脖空调和腰戴空调等,具体地,用户可以将挂脖空调佩戴于脖颈上,并利用挂脖空调的制冷功能对人体进行降温,或者,用户可以将腰带空调佩戴于身体腰部,并利用腰带空调的制冷功能对人体进行降温。
[0003]其中,挂脖空调的具体结构包括围设有佩戴腔的壳体、散热件、半导体制冷片以及传导片,散热件和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且散热件和半导体制冷片都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传导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且传导件至少部分显露于壳体外并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通过传导片传导给人体,冷量供人体降温。
[0004]由于壳体内部需要安装各种元器件,导致壳体用于安装制半导体体的空间局限,而又为了使传导片与人体皮肤导冷接触面积更大,对应地将传导片与人体皮肤接触面积相较于半导体制冷片与传导片的接触面积进行扩大处理,恰因半导体制冷片普遍都是与传导片的一小部分面积接触,导致半导体制冷片先将冷量先传递至与传导件接触的部分,最后冷量再向传导件未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的部分发散并传导开,进而导致半导体将冷量传递给传导件时,冷量不能及时且均匀的在传导件上分布,为使得冷量可以及时且均匀的在传导件上分布,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空调。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空调,包括壳体、调温件、导温件、泵装置和传导件,所述调温件、所述导温件、所述泵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温件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传导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导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导温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传导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泵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温件的内部设有呈弯曲迂回状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连通。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温件包括导温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导温部内,所述导温部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导温部的两端;
[0009]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上。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导件的内部设有呈弯曲迂回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口
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连通。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五段和所述第六段都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七段位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五段与所述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三段通过所述第六段与所述第四段连通,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七段与所述第四段连通,所述第三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第七段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三段靠近所述第七段的一端。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导件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显露于所述壳体外,和/或,所述凸部为软质凸部。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泵装置为微型水泵或者压电泵。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空调还包括散热件和第一风机,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风道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散热口,所述散热件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散热件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散热件对应所述散热口设置。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空调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壳体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围设有佩戴腔,所述传导件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佩戴腔的一侧。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空调,调温件工作所产生的能量向导温件传递,能量可以为冷量或者热量,导温件和传导件的内部可以填充有液体,泵装置用于驱动液体在导温件和传导件之间循环流动,位于导温件处的液体携带调温件的能量流动经过传导件的各处,能量可以源源不断地传递于传导件,使得传导件各处能量得以均匀分布,传导件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将传导件各处的能量传递给人体皮肤进行制冷降温或者制热取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便携式空调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便携式空调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的便携式空调的第三分解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的导温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中的导温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中的传导件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中的传导件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
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便携式空调10,包括壳体20、调温件40、导温件50、泵装置60和传导件70,调温件40、导温件50、泵装置60均设置于壳体20内,导温件50与调温件40热传导连接,传导件70与壳体20固定连接,且传导件70至少部分显露于壳体20外,导温件5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传导件7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接口71和第四接口72,第一接口51和第三接口71分别与泵装置60连通,第二接口52与第四接口72连通,具体地,泵装置60可以为微型水泵或者压电泵,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可以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动力泵结构,第一接口51和第二接口52都与导温件50的内部连通,第三接口71和第四接口72都与传导件70的内部连通,泵装置60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两者其中一者通过导管62与第一接口51连通,泵装置60的入水口和出水口两者其中另一者通过另一导管62与第三接口71连通,第二接口52通过再一导管62与第四接口72连通,以此使得导温件50、传导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调温件、导温件、泵装置和传导件,所述调温件、所述导温件、所述泵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温件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传导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导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导温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传导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泵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件的内部设有呈弯曲迂回状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件包括导温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导温部内,所述导温部与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导温部的两端;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件的内部设有呈弯曲迂回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五段和所述第六段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飞杨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魔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