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死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37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卡死活检针,属于活检设备领域,具有头端和尾端,包括外刀管、内刀管和传动机构,外刀管对应于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切割窗口;内刀管套设于外刀管内,用于封闭或开启切割窗口,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件及第一从动件,第一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从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当第一从动件与第一主动件旋合连接时,第一主动件通过第一从动件驱动内刀管内沿外刀管的轴向运动,当内刀管沿开启方向运动至内刀管卡死位置之前的脱离位置时,第一从动件与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避免内刀管运动到内刀管的运动极限位置后继续向后运动而卡死,增加活检针在使用中的稳定性。用中的稳定性。用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卡死活检针


[0001]本技术属于活检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防卡死活检针。

技术介绍

[0002]活检针用于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可用于锥体肿瘤和不明种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现有活检针通常由外刀管、内刀管和驱动机构组成,外刀管的前端侧向设置切削窗口,内刀管内套于外刀管,内刀管在外刀管内沿外刀管的轴向前进或后退运动,以实现对病灶组织的切除或切削窗口的开启。由于活检针用于对病灶组织进行活检针取样,活检针直接作用于人体,其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要求较高。目前内刀管的后退动作通常由操作人员进行人工控制,其后退量难以精准把握,当内刀管的后退量超出脱离的安全距离,到达或超过运动极限位置时,活检针内部的传动件就有可能在内刀管后退动力作用下以及内刀管后退动能的冲击下,与其他零部件接触,导致内刀管卡死。内刀管卡死后,即使内刀管反向前进,也很难解除卡死,使活检针难以再继续使用,手术无法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死活检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活检针中内刀管后退时易卡死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卡死活检针,具有头端和尾端,包括:
[0005]外刀管,所述外刀管对应所述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切割窗口;
[0006]内刀管,套设于所述外刀管内,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切割窗口,以及
[0007]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件及第一从动件,所述第一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从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0008]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件连接在所述内刀管上,当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旋合连接时,所述第一主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驱动所述内刀管内沿所述外刀管的轴向运动,所述内刀管由所述头端朝向所述尾端运动时,所述切割窗口逐步开启,当所述内刀管沿所述外刀管的轴向朝向所述尾端运动至所述内刀管的运动极限位置之前的脱离位置时,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
[0009]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件靠近所述尾端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时,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一从动件压合在所述第一主动件上,且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接触。
[0010]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一从动件的运动方向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从动件上沿所述外刀管内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防卡死活检针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第一主动件转动时,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导向槽配合,在所述外刀管的周向上对所述第一从动件进行约束。
[0012]可选地,所述防卡死活检针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从动件运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0013]可选地,所述防卡死活检针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内刀管转动的第二主动件,所述内刀管与所述第二主动件沿所述外刀管的轴向滑动连接,当所述内刀管轴向运动时,所述内刀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主动件轴向滑动。
[0014]可选地,所述内刀管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主动件上沿所述外刀管的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主动件通过所述滑槽及所述滑块驱动所述内刀管转动,当所述内刀管随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外刀管的轴向运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0015]可选地,所述内刀管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绕所述内刀管的轴线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从动件上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从动件通过所述卡爪及所述环形槽驱动所述内刀管沿所述外刀管的轴线运动,当所述内刀管随所述连接部转动时,所述卡爪在所述环形槽内绕所述内刀管的轴线转动。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动件为管状,所述第一从动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件内,在所述外刀管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件靠近所述外刀管的头部的一端内,所述第二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件的外壁上。
[0017]可选地,所述内刀管由所述尾端朝向所述头端运动时,所述切割窗口逐步封闭,所述内刀管靠近所述头端的一端上设置内针头,所述内针头上设置有切削部,当所述内刀管封闭所述切割窗口时,所述切削部用于进行切割。
[0018]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防卡死活检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由于第一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从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因此当第一从动件与第一主动件旋合连接时,第一主动件可以通过第一从动件驱动内刀管在内沿外刀管的轴向运动,从而开启或封闭切割窗口。内刀管运动至脱离位置时,由于第一从动件与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切断内刀管继续后退的动力,同时,脱离位置位于内刀管的卡死位置之前,脱离位置与卡死位置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当内刀管沿开启方向运动至脱离位置时,可以避免内刀管运动到内刀管的运动极限位置后继续向后运动而卡死,降低活检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风险,增加活检针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卡死活检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一。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卡死活检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二。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刀管朝向外刀管尾端运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刀管朝向外刀管头端运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从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主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刀管头端上切割窗口开启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刀管头端上切割窗口关闭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外刀管;2、内刀管;3、内管固定件;4、第一从动件;5、第一主动
件;6、第二主动件;7、弹簧;8、切割窗口;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内针头;12、外针头;13、限位块;14、导向槽;15、外壳;16、通气孔;17、切削部;18、第一螺纹;19、第二螺纹;20、卡爪;2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1]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死活检针,具有头端和尾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刀管,在所述外刀管对应于所述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切割窗口;内刀管,套设于所述外刀管内,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切割窗口,以及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件及第一从动件,所述第一主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从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件连接在所述内刀管上,当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旋合连接时,所述第一主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驱动所述内刀管内沿所述内刀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内刀管由所述头端朝向所述尾端运动时,所述切割窗口逐步开启,当所述内刀管由所述头端朝向所述尾端移动至极限位置之前的脱离位置时,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死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件靠近所述尾端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脱离旋合后,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一从动件再次压合在所述第一主动件上,使得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卡死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沿所述第一从动件的运动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死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件上沿所述内刀管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防卡死活检针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第一主动件转动时,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导向槽配合,在所述内刀管的周向上对所述第一从动件进行约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卡死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死活检针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从动件运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