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56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涉及电极生产技术领域,上述生产系统具体包括:复合单元,所述复合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辊和第二辊;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所述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包括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分别设于A面电极膜两侧的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和所述第一辊相对设置的第三辊,以及和所述第三辊匹配的第三辊刮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电极膜改性单元,从而实现了电极膜在集流体表面的间歇涂覆,使所得干电极和极耳中置等电芯的结构匹配性更高。电芯的结构匹配性更高。电芯的结构匹配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离子电池行业内对高能量、高倍率、长寿命、无污染的高性能储能装置的需求在快速增长,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传统的湿法涂布工艺对于提高电极的能量密度已达到极限,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电极制备工艺,干法电极技术可以提供一种简化工序、减少设备、无溶剂、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环境友好、更高活性物质负载量的储能装置电极片解决方案。
[0003]将干法电极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现有极片设计方案上去也是值得思考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可以失效干电极的高效、间歇涂覆,使得干法电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如极耳中置等电芯结构上去。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
[0006]复合单元,所述复合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辊和第二辊;
[0007]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所述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包括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分别设于A面电极膜两侧的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和所述第一辊相对设置的第三辊,以及和所述第三辊匹配的第三辊刮刀。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干电极的生产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当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不工作时,集流体和A面电极膜经过复合单元复合,生成连续涂覆的干电极。
[0010]当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工作时,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给出的试剂对A面电极膜的粗糙度/粘结性进行改性,使得A面电极膜与第一辊和第三辊之间的粘结性产生了差异;由此,当A面电极膜粘结在第一辊上后,会在复合单元中,转移至集流体表面并和集流体复合;当A面电极膜粘结在第三辊上时,干电极上产生了空箔段(实现了间歇涂覆)。进一步的,为避免之前粘结在第三辊上的A面电极膜影响后续生产,特配置了第三辊刮刀,以方便及时清理粘结在第三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包括A面电极膜放卷辊。也就是说,辊压成型的A面电极膜卷成卷,在使用的时候,放卷、展开。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给出的粘度改性剂包括脱模剂和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脱模剂可降低该侧电极膜和辊(例如和第三辊)之间的粘结性,由此,电极膜会倾向于粘结在另一个辊(例如第一辊)上。对应的粘结剂的作用和脱模剂恰好相反。
[0013]进一步的,虽然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设于A面电极膜两侧,但是两侧的给料部件通常不会作用于同一段的电极膜,由此才能实现电极膜两侧的粘结性差异。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为涂覆部件和喷涂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0015]实际生产中,只要能将粘度改性剂施加至电极膜的设备,均可用作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使用,此处并不做严格限制。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包括B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分别设于B面电极膜两侧的B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和所述第二辊相对设置的第四辊,以及和所述第四辊匹配的第四辊刮刀。由此,所得干电极可以是双面间歇涂覆,和电芯的生产工艺匹配性更优。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为涂覆部件和喷涂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和所述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关于所述复合单元的对称轴对称设置。由此,整个设备的运行更容易控制。
[0020]如无特殊说明,所述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中的各部件的作用机理和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的作用机理相同。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单元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辊匹配的第一辊刮刀。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单元还包括和所述第二辊匹配的第二辊刮刀。
[0023]通常,所述第一辊刮刀和第二辊刮刀不会用到,但是当所述生产系统出现特殊问题时,可用于清理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上的粘结物。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集流体放料单元。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流体放料单元包括集流体放料辊。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干电极收料单元。由此实现复合产生的干电极的收集。
[0027]所述集流体放料单元和所述干电极收料单元定位了集流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之间的间隙,进而和粘结在所述第一辊上的A面电极膜,以及粘结在第二辊上的B面电极膜复合形成所述干电极。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电极的生产系统使用过程中:
[0029]在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放出的A面电极膜进入到第一辊与第三辊之间前,先通过靠近第三辊一侧的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涂覆长为c的脱模剂,之后通过靠近第一辊一侧的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涂覆长为b的脱模剂。由此,在A面电极膜被送入至第一辊和第三辊之间时,因为脱模剂后改变了A面电极膜两侧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其与第一辊、第三辊之间的粘结力存在差异:长为c的A面电极膜和第三辊的粘结力更小,有利于确保该段顺利附着在第一辊的辊面上;长为b的A面电极膜和第一辊的粘结力更小,有利于确保该段附着在第三辊的辊面上,并经由第三辊刮刀去除。
[0030]之后第一辊棍面上的A面电极膜在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共同作用下,和通过第一辊
第二辊间隙的集流体复合在一起;且由于长为b的A面电极膜附着在第三辊上,因此集流体上产生了长为b的空箔。最终实现了可以间歇涂覆的干电极。
[0031]B面电极膜的复合同A面电极膜的一致。
[003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干电极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干电极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图2所示干电极的生产系统在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号:
[0038]集流体放料单元100、集流体110;
[0039]复合单元200、第一辊210、第一辊刮刀211、第二辊220、第二辊刮刀221;
[0040]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300、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310、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320、粘度改性剂321、第三辊3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电极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包括:复合单元,所述复合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辊和第二辊;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所述A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包括A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分别设于A面电极膜两侧的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和所述第一辊相对设置的第三辊,以及和所述第三辊匹配的第三辊刮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面电极膜改性单元包括B面电极膜供料部件、分别设于B面电极膜两侧的B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件、和所述第二辊相对设置的第四辊,以及和所述第四辊匹配的第四辊刮刀。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电极膜粘度改性剂给料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燕刘关心吴声本刘伟星郑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