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56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属于淡水生成技术领域,针对了对淡水生成效果较差以及对淡水冷却速度较慢的问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冷却箱,冷却箱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架,支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处理箱,处理箱外侧侧壁固定有加热器,处理箱内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加热管,加热管与加热器之间电性连接,处理箱与冷却箱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管道,管道外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抖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在持续且匀速的状态下带动集水板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的状态下,从而能够将集水板底面凝结的水珠抖落至处理箱内,达到循环性的对淡水生成的目的,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淡水生成
,具体涉及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淡水资源在整个水循环系统中所占比例较小,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多样,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很少,而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水荒的现象,目前作为使海水等淡水化的方法,一般是加热海水使其蒸发,再冷却变成淡水的方式,为了提高热效率而进行减压蒸馏,在实用工厂采用组合多个减压室的多级闪蒸方式。
[0003]对比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107428561B淡水生成装置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多孔吸水基板,浸渍于储存在第一储存槽的储存液,多孔结构的各孔径形成为水分子的大小;送风机,向第一多孔吸水基板的上端部侧进行送风;第二多孔吸水基板,用其前表面侧接挡通过利用送风机的送风从第一多孔吸水基板的上部侧汽化吹出的水蒸气;储存槽,储存在第二多孔吸水基板内凝结并从第二多孔吸水基板的下部侧滴落的水;导通管,使从第二多孔吸水基板送出排放的空气连通至送风机的进气侧。”上述专利文件,但是在实际使用情况下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现有的淡水生成装置,对于但是生成效率较低,而且难以达到循环生成的目的,较难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而且生成完成后的淡水冷却速度较慢,难以达到持续循环生成淡水的目的。
[0004]因此,需要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淡水生成效果较差以及对淡水冷却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外侧侧壁固定有加热器,所述处理箱内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处理箱与所述冷却箱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外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蝶阀,所述处理箱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集水板,所述冷却箱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处理箱一侧侧壁固定有内部相连通的加注管。
[0007]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0008]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冷却箱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箱外侧侧壁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主动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轴外表面固定有搅笼;
[0009]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呈对称分布开设于所述冷却箱
一侧侧壁,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有送风扇,所述送风扇位于所述搅笼一侧。
[0010]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处理箱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水板相适配的抖动组件,所述抖动组件包括
[0011]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处理箱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均设置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外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从动轴外表面紧固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所述集水板正上方;
[0012]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块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处理箱内侧侧壁,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集水板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所述集水板固定,所述阻尼器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块固定,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板顶端侧壁固定。
[0013]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箱内侧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集水板与所述导向槽内部滑动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集水板顶端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顶面呈圆弧面设置,所述凸轮一侧与所述挤压块相接触。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槽的开设长度值大于所述凸轮的长度值,所述冷却箱底端侧壁固定有与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管道的中心轴线呈共线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抖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在持续且匀速的状态下带动集水板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的状态下,从而能够将集水板底面凝结的水珠抖落至处理箱内,达到循环性的对淡水生成的目的,实用性更强。
[0018](2)通过冷却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淡水冷却处理的效果,避免出现淡水生成完后温度过高造成不利于后续加工使用的情况,适用范围较广,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操作简单且有效。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架;2、冷却箱;3、支架;4、处理箱;5、加热器;6、加热管;7、管道;8、蝶阀;9、集水板;10、冷却组件;101、主动轴;102、伺服电机;103、搅笼;104、安装槽;105、送风扇;11、加注管;12、抖动组件;121、从动轴;122、带轮;123、皮带;124、凸轮;125、弹簧;126、安装块;127、阻尼器;13、导向槽;14、挤压块;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顶端侧壁固定有冷却箱2,冷却箱2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架3,支架3顶端侧壁固定有处理箱4,
处理箱4外侧侧壁固定有加热器5,处理箱4内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加热管6,加热管6与加热器5之间电性连接,处理箱4与冷却箱2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管道7,管道7外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蝶阀8,处理箱4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集水板9,冷却箱2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10,处理箱4一侧侧壁固定有内部相连通的加注管11。
[0025]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冷却组件10包括主动轴101,主动轴101与冷却箱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冷却箱2外侧侧壁固定有伺服电机102,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一端与主动轴101同轴固定,主动轴101外表面固定有搅笼103,伺服电机102的转速为15/min;安装槽104,安装槽104设置有多个,多个安装槽104呈对称分布开设于冷却箱2一侧侧壁,安装槽104内部固定有送风扇105,送风扇105位于搅笼103一侧,通过冷却组件10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淡水冷却处理的效果,避免出现淡水生成完后温度过高造成不利于后续加工使用的情况,适用范围较广,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操作简单且有效。
[0026]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处理箱4内侧设置有与集水板9相适配的抖动组件12,抖动组件12包括从动轴121,从动轴121与处理箱4内侧侧壁转动连接,从动轴121与主动轴101之间均设置有带轮122,两个带轮122外表面套接有皮带123,从动轴121外表面紧固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轮124,凸轮124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端侧壁固定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顶端侧壁固定有支架(3),所述支架(3)顶端侧壁固定有处理箱(4),所述处理箱(4)外侧侧壁固定有加热器(5),所述处理箱(4)内侧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与所述加热器(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处理箱(4)与所述冷却箱(2)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管道(7),所述管道(7)外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蝶阀(8),所述处理箱(4)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集水板(9),所述冷却箱(2)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10),所述处理箱(4)一侧侧壁固定有内部相连通的加注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0)包括主动轴(101),所述主动轴(101)与所述冷却箱(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箱(2)外侧侧壁固定有伺服电机(102),所述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主动轴(101)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轴(101)外表面固定有搅笼(103);安装槽(104),所述安装槽(10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104)呈对称分布开设于所述冷却箱(2)一侧侧壁,所述安装槽(104)内部固定有送风扇(105),所述送风扇(105)位于所述搅笼(103)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淡水生成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4)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集水板(9)相适配的抖动组件(12),所述抖动组件(12)包括从动轴(1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平冯一伦艾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维梯埃船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