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64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硅片层表面上进行BHF蚀刻,然后依次把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加工制备得到纳米太阳能电池;硅微颗粒层包括上下相接的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钠晶硅微颗粒层,或者上下相接的钠晶硅微颗粒层、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氧化物膜包括上下相接的二氧化锡膜、铟锌氧化物膜,或者上下相接的铟锌氧化物膜、二氧化锡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太阳能板清洁问题,解决太阳能板储存电力,持久续航,减轻太阳能板的重量。减轻太阳能板的重量。减轻太阳能板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背板材料作为与环境的接触层,其黄变指数、开裂情况、击穿电压、水汽阻隔能力等都将影响电池板的使用寿命。目前主流的背板类型包括TPT、KPE、TPE、KPK、FPE、尼龙等,其中TPT和KPK是最常用的背板类型。T指的是杜邦公司的聚氟乙烯(PVF)材料,K指的是阿克玛公司的偏聚氟乙烯(PVDF)材料,P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起支撑骨架作用。
[0003]PVF材料具有结构稳定、耐候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外环境中,但PVF材料的含氟量相对较少,且容易出现针孔,水汽阻隔能力相对较弱,故背板厂家往往通过增加PVF膜层厚度来保证产品质量,进而造成TPT背板价格相对较高。
[0004]目前硅太阳能电池板主要采用一体式全灌胶接线盒,防水防尘等级≥IP67。接线盒内部一般会安装3个旁路二极管,二极管与组串之间是并联关系,电池板正常工作情况下,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但当电池板受到遮挡等情况,此时电池片无法正常实现光电转换,还会因为电流的流过成为负载散热,此时旁路二极管由反向截止状态变为正向导通状态,电流将会通过二极管流通,从而减少组件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硅片层表面上进行BHF蚀刻,然后依次把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加工制备得到纳米太阳能电池;
[0007]所述硅微颗粒层包括上下相接的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钠晶硅微颗粒层,或者上下相接的钠晶硅微颗粒层、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
[0008]所述氧化物膜包括上下相接的二氧化锡膜、铟锌氧化物膜,或者上下相接的铟锌氧化物膜、二氧化锡膜。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采用具有天然氧化物层的初始表面、氟终止表面和氢终止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采用纳米硅烷作为中间层来控制附着力晶圆键合应用中硅和聚合物薄膜粘合剂之间的关系。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由球形颗粒组成的二氧化硅微光栅和柱子、二维二氧化硅光子晶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设置冷却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通过热原子层沉积20nm的氧化锡在100℃下在
反应器中沉积。
[0014]一种采用如上述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设备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包括通过BHF蚀刻在硅片上且反复相接的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
[0015]所述硅微颗粒层包括上下相接的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钠晶硅微颗粒层,或者上下相接的钠晶硅微颗粒层、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
[0016]所述氧化物膜包括上下相接的二氧化锡膜、铟锌氧化物膜,或者上下相接的铟锌氧化物膜、二氧化锡膜。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反复相接的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形成的整体至少为两层。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太阳能板清洁问题,解决了太阳能板储存电力和持久续航问题,减轻太阳能板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纳米太阳能电池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纳米太阳能电池另一结构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的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的A处的剖面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包括通过BHF蚀刻在硅片上且反复相接的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其中,反复相接的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形成的整体至少为两层,如图2所示,总共3层。
[0027]如图3、4所示,硅微颗粒层包括上下相接的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钠晶硅微颗粒层,或者上下相接的钠晶硅微颗粒层、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氧化物膜包括上下相接的二氧化锡膜、铟锌氧化物膜,或者上下相接的铟锌氧化物膜、二氧化锡膜。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天然氧化物层的初始表面、氟终止表面和氢终止表面,来自太赫兹发射振幅的强掺杂浓度依赖性硅表面已在不同的表面条件下显露出来,这意味着存在半定量联系太赫兹发射和表面带随表面偶极子弯曲。
[0029]纳米级成分梯度驱动载流子汇集到与低电子无序相关的局部区域,使载流子重组远离与电子无序相关的陷阱簇,并导致高局部光致发光量子效率。硅表面的复杂情况,包括表面电势和表面电场,差异很大。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纳米硅烷作为中间层来控制附着力晶圆键合应用中硅和聚合物薄膜粘合剂之间的关系。本专利技术溶剂的使用对基材相容性、薄膜去湿和保形。气相沉积技术可以减轻这些缺点在各种材料和结构上形成保形薄膜。
[0031]本专利技术采用钛矿

硅串联具有周期性纳米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多种优点,无需损害溶液处理的钙钛矿层的材料质量。开路电压提高了钙钛矿增强的光电特性顶部单元格。
[0032]卫星超薄电池板由球形颗粒组成的二氧化硅微光栅和柱子,金字塔式和二维二氧化硅光子晶体。本专利技术的碲硅晶片为p型,重度掺杂硼,电阻率为0.0013欧姆厘米。
[0033]本专利技术利用添加剂调整钙钛矿成分或沉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面内纳米和微米尺度周期性图案的叠加在太阳能电池应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器件性能。
[003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卫星纳米级冷却器,可扩展的、10微米厚的、简单的单一材料(二氧化硅玻璃)辐射冷却器位于简单平面之上硅基板,其中我们展示了25.4%的太阳能吸收增强,以及≤5.8℃温度降低。利用耦合的光电热模型,我们还在选定的高效硅基光伏架构的情况下评估我们的纳米级冷却器,我们实现了约3.1%的效率提升,这是2.3倍常见的抗反射层,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硅片层表面上进行BHF蚀刻,然后依次把硅微颗粒层、氧化铟锡膜、钙肽纳米颗粒、碳60、氧化物膜、氟化锂、纳米微气泡层加工制备得到纳米太阳能电池;所述硅微颗粒层包括上下相接的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钠晶硅微颗粒层,或者上下相接的钠晶硅微颗粒层、氢化非晶硅微颗粒层;所述氧化物膜包括上下相接的二氧化锡膜、铟锌氧化物膜,或者上下相接的铟锌氧化物膜、二氧化锡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采用具有天然氧化物层的初始表面、氟终止表面和氢终止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采用纳米硅烷作为中间层来控制附着力晶圆键合应用中硅和聚合物薄膜粘合剂之间的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纳米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由球形颗粒组成的二氧化硅微光栅和柱子、二维二氧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玉赵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顺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