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64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申请涉及燃气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包括:壳体;电动充气泵,电动充气泵设置在壳体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气管接头,气管接头贯穿壳体的外壁,并用于连接外部的待测管道;气路管道,气路管道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电动充气泵、压力传感器以及气管接头。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水柱表进行检漏所造成的设备携带不便、读取数据易出错且操作繁琐的问题。取数据易出错且操作繁琐的问题。取数据易出错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检修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燃气企业在给新用户供气点火时,为保证客户用气安全需对燃气表的上游管道进行一次测漏试压,传统方式使用普通的水柱表(U型压力计)进行检漏,将U型压力计通过胶管连接到三通管,在通过三通管连接到待测管道上以及充气皮囊上,通过充气皮囊进行手动向待测管道内充气,然后观察U型压力计的液柱是否变化。
[0003]现有的水柱表通常为长条形,其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压力测量的数据需要使用者读取,容易出错。在测量时还需要通过皮囊手动充气,压力测量过程需要使用者人员手动记录,过程操作繁琐,导致使用不便。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水柱表进行检漏所造成的设备携带不便、读取数据易出错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包括:壳体;
[0008]电动充气泵,电动充气泵设置在壳体内;
[0009]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
[0010]气管接头,气管接头贯穿壳体的外壁,并用于连接外部的待测管道;
[0011]气路管道,气路管道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电动充气泵、压力传感器以及气管接头。
[0012]可选地,气路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电动充气泵
[0013]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
[0014]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0015]以及
[0016]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另一端连接气管接头。
[0017]可选地,气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贯穿壳体的外壁;
[0018]连接头,连接头设置在接头主体背离壳体的一端,且连接头通过胶管连接考克阀,并通过考克阀连接待测管道;
[0019]接头主体上开设有套接槽,套接槽位于连接头的一侧;
[0020]胶管套设在连接头上并延伸至套接槽内。
[0021]可选地,连接头呈锥形,其远离壳体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小于靠近壳体的一端的截
面直径。
[0022]可选地,接头主体上设置有卡嵌台;
[0023]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卡孔,卡嵌台固定嵌于卡孔内;
[0024]卡嵌台与连接头之间形成套接槽。
[0025]可选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电动充气泵和压力传感器;
[0026]显示屏,显示屏设置在壳体上,并电连接控制器以显示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气压数据。
[0027]可选地,智能燃气检漏仪还包括:云端传输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控制器,且用于将检测的气压数据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及
[0028]无线通讯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控制器,且用于无线通讯连接移动终端。
[0029]可选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报警器以及开关;
[0030]电池电连接控制器,报警器电连接控制器,开关电连接控制器。
[0031]可选地,壳体上开设有下凹槽,开关位于下凹槽内并贯穿壳体的外壁。
[0032]可选地,电动充气泵为无刷隔膜气泵;
[0033]压力传感器为扩散硅压力传感器。
[003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其中通过电动充气泵自动充气,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待测管道内的气压,并可以自动记录,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户内燃气管道检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可以用于户内燃气管道气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提高保压检测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而且将电动充气泵与压力传感器集成在壳体内,实现检测设备的简单化,提高了便携性。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气压数据,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的爆炸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的电路原理框图。
[0039]图中各标号:10、壳体;11、卡孔;12、下凹槽;13、上盖;14、底壳;20、电动充气泵;30、压力传感器;40、气管接头;41、接头主体;42、连接头;43、套接槽;44、卡嵌台;50、气路管道;51、第一连接管;52、第二连接管;53、三通接头;54、第三连接管;60、控制板;61、控制器;62、显示屏;63、云端传输器;64、无线通讯器;65、电池;66、报警器;6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以及保护壳,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可选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1]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
[0042]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主要包括:壳体10、电动充气
泵20、压力传感器30、气管接头40以及气路管道50。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采用方形结构,壳体10尺寸为120*100*40(mm),这样可以实现设备的小型化,提高便携性。壳体10内形成有安装腔,电动充气泵20设置在壳体10内的安装腔中,通电后可以进行充气,压力传感器30设置在壳体10内的安装腔中,并可以检测压力。气管接头40贯穿壳体10的外壁,以使气管接头40的前端位于壳体10外侧,而后端位于壳体10内侧。气管接头40的前端用于连接外部的待测管道,气路管道50设置在壳体10内,并连通电动充气泵20、压力传感器30以及气管接头40。
[0043]当需要检测是否漏压,或者进行压力测试时。先将气管接头40连接到待测管道,然后启动本智能燃气检漏仪,电动充气泵20先工作,通过气路管道50对待测管道进行充气,向待测管道内注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此时压力传感器30通过气路管道50可以对注入的空气压力进行监控,当达到设定压力时停止电动充气泵20的打压动作,自动关闭电动充气泵20,打压完毕。通过由于气路管道50与待测管道相通,压力传感器30就能检测到待测管道的压力,例如间隔预设时间检测一次待测管道的压力,要是变化不大,就说明管道内压力稳定,没有漏气。因此通过压力传感器30来检测待测管道内的气压,并可以自动记录,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户内燃气管道检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可以用于户内燃气管道气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提高保压检测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而且将电动充气泵20与压力传感器30集成在壳体10内,实现检测设备的简单化,提高了便携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燃气检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动充气泵,所述电动充气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贯穿所述壳体的外壁,并用于连接外部的待测管道;气路管道,所述气路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连通所述电动充气泵、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气管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检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充气泵;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气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燃气检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贯穿所述壳体的外壁;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头通过胶管连接考克阀,并通过考克阀连接所述待测管道;所述接头主体上开设有套接槽,所述套接槽位于所述连接头的一侧;所述胶管套设在所述连接头上并延伸至所述套接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燃气检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呈锥形,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小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的截面直径。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委王文想张万杰尤英俊冯俊杰李河山姚婷婷张龙杜荣杰辛俊萱刘广源余远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