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胆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65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胆热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水器能够根据流量来启动,并且当流量大于Q1时,迅速直接启动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对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全功率对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果用水的流量很大,第二内胆内的水迅速降温,则切换成第二发热管和第三热管同时对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第使第一内胆内的水温迅速降低,而第二内胆内的水温迅速升高,进而提高出水的温度。采用这种方式克服了贮水式热水器的加热器长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保温加热,体积大、功耗较大、能源效益低的缺点;也克服了直热式电热水器完全没有水箱,功率特别大的缺陷;具有体积适当、功耗低、总功率低的优点。总功率低的优点。总功率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胆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胆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电热水器大致分为大水箱贮水式和直热式两种,贮水式电热水器设有水箱,加热器长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保温加热,体积大、功耗较大、能源效益低;直热式电热水器取消了水箱,采用高功率(通常6Kw以上)加热器,升温快,能源效益较高,但是如此高的功率对一般家庭的供电电路造成极大负担,容易出现跳闸的现象;为了降低最大的加热功率,同时提高能源效益,本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大水箱贮水式和直热式两种热水器的各自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胆热水器,包括:第一内胆、第二内胆、进水管、出水管、连接水管、第一发热管、第二发热管、第三发热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排污管,所述第一内胆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所述第二内胆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所述进水管伸入到第一内胆内;所述出水管伸入到第二内胆内;所述的连接水管连接在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使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的内腔相通;所述的第一发热管用于对第一内胆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二发热管用于对第二内胆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三发热管用于对第二内胆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内胆内的水的温度;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内胆内的水的温度;所述的流量传感器连接在进水管和/或出水管,用于检测经过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的水的流量;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发热管、第二发热管和第三发热管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发热管、第二发热管和第三发热管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的控制器还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排污管连接在第一内胆和/或第二内胆上。
[0004]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胆热水器,所述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水管,两组连接水管并联在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胆热水器,所述的连接水管的内径为40mm~50mm。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胆热水器,所述第一内胆的容积为8L~25L;所述第二内胆的容积为8L~25L。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胆热水器,所述的第一内胆上连接有排污管。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胆热水器,所述第一发热管的功率为P1,第二发热管的功率为P2,第三发热管的功率为P3,其中:P1+P2=P2+P3,P1>P2。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的热水器能够根据流量来启动,并且当流量大于Q1时,迅速直接启动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对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全功率(P1+P2)对
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果用水的流量很大,第二内胆内的水迅速降温,则切换成第二发热管和第三热管同时对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全功率(P2+P3)对第二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通过连接水管连通,使第二内胆内的水温迅速升高,进而提高出水的温度。采用这种方式克服了贮水式热水器的加热器长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保温加热,体积大、功耗较大、能源效益低的缺点;也克服了直热式电热水器完全没有水箱,功率特别大的缺陷;具有体积适当、功耗低、总功率低的优点。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双胆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双胆热水器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双胆热水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双胆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双胆热水器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双胆热水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4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胆热水器,包括:第一内胆1、第二内胆2、进水管11、出水管21、连接水管22、第一发热管31、第二发热管32、第三发热管33、第一温度传感器41、第二温度传感器42、流量传感器5、控制器6以及排污管,所述第一内胆1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所述第二内胆2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所述进水管11伸入到第一内胆1内;所述出水管21伸入到第二内胆2内;所述的连接水管22连接在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之间,使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的内腔相通;所述的第一发热管31用于对第一内胆1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二发热管32用于对第二内胆2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三发热管33用于对第二内胆2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检测第一内胆1内的水的温度;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2用于检测第二内胆2内的水的温度;所述的流量传感器5连接在进水管11和/或出水管21,用于检测经过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的水的流量;所述的控制器6与第一发热管31、第二发热管32和第三发热管33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发热管31、第二发热管32和第三发热管33的启动或者停止,所述的控制器6还与第一温度传感器41、第二温度传感器42和流量传感器5连接,所述的排污管13连接在第一内胆1和/或第二内胆2上。本技术的双胆热水器克服了贮水式热水器的加热器长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保温加热,体积大、功耗较大、能源效益低的缺点;也克服了直热式电热水器完全没有水箱,功率特别大的缺陷;具有体积适当、功耗低、总功率低的优点。
[0020]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水管22,两组连接水管22并联在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之间;连接水管22的内径为40mm~50mm。两组连接水管22既能确保第一内胆能够流入到第二内胆,又能使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保持相对独立,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不会太快的热交换,为全功率集中在第二内胆加热,使第二内胆的水温高于第二内胆的水温。
[0021]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胆1的容积为8L~25L;所述第二内胆2的容积为8L~25L;因此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可以贮存20L~36L的热水,因此总发热功率无须直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功率那么大也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0022]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管31的功率为P1,第二发热管32的功率为P2,第三发热管33的功率为P3,其中:P1+P2=P2+P3,P1>P2。因为第一内胆1进的是冷水,第二内胆2的水是从第一内胆1流入的,所以第一内胆1的水温比第二内胆2的水温降得快,所以为了平衡,第一发热管31的功率大于第二发热管32的功率。
[0023]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1中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呈竖直放置,与实施例1先比,实施例2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呈水平放置。
[002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双胆热水器匹配使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控制步骤:
[0025]步骤S1、初次上水上电:冷水从进水管11灌满第一内胆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胆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胆(1),所述第一内胆(1)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第二内胆(2),所述第二内胆(2)用于存储待加热的水;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伸入到第一内胆(1)内;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伸入到第二内胆(2)内;连接水管(22),所述的连接水管(22)连接在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之间,使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的内腔相通;第一发热管(31),所述的第一发热管(31)用于对第一内胆(1)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第二发热管(32),所述的第二发热管(32)用于对第二内胆(2)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第三发热管(33),所述的第三发热管(33)用于对第二内胆(2)内存储的水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41),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检测第一内胆(1)内的水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42),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2)用于检测第二内胆(2)内的水的温度;流量传感器(5),所述的流量传感器(5)连接在进水管(11)和/或出水管(21),用于检测经过第一内胆(1)和第二内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建治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全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