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肋支护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为一种带肋支护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带肋支护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0003]传统的支护模板多采用由支撑架、端横杆和装饰板等构成的模板结构,虽然使用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装卸过程繁琐,支撑稳定性难以保障,对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均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些支护模板的改进方案,例如引入了自重支撑式支护模板、拼装式支撑模板等,这些模板在支撑效果、使用方便性、拆卸方便性和重复利用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安装步骤繁琐,密闭性不足,稳定性不够,由此,提出一种带肋支护模板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肋支护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肋支护模板,包括:
[0006]浇筑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肋支护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模板(1),所述浇筑模板(1)的数量为两个;插板(2),所述浇筑模板(1)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插板(2),所述浇筑模板(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个插槽(3),且所述插板(2)和所述插槽(3)交替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浇筑模板(1)之间通过所述插板(2)和插槽(3)的配合紧密接触;侧板(4),所述浇筑模板(1)的前侧平行固定有若干个纵向布置的侧板(4),用于提高两个所述浇筑模板(1)连接的密闭性;螺柱(5),所述浇筑模板(1)的前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螺柱(5);横向限位柱(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浇筑模板(1)的前侧,用于对多个所述浇筑模板(1)进行横向连接固定;竖向限位柱(7),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柱(6)的前侧,用于对所述横向限位柱(6)进行连接固定限位;夹紧组件(8),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柱(6)的顶端,用于提高所述侧板(4)的固定效果;支护机构(9),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柱(6)的前侧,以便于对所述浇筑模板(1)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肋支护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柱(6)上沿横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条形孔(10),所述竖向限位柱(7)上沿纵向间隔开设有第二条孔(11),且所述螺柱(5)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条形孔(10)和第二条形孔(11)并螺接有压紧柱(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肋支护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8)包括:滑块(81),所述横向限位柱(6)的顶端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滑槽(82),所述滑槽(82)的内腔插接有滑块(81);夹紧板(83),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8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捷,姚红日,梁超,郭建,唐泽龙,王刚,高源,曲红臣,崔健,侯金娜,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