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52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公开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输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调制模块,包括三角波发生器、正弦波发生器和调制器;三角波发生器与调制器的第一调制输入端连接,正弦波发生器与调制器的第二调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具有第一开关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一开关输出端,第一开关输入端与输入模块连接,第一控制端与调制器的第一调制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管具有第二开关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端和第二开关输出端,第二开关输入端与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控制端与调制器的第二调制输出端连接;输出模块,包括零线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器


[0001]本公开涉及逆变器
,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通常所使用的工频电压为220V,50HZ。但是,通过永磁中频发电机所发出的三相电压为350V,450HZ。也就因此,由永磁中频所发出的三相电并不能够直接使用。
[0003]由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将永磁中频发电机所发出的三相电的电压和频率均降低的逆变器。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能够降低发电机发出的三相电的电压和频率。
[0006]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逆变器,包括:
[0007]输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
[0008]调制模块,包括三角波发生器、正弦波发生器和调制器;所述调制器具有第一调制输入端、第二调制输入端、第一调制输出端和第二调制输出端,所述三角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调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弦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二调制输入端连接;
[0009]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具有第一开关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一开关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调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具有第二开关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端和第二开关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调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
[0010]输出模块,包括零线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所述零线出线口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火线出线口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
[001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通路、第二输入通路和第三输入通路;所述第一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二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三输入接口、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三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
[0012]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001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
[0014]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线出线口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
[001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
[0016]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零线出线口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
[001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0018]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火线出线口还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
[001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五电容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器串联,并且所述第一电阻远离所述第五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远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火线出线口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
[0020]第二电阻和第六电容器,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六电容器串联,并且,所述第二电阻远离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火线出线口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远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
[00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
[0022]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七电容器,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火线出线口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出线口连接。
[002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
[0024]反馈变压器,所述反馈变压器与所述火线出线口以及所述零线出线口连接。
[002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
[0026]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出线口连接。
[002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容器和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种类均为电解电容器。
[0028]其中,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为负极,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为负极。
[0029]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公开所提供的逆变器包括输入模块、调制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输
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由发电机发出的三相电中的各相电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传输至逆变器中。
[0031]调制模块包括三角波发生器、正弦波发生器和调制器。调制器可以将三角波发生器所发出的三角波与正弦波发出器发出的正弦波进行调制,从而改变正弦波的脉宽。
[0032]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能够利用调制模块调制的正弦波对传输至逆变器中的三相电进行降频和降压,以使得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满足需求。
[0033]输出模块包括零线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以用于将降压和降频后的交流电输出。
[00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3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三输入接口;调制模块,包括三角波发生器、正弦波发生器和调制器;所述调制器具有第一调制输入端、第二调制输入端、第一调制输出端和第二调制输出端,所述三角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调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弦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二调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具有第一开关输入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一开关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调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具有第二开关输入端、第二开关控制端和第二开关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调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输出模块,包括零线出线口和火线出线口,所述零线出线口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火线出线口与所述第一开关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输入通路、第二输入通路和第三输入通路;所述第一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接口、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二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通路包括所述第三输入接口、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三输入接口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线出线口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王卫宁许瑾靳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佳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