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87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用于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以制备磁流体的制备机构;所述制备机构包括转动自由度,所述转动自由度驱动具有固定升角及螺旋线间距的螺旋搅拌件螺旋搅拌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不断地升降循环,所述螺旋线间距处设有用于输出震动力的激振组件。一、均匀性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阿基米德蜗杆、激振组件和调质机构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磁流体在热敷贴上的均匀涂覆。这种均匀性改善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热效应的均匀散发,提高了使用体验和治疗效果。二、精确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伺服电缸和倒V形排布的布局,实现了对行程点位置和万向角度的精准控制。精准控制。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敷贴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以及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用远红外热敷贴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辅助产品,这一类产品可以持续发热,通过热疗以及药疗共同作用人体。其反应原理为利用发热材料在皮肤微刺激的作用下发生发热反应从而产生热量。热敷贴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消除疼痛,治疗疾病。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1198331.5(公开日:2021年11月12日,无优先权日)公开的医用远红外热敷贴所示,医用远红外热敷贴的核心材料在于磁流体,磁流体是由微小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和界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胶状液体。这些微小磁性固体颗粒通常具有纳米级别的直径,其尺寸通常在10纳米以下,其中:
[0004](1)基载液或媒体是磁流体的主要成分,它是用来悬浮和稳定磁性固体颗粒的液体载体。基载液可以是水、矿物油或有机溶剂等,具体选择取决于应用的需要。
[0005](2)界面活性剂在磁流体中起到稳定和分散磁性固体颗粒的作用。它们有助于防止磁性固体颗粒的聚集和沉淀,确保磁流体保持胶状液体状态,并具有流动性。
[0006]在现有技术中,医用远红外热敷贴的磁流体应当均匀涂覆于热敷贴上,这是为了确保磁流体在使用时能够均匀散发热量。当磁流体均匀涂覆在热敷贴的表面时,它能够与人体皮肤接触更紧密,使热量更有效地传递给皮肤。这样可以提高热敷贴的效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舒缓疲劳。
[0007]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磁流体中的孔的稀疏度有较高的工艺需求,是为了确保磁流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磁流体中的孔是指在磁性固体颗粒和基载液之间的空隙或孔隙。如果磁流体中的孔过于稠密,可能导致磁性固体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或沉淀,从而影响磁流体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因此通过控制磁流体中孔的稀疏度,可以确保磁流体保持胶状液体状态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在使用时能够均匀散发热量。这需要在除了在制备磁流体的过程中注意选择合适的基载液和界面活性剂,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适当的机械制备控制。
[0008]但是,经过专利技术人长期工作与研究发现,传统技术中的制备装置或制备的方式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0009]一、不均匀性:传统的制备技术在制备医用远红外热敷贴时,很难实现磁流体的均匀分布。这可能导致热敷贴的某些部分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疗效和使用体验。
[0010]二、控制难度:传统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缺乏准确的控制手段,往往依赖人工操作或简单的机械设备。这样的制备方法难以实现精确的参数控制和调节,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0011]三、效率低下:传统技术在制备过程中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工
操作。这不仅增加了制备成本,还限制了生产能力和效率。
[0012]四、无法实时监测和调节:传统技术通常缺乏实时监测和调节的手段。在制备过程中无法准确监测磁流体的分布情况,也无法及时调整制备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均匀性和品质。
[0013]为此,提出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均匀性差、控制难度大、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实时监测和调节等技术缺点。在传统方法中,磁流体很难实现均匀分布,导致热敷贴的温度不均匀。制备过程缺乏精确的参数控制和调节,依赖人工操作或简单机械设备,限制了产品质量稳定性。此外,传统技术耗时长、人力成本高,并无法实时监测和调节制备过程中的磁流体分布情况,并对此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6]第一方面
[0017]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包括用于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以制备磁流体的制备机构;所述制备机构包括转动自由度,所述转动自由度驱动具有固定升角及螺旋线间距的螺旋搅拌件螺旋搅拌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不断地升降循环,所述螺旋线间距处设有用于输出震动力的激振组件;
[0018]所述制备机构的下部连通导向于调质机构,所述调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同轴向环形阵列式排布的线性自由度,所述线性自由度作用并连接于用于承接热敷贴作循环角度调节;
[0019]还包括用于通过检测热敷贴的光谱并调控磁流体的分布情况的检测件。
[002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采用了一种特定的结构设计。制备机构包括一个具有转动自由度的装置,其中螺旋搅拌件被驱动以固定的升角和螺旋线间距进行旋转搅拌。该装置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和界面活性剂,并通过持续的升降循环使其均匀混合。制备机构的螺旋线间距处设有激振组件,用于提供震动力。调质机构位于制备机构下方,并与其连通。调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沿同轴向环形阵列式排布的线性自由度,用于承接热敷贴并实现循环角度调节。还包括一个检测件,用于通过检测热敷贴的光谱并调控磁流体的分布情况。
[0021]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所述制备机构、所述调质机构、六轴机械臂和流水线体。
[002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布置有制备机构、调质机构、六轴机械臂和流水线体。工作台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站,与现有的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生产线集成在一起。它用于在医用远红外热敷贴的制备过程中执行磁流体的制备操作。流水线体连接前后生产线的输入和输出口,预先运输远红外热敷贴。六轴机械臂用于将远红外热敷贴夹紧并转运到调质机构上。制备机构将制备好的磁流体导出到调质机构上,并按照前文所述的流程进行制备。制备完成后,六轴机械臂将远红外热敷贴夹紧并转运回流水线体,将其运输到下一个工序段。
[0023]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件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002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件被实现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该光谱仪被集成到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中,用于检测热敷贴的光谱信号。确保磁流体在热敷贴上均匀涂覆,并且通过控制磁流体中孔的稀疏度,保持磁流体的胶状液体状态和良好的流动性,以实现热敷贴在使用时的均匀散热效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使用使得装置具备了精确调控磁流体分布的能力,提高了热敷贴的质量和效果。
[0025]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筒体及套设于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之间留有空腔,所述激振组件设于所述空腔中;还包括用于输出所述转动自由度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搅拌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体的内部连通于电磁阀的输入口,所述电磁阀的输出口朝向于所述调质机构。
[0026]使用时,开启盖体,将内筒体打开,随后倒入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制备完成后,由电磁阀导出上述磁流体。
[0027]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远红外热敷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的制备机构(2);所述制备机构(2)包括转动自由度,所述转动自由度驱动具有固定升角及螺旋线间距的螺旋搅拌件(205)螺旋搅拌容置基载液、磁性固体颗粒及界面活性剂,所述螺旋线间距处设有用于输出震动力的激振组件;所述制备机构(2)连通导向于调质机构(3),所述调质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沿同轴向环形阵列式排布的线性自由度,所述线性自由度作用并连接于用于承接热敷贴作循环角度调节;还包括用于通过检测热敷贴的光谱并调控磁流体的分布情况的检测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所述制备机构(2)、所述调质机构(3)、六轴机械臂(5)和流水线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4)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机构(2)包括:外筒体(201)及套设于所述外筒体(201)内的内筒体(202),所述外筒体(201)和所述内筒体(202)之间留有空腔,所述激振组件设于所述空腔中;还包括用于输出所述转动自由度的伺服电机(204),所述伺服电机(204)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搅拌件(205)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体(202)的内部连通于电磁阀(203)的输入口,所述电磁阀(203)的输出口朝向于所述调质机构(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件(205)为阿基米德蜗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包括转动平台(206),所述转动平台(206)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转动平台(206)的空心转动圈转动配合于所述内筒体(202)的内壁,所述空心转动圈插入所述阿基米德蜗杆的任意两个旋转面之间的所述间距中;所述空心转动圈的表面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安装有用于输出震动力的振动马达(208)。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机构(2)包括下架体(301)、位于所述下架体(301)上的上架体(302);所述下架体(301)和所述上架体(302)以其中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涛杨小航黄亚琪凌晓黎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顺风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