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06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涉及抑尘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传送架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传送架的顶部,传送架上设置有抑尘机构和移动机构,抑尘机构包括呈连续排列的第二连接框和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框的表面滑动连接,该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螺栓使装置整体与输送带相互分离,使装置能够安装在其他的输送带上,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范围,同时能够通过对回流管高度的调整和对封闭式输送通道长度的调整,能够将装置整体的体积缩减,同时能够借助底部的轮子,使工作人员能够推着装置整体进行移动,进而方便了装置进行转移,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广价值。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抑尘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流管式抑尘既是利用煤流和皮带运行产生的诱导气流、冲击气流、皮带带速形成的牵引气流对除尘装置造成负压环境,空气携带着粉尘进入缓冲室降压减速后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在离心力、重力、惯性的联合作用下,煤尘颗粒分离下来,回落到皮带上,分离后的洁净的空气经过回流管送回上一段皮带的头部负压区,进行补偿循环,实现煤炭运输过程的无动力运行,有效的抑制二次扬尘。
[0003]然而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大多为保证封闭输送通道的密封性,大多都是固定在某一传送带上,不可拆卸,不能进行转移,从而当该传送带不运行时,由于抑尘装置无法转移,从而抑尘装置会处于闲置状态,进而降低了抑尘装置的工作范围,降低了抑尘装置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包括传送架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传送架的顶部,传送架上设置有抑尘机构和移动机构;
[0006]抑尘机构包括呈连续排列的第二连接框和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框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框呈凸形,两个第二连接框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遮尘帘。
[0007]优选的,相邻三个所述第二连接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与第二连接框内部相连通的下料管、第一缓冲室和第二缓冲室,下料管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第一缓冲室和第二缓冲室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室和第二缓冲室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缓冲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弯折状的回流管,回流管与第二缓冲室相互连通,回流管远离第二缓冲室的一端与下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回流管远离第二缓冲室的一端与下料管的内部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框的底部,第二连接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栓,螺栓的表面与传送架的内部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内壁焊接有滑板,滑板的表面与第一连接框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第二连接框的内壁与橡胶套
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搭扣配件和搭扣主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能够通过转动螺栓使装置整体与输送带相互分离,使装置能够安装在其他的输送带上,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范围,同时能够通过对回流管高度的调整和对封闭式输送通道长度的调整,能够将装置整体的体积缩减,同时能够借助底部的轮子,使工作人员能够推着装置整体进行移动,进而方便了装置进行转移,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0014](2)、该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滑板能够在支撑杆的内部进行滑动,用以对第二连接框与支撑杆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了第二连接框与支撑杆之间发生偏移歪斜的情况,同时支撑杆的表面套有搭扣主体,第二连接框的内壁能够与搭扣主体的表面相互滑动,搭扣主体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杆与第二连接框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粉尘从支撑杆与第二连接框之间的间隙发生泄漏,从而导致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装置的抑尘效果。
[0015](3)、该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通过搭扣配件和搭扣主体的设置,能够将两个第二连接框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在对装置进行移动时,装置整体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对装置的移动造成影响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一连接框主视图。
[0021]附图标记:1、传送架;2、输送带;3、遮尘帘;4、第一连接框;5、下料管;6、第一缓冲室;7、进料口;8、回流管;9、第二缓冲室;10、连接通道;11、滑板;12、螺栓;13、轮子;14、支撑杆;15、第二连接框;16、搭扣配件;17、搭扣主体;18、通孔;19、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包括传送架1和输送带2,输送带2设置在传送架1的顶部,对煤炭进行输送,传送架1上设置有抑尘机构和移动机构,抑尘机构包括呈连续排列的第二连接框15和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15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框4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框15和第一连接框4共同组成了封闭式输送通道,第二连接框15呈凸形,两个第二连接框15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遮尘帘3,从而通过遮尘帘3的设置,能够对装置整体的进口和出口进行遮挡封闭,避免粉尘的溢
出,同时不会对煤炭的运输造成影响。
[0024]相邻三个第二连接框15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与第二连接框15内部相连通的下料管5、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下料管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为煤炭提供进入的通道,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通道10,连接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的内部相连通,连接通道10的设置,用以将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进行连通,为煤炭运输时产生的气流进行缓冲,第二缓冲室9的内部设置有旋风分离器,从而使煤炭由进料口7下落至第二连接框15后,在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中进行缓冲,煤流和输送带2运行产生的诱导气流、冲击气流、皮带带速形成的牵引气流使封闭式输送通道中产生负压环境,进而空气携带着粉尘进入第二缓冲室9中降压减速后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在离心力、重力、惯性的联合作用下,煤尘颗粒分离下来,回落到输送带2上,分离后的洁净的空气经过回流管8送回上一段输送带2的头部负压区,从而实现补偿循环。
[0025]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杆14,支撑杆14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框15的底部,能够对第二连接框15进行支撑,支撑杆14的下端设置有轮子13,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推着第二连接框15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装置便于移动的目的,第二连接框15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8,通孔1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能够穿过通孔18与传送架1的内部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二连接框15的快速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包括传送架(1)和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设置在传送架(1)的顶部,传送架(1)上设置有抑尘机构和移动机构;抑尘机构包括呈连续排列的第二连接框(15)和第一连接框(4),第二连接框(15)的内壁与第一连接框(4)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框(15)呈凸形,两个第二连接框(15)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遮尘帘(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三个所述第二连接框(15)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均与第二连接框(15)内部相连通的下料管(5)、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下料管(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7),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通道(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室(6)和第二缓冲室(9)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缓冲室(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弯折状的回流管(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回流管式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明马丹苗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孚抑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