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03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该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储存柜,所述储存柜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储存柜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储存柜的内腔分别设置有放置机构和防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与储存柜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一般整体为开放式结构,虽可起到一定性的防潮效果,但由于菌种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如遇到梅雨季节等,导致空气中湿度变大的情况,则会的影响菌种防潮效果的问题。的影响菌种防潮效果的问题。的影响菌种防潮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货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菌种生产前储存时会使用到货架。
[0003]经检索,授权号为:CN21645410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货架支柱、放置架、干燥槽、回形槽、盖板、干燥剂、精密滤网、槽口和固定条,所述放置架固定连接于货架支柱的正面
……
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于槽口的内壁,解决了现有的货架在使用时菌种容易回潮,菌种长时间存放会因为回潮而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其装置整体为开放式结构,虽可起到一定性的防潮效果,但由于菌种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如遇到梅雨季节等,导致空气中湿度变大的情况,则会的影响菌种的防潮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潮效果好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储存柜,所述储存柜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储存柜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储存柜的内腔分别设置有放置机构和防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与储存柜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底部与放置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放置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位于固定框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放置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防潮箱,所述防潮箱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储存柜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潮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扇和排气扇,所述防潮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吸湿块。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子魔术贴片,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母魔术贴片。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观察框,所述观察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在将菌种全部放置在放置盒顶部的过滤网处后,使用者可关闭密封门,使储存柜形成密闭空间,以减少外部空气中的湿气对储存柜内菌种的影响,且在关闭密封门后,为了避免储存柜内湿度过大,导致菌种出现返潮情况,进气扇工作可将储存柜的空气吸入防潮箱内,防潮箱内设置有吸湿块,吸湿块可对储存柜内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吸附,处理后的空气可通过排气扇排出,通过进气扇和排气扇不断工作,可循环对储存柜内的空气进行吸湿处理,以降低储存柜内空气的湿气含量,便于存放储存菌种,且对比现有仅是通过放置的干燥剂进行防尘除湿的方式,本装置可主动对储存柜内的湿气进行处理,处理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一般整体为开放式结构,虽可起到一定性的防潮效果,但由于菌种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如遇到梅雨季节等,导致空气中湿度变大的情况,则会的影响菌种防潮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储存柜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防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储存柜;2、密封门;3、万向轮;4、放置机构;401、放置盒;402、固定框;403、过滤网;404、支撑板;5、防潮机构;501、防潮箱;502、进气扇;503、排气扇;504、固定框;505、吸湿块;6、放置板;7、子魔术贴片;8、母魔术贴片;9、观察框;10、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储存柜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储存柜1,储存柜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门2,储存柜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储存柜1的内腔分别设置有放置机构4和防潮机构5,放置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板6,放置板6的一侧与储存柜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2]密封门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观察框9,观察框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板10。
[0023]需要说明的是:观察框9嵌入固定在密封门2的内腔,通过设置观察框9和透明板10,便于使用者观察储存柜1内菌种的存放情况,通过在储存柜1的底部设置万向轮2,便于
使用者移动本装置,使用者在将菌种存放自储存柜1内部后,关闭密封门2可减少储存柜1内部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菌种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外部空气湿度较大时对储存柜1内菌种的影响。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放置机构4包括放置盒401,放置盒401的底部与放置板6的顶部滑动连接,放置盒4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框402,固定框40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3;
[0025]放置机构4还包括支撑板404,支撑板404的位于固定框402的下方,支撑板404的一侧与放置盒40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本装置储存菌种时,可先打开密封门2,将菌种放置在放置盒401内的过滤网403顶部,在将菌种放置在过滤网403顶部后,菌种中的杂质可透过过滤网403落在放置盒401内,便于使用者处理收集菌种内的杂质,在对放置盒401内的杂质进行进出处理时,只需将放置盒401从储存柜1内取出,然后将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柜(1),所述储存柜(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门(2),所述储存柜(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储存柜(1)的内腔分别设置有放置机构(4)和防潮机构(5),所述放置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的一侧与储存柜(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4)包括放置盒(401),所述放置盒(401)的底部与放置板(6)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放置盒(4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框(402),所述固定框(40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用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4)还包括支撑板(404),所述支撑板(404)的位于固定框(402)的下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龙黄千军汤帅刘超李召义
申请(专利权)人:富源县美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