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88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壳体内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的一部分设于第一腔体,另一部分设于第二腔体;加热部设于第四腔体内;管体的一部分设于第二腔体,管体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第一导流管一端的开口设于第一腔体,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的开口设于第二腔体,且第一导流管与第二隔板留有一定间隙,能够保证第二腔体底端的水流入到第一导流管内;第二导流管位于第一导流管之中,其上端高度与管体上端高度位于同一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利用开水降温为温水时散发的热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能稳定提供沸腾后的开水与温水。开水与温水。开水与温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水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而且还有许多生理功能,其中白开水尤为重要,白开水是中性的物质,可以将体内的阴、寒、湿、毒带走,通过代谢的方式将这些身体的杂物带出体外,习惯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容易产生疲劳。
[0003]在现有技术中,饮用水提供装置在提供100℃的开水时,都需要对低温自来水进行加热,并且加热后的开水通过自然散热转变为温水,导致能量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开水降温为温水时散发的热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能稳定提供沸腾后的开水与温水。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壳体内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四腔体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一腔体,相对的另一部分设于第二腔体;加热部,加热部设于第四腔体内;管体,管体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二腔体,管体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一端的开口设于第一腔体,第一导流管相对的另一端的开口设于第二腔体,且在第二腔体的底部端,即与第二隔板留有一定间隙,能够保证第二腔体底端的水流入到第一导流管内;第二导流管,第二导流管位于第一导流管之中,其上端高度与管体上端高度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导流管其下端与第二隔板贯通。
[0007]通过管体的设置,有效利用100℃开水降温时散发的热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最高可节约85%的能源,并且能稳定提供开水与沸腾后的温水。
[0008]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第二导流管为可升降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升降调节所述第二腔体的蓄水量以及所述第二腔体内最下层的水温和第三腔体内的水温。
[0009]通过第二导流管的可升降设置,实现了对第二腔体的蓄水量的调整以及第二腔体中最下层的水温和第三腔体内的水温,且简单结构易于生产制造。
[001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开水取水嘴处的当前液体温度T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温开水取水嘴处的当前液体温度T3;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三腔体,且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温开水取水嘴的当前液体温度T5;第四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温度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四
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T7;所述第二导流管升降高度为H0,其中,H0=H1+H2(T7

T8)/T8,H1为第一预设高度,H2为第二预设高度,H1+H2为第二腔体113的出水口至第一隔板101的垂直距离,T8为第四预设温度。
[0011]通过对三个腔体以及环境温度的检测,通过对第二导流管高度的调整,调整设备的换热功率,实现节能的效果。
[0012]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恒温管,恒温管设于第三腔体;其中,当T5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温度T6时,恒温管关闭,当T5<T6时,恒温管开启。
[0013]通过恒温管和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完成了对第三腔体中液体温度的控制,从而实现了恒温水的稳定供应。
[0014]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特征还包括:液位感应电极,液位感应电极设于第四腔体,且液位感应电极电连接加热部;其中,当液位感应电极与水接触时,液位感应电极控制加热部开启;当液位感应电极未与水接触时,液位感应电极控制加热部关闭。
[0015]通过设置液位感应电极,使得设备能根据第四腔体中液体液位控制加热部的功能,实现了设备对开水的稳定供应。
[0016]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特征还包括:液位检测开关,液位检测开关设于第四腔体,且液位检测开关电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开关;其中,当液位检测开关检测第四腔体的水少时,液位检测开关控制进水开关开启;当液位检测开关检测第四腔体内的水多时,液位检测开关控制进水开关关闭。
[0017]通过液位检测开关的设置,使得设备能根据第四腔体中液体液位的变化控制进水开关的开启或关闭,实现了设备对于开水与温水的稳定提供。
[0018]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特征还包括:开水取水嘴,开水取水嘴连通第一腔体下部;第一温开水取水嘴,第一温开水取水嘴连通第二腔体;第二温开水取水嘴,第二温开水取水嘴连通第三腔体。
[0019]通过设置开水取水嘴、第一温开水取水嘴和第二温开水取水嘴,实现了开水与温水稳定输出。
[002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特征还包括:进水开关,进水开关设于进水管伸出第三腔体的一端。
[0021]通过进水开关的设置,实现了对自来水输入的控制,且简单结构易于生产制造。
[0022]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特征还包括:呼吸阀,呼吸阀连通第一腔体。
[0023]通过呼吸阀的设置,实现了对壳体内腔中气压的调控,确保了开水的加热,且简单结构易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节能温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节能温开水设备;101: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10:壳体;111:壳体内腔;112:第一腔体;113:第二腔体;114:第三腔体;115:第四腔体;120:管体;130:第一导流管;140:第二导流管;15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52:第二温度检测装置;153:第三温度检测装
置;154:第四温度检测装置;161:液位感应电极;162:液位检测开关;163:满水感应开关;170:进水管;180:进水开关;201:加热部;202:恒温管;301:开水取水嘴;302:第一温开水取水嘴;303:第二温开水取水嘴;304:呼吸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下面参照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用于对节能温开水设备中液体进行加热,该节能温开水设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温开水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温开水设备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设有壳体内腔(111);第一隔板(101)和第二隔板(102),所述第一隔板(101)和所述第二隔板(102)将所述壳体内腔(111)分为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4);第四腔体(115),所述第四腔体(115)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2),相对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3);加热部(201),所述加热部(201)设于所述第四腔体(115)内;管体(120),所述管体(1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3),所述管体(120)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70);第一导流管(130),所述第一导流管(130)一端的开口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2),所述第一导流管(130)相对的另一端的开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3),且在所述第二腔体(113)的底部端,即与第二隔板(102)留有一定间隙,能够保证所述第二腔体(113)底端的水流入到所述第一导流管(130)内;第二导流管(140),所述第二导流管(140)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管(130)之中,其上端高度与所述管体(120)上端高度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导流管(140)其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102)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温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140)为可升降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管(140)的升降调节所述第二腔体(113)的蓄水量以及所述第二腔体(113)内的水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温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水取水嘴(301),所述开水取水嘴(301)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2);第一温开水取水嘴(302),所述第一温开水取水嘴(302)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13);第二温开水取水嘴(303),所述第二温开水取水嘴(303)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14),且所述白开取水嘴(301)设于第三腔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温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开关(180),所述进水开关(180)设于所述进水管(170)伸出所述第三腔体(114)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温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阀(304),所述呼吸阀(304)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温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协龙俞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