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打捞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51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作用打捞锥,涉及井下作业领域。包括打捞锥本体,打捞锥本体包括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母锥结构的一端设有钻杆接头,母锥结构的另一端开设有打捞孔,公锥结构连接于打捞孔内,并凸出于打捞孔的端面;母锥结构和公锥结构内部沿其中心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与钻杆接头连通,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母锥结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打捞孔连通。本申请的打捞锥尤其是打捞腐蚀或有裂纹鱼头时,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能够同时起作用,若一个造扣时另一个则起支撑作用,维持鱼头原样,打捞成功率更高。率更高。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作用打捞锥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作用打捞锥。

技术介绍

[0002]打捞类工具是油水井大修施工应用最广泛,使用次数最多,应用品种、规格最全的专用工具。打捞类工具品种、规格较多,按井内落物类型分类,可分成管类打捞工具、杆类打捞工具、绳缆类打捞工具、测井仪器类打捞工具、小物件类打捞工具等五大类,若按结工具结构特点分类,则可分为锥类、矛类、筒类、钩类、篮类、其它类等六大类。
[0003]现有的锥类打捞工具一般包括公锥和母锥,公锥是打捞管柱内孔部位的一种常用打捞工具,母锥是从鱼顶外部打捞管柱的一种工具;现有技术中公锥、母锥是单独使用,然而当遇到井下落鱼鱼头腐蚀或鱼头有裂纹,单独使用会破坏鱼头,无法捞获。具体地,当遇到井下落鱼鱼头腐蚀或鱼头有裂纹,使用公锥从鱼头内部造扣连接可能导致整个鱼头裂开,裂了之后达不到打捞的效果;当母锥从鱼头外部造扣连接时,若鱼头存在腐蚀或裂纹,可能导致鱼头裂开,或鱼头内部发生收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作用打捞锥,其能够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打捞腐蚀或有裂纹鱼头时,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同时起作用,若一个造扣时另一个则起支撑作用,鱼头保持原样,打捞成功率更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作用打捞锥,其包括打捞锥本体,所述打捞锥本体包括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所述母锥结构的一端设有钻杆接头,所述母锥结构的另一端开设有打捞孔,所述公锥结构连接于所述打捞孔内,并凸出于所述打捞孔的端面;
[0007]所述母锥结构和所述公锥结构内部沿其中心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钻杆接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母锥结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打捞孔连通。
[000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钻杆接头的内部开设有接头孔,所述接头孔呈圆台形,所述接头孔的内壁设有接头反扣;所述接头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0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钻杆接头的一端呈外端扩张的圆台形结构,并与所述接头孔适配连接;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钻杆接头的一端呈口径增大的阶梯孔。
[00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打捞孔的内壁和所述公锥结构的外壁均设有打捞螺纹。
[00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母锥结构的端部向外侧倾斜形成导向口。
[00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公锥结构和所述母锥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4]通过将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设计为一体结构,当需要打捞鱼头等物体时,母锥结构的钻杆接头一端与钻杆连接后,将该打捞锥送入井下,若打捞鱼头内孔部位时则此时公锥结构伸入内孔进行造扣打捞,此时母锥结构套设在鱼头外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若打捞鱼顶外部时则此时母锥结构与鱼头外部进行造扣打捞,此时公锥结构伸入鱼头内部可以起到一个扶正的作用,避免发生收缩现象,通过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同时起作用,从而能够保护鱼头不发生裂开、收缩等损坏,提高打捞效果和打捞成功率;且通过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分别起作用时对鱼头相应部位进行冲洗去污,便于造扣打捞。本申请的打捞锥尤其是打捞腐蚀或有裂纹鱼头时,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能够同时起作用,若一个造扣时另一个则起支撑作用,维持鱼头原样,打捞成功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双作用打捞锥的剖视图。
[0017]图标:100

公锥结构,200

母锥结构,210

打捞孔,220

接头孔,221

接头反扣,230

导向口,300

第一通道,310

圆台形结构,320

阶梯孔,400

第二通道,500

打捞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作用打捞锥的结构示意图;
[00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作用打捞锥,其包括打捞锥本体,打捞锥本体包括公锥结构100和母锥结构200,母锥结构200的一端设有钻杆接头,母锥结构200的另一端开设有打捞孔210,公锥结构100连接于打捞孔210内,并凸出于打捞孔210的端面;
[0023]母锥结构200和公锥结构100内部沿其中心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300,第一通道300的一端与钻杆接头连通,第一通道300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母锥结构200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道400,第二通道400的一端与第一通道300连通,第二通道400的另一端与打捞孔210连通。
[0024]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双作用打捞锥作进一步说明。
[002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打捞锥本体包括公锥结构100和母锥结构200,上述母锥结构200的一端设有钻杆接头,上述钻杆接头用于与钻杆连接固定,通过钻杆将该打捞锥本体送入井下;上述钻杆接头的内部开设有接头孔220,上述接头孔220呈圆台形,上述接头孔220的内壁设有接头反扣221,接头反扣221可以是内螺纹,与钻杆的外螺纹适配连接;上述母锥结构200的另一端开设有打捞孔210,上述打捞孔210用于套设于鱼头外部与鱼头造扣连接,上述公锥结构100连接于打捞孔210内,并凸出于打捞孔210的端面,即公锥结构100设置于母锥结构200内部,当母锥结构200进行造扣打捞时,公锥结构100可以插入鱼头内部对鱼头起到扶正支撑作用,能够避免鱼头发生收缩、裂开等现象,而当公锥结构100插入鱼头与其造扣打捞时,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作用打捞锥,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锥本体,所述打捞锥本体包括公锥结构和母锥结构,所述母锥结构的一端设有钻杆接头,所述母锥结构的另一端开设有打捞孔,所述公锥结构连接于所述打捞孔内,并凸出于所述打捞孔的端面;所述母锥结构和所述公锥结构内部沿其中心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钻杆接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母锥结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打捞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打捞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接头的内部开设有接头孔,所述接头孔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正赵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捷迈斯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