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设备和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36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冷却设备和冷却系统。冷却设备包括:壳体,形成有真空腔体;冷却目标放置台,设置在真空腔体内、且连接壳体,冷却目标放置台具有用于放置冷却目标的放置面;第一冷却装置,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第一冷却装置连接壳体,第一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冷却面,第一冷却面与放置面相对设置;当放置面上放置有冷却目标时,第一冷却面与冷却目标之间具有间距;以及第二冷却装置,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第二冷却装置连接壳体,第二冷却装置具有第二冷却面,第二冷却面与放置面相背设置;当放置面上放置有冷却目标时,第二冷却面与冷却目标之间具有间距;其中,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包括基板层和喷砂层,喷砂层设置在基板层的表面。喷砂层设置在基板层的表面。喷砂层设置在基板层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设备和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和一种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较之当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近年来逐渐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智能手表等柔性可穿戴设备、大尺寸曲面电视、白光照明设备等领域普及,发展势头强劲。OLED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在真空环境下,现有冷却技术通常使用冷却板与冷却目标接触贴合的方式进行冷却,在贴合过程中冷却板容易损伤和污染产品,在冷却板与冷却目标的贴合、分离过程中,冷却板和冷却目标之间会产生静电以及静电吸附力,大量静电会击穿产品电路,导致产品报废。此外,由于冷却设备体积有限,导致了冷却板的冷却面积受到限制,因而影响了冷却设备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改善以上的至少部分缺点或不足,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设备和一种冷却系统。
[0004]具体地,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设备,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形成有真空腔体(101);冷却目标放置台(20),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体(101)内、且连接所述壳体(10),所述冷却目标放置台(20)具有用于放置冷却目标(22)的放置面(21);第一冷却装置(30),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体(101)内,所述第一冷却装置(30)连接所述壳体(10),所述第一冷却装置(30)具有第一冷却面(31),所述第一冷却面(31)与所述放置面(21)相对设置;当所述放置面(21)上放置有所述冷却目标(22)时,所述第一冷却面(31)与所述冷却目标(22)之间具有间距(a);以及第二冷却装置(30a),设置在所述真空腔体(101)内,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0a)连接所述壳体(10),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0a)具有第二冷却面(31a),所述第二冷却面(31a)与所述放置面(21)相背设置;当所述放置面(21)上放置有所述冷却目标(22)时,所述第二冷却面(31a)与所述冷却目标(22)之间具有间距(a);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30)包括冷却板(32),所述冷却板(32)包括基板层和喷砂层,所述喷砂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层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a)的范围为100毫米~150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管接口(41)和出管接口(42),所述进管接口(41)和所述出管接口(42)设置在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真空腔体(101)的一侧;所述冷却板(32)内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所述管道设置有进口(321)和出口(322),所述进口(321)与所述进管接口(41)连接,所述出口(32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龙姚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安马电子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