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20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7
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包括屏蔽环环体和连接板,所述屏蔽环环体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均连接有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均指向于所述连接板布置,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的上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本设计减振效果好、减振范围较广。范围较广。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环
,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

技术介绍

[0002]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为了控制被测元器件表面的泄漏电流回流到电源,使其他器件不受泄露电流的影响,一般通过安装屏蔽环进行屏蔽保护作用,例如专利CN202677992U公开了一种
±
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通过将这类屏蔽环安装到输电导线与联板的相接处,可以对连接金具进行屏蔽,减少连接金具间的电晕放电。
[0003]由于特高压线路铁塔高,风载效应大,容易导致屏蔽环高频振动,在高频率振动下,使屏蔽环的连接板和支撑杆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威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虽然可以对屏蔽环的支撑杆和连接板的连接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但此方法并未将风振能量消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屏蔽环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屏蔽环减振效果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的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包括屏蔽环环体和连接板,所述屏蔽环环体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均连接有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均指向于所述连接板布置,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的上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
[0007]所述套筒的下端连接有球体,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开设有与球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套筒通过球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
[0008]所述安装块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侧面。
[0009]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后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顶壁。
[0010]所述第一弹簧包括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下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底壁,所述下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所述上弹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所述上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顶壁。
[0011]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的上顶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2]所述套筒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油脂,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油孔。
[0013]所述套筒的上顶壁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0014]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一侧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相连接。
[0015]所述安装块、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位于左侧的两个角,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位于右侧的两个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中,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套筒,当屏蔽环振动时,会导致第一弹簧出现形变,在形变过程中,第一弹簧会接触到套筒,产生的摩擦将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并散发到空气中,第一弹簧持续形变使风振能量不断的转换为热量耗散,最终使屏蔽环达到减振耗能的效果。因此,本技术减振效果好。
[0018]2、本技术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中,通过设置球头,套筒与安装块采用铰接的方式,使套筒的转动范围变大,在面对各个方向吹来的风时,套筒可以对应转动,使第一弹簧更方便进行拉伸和压缩,从而产生形变,使屏蔽环可以适应各个方向吹来的风,适应性更广;通过设置第二弹簧,避免套筒的转动范围过大导致无法复位。因此,本技术适应性更广、减振效果好。
[0019]3、本技术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中,采用双弹簧的连接方式,在连接杆移动时,通过连接块带动其中一个弹簧拉伸,另一个弹簧压缩,从而有效提高弹簧的减振效果。因此,本技术减振效果好。
[0020]4、本技术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中,通过在套筒外设置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油脂,在连接杆运动时,会带动套筒运动,油脂受到挤压进入到套筒,可以对套筒内的弹簧进行润滑,使工作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套筒与壳体之间会产生摩擦损耗,进一步耗散风振能量,通过设置弹性块和弹性垫圈,使第一弹簧和连接杆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因此,本技术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壳体、连接杆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中连接杆、套筒、上弹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中第一弹簧、套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屏蔽环环体1、连接板2、安装块3、套筒4、第一弹簧5、上弹簧51、下弹簧52、球体6、凹槽7、第二弹簧8、连接块9、连接杆10、壳体11、间隙12、油脂13、油孔14、弹性垫圈15、弹性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参见图1至图8,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包括屏蔽环环体1和连接板2,所述屏蔽环环体1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3,多个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均连接有套筒4,多个所述
套筒4均指向于所述连接板2布置,所述套筒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所述第一弹簧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的下侧。
[0032]所述套筒4的下端连接有球体6,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开设有与球体6相匹配的凹槽7,所述套筒4通过球体6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
[0033]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外侧面。
[0034]所述第一弹簧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套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4后与所述连接板2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内顶壁。
[0035]所述第一弹簧5包括上弹簧51和下弹簧52,所述下弹簧5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内底壁,所述下弹簧5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9的外侧面,所述上弹簧5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9的外侧面,所述上弹簧5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内顶壁。
[0036]所述套筒4的外侧设置有壳体11,所述套筒4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1,所述连接杆10与所述壳体11的上顶壁之间设置有间隙12。
[0037]所述套筒4与所述壳体11之间设置有油脂13,所述套筒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油孔14。
[0038]所述套筒4的上顶壁与所述连接杆10之间设置有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环环体(1)和连接板(2),所述屏蔽环环体(1)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3),多个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均连接有套筒(4),多个所述套筒(4)均指向于所述连接板(2)布置,所述套筒(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所述第一弹簧(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的下侧,所述套筒(4)的下端连接有球体(6),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外侧面,所述安装块(3)的上侧开设有与球体(6)相匹配的凹槽(7),所述套筒(4)通过球体(6)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所述第一弹簧(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套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穿过所述套筒(4)后与所述连接板(2)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内顶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线路新型屏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包括上弹簧(51)和下弹簧(52),所述下弹簧(5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套筒(4)的内底壁,所述下弹簧(5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块(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云物移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