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84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分散粒剂由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活性代谢产物、填料和助剂组成;所述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和粘结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含有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活性代谢组分,可以通过寄生、竞争、拮抗、产细胞壁水解酶等多重作用方式防治植物病害,并且安全性高,性能稳定。性能稳定。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制剂、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生产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具有无毒、无残留、对环境友好、防病持效期长等优点,在病害防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又名粉红粘帚霉,是一类高效生防真菌。该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同时可寄生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线虫,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可通过寄生、竞争、产生抗生素及毒素、分泌降解酶类,以及诱导植物抗性等多种机制防控作物病害,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在病害防控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目前,粉红螺旋聚孢霉的研发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已有2个生物农药产品登记。粉红螺旋聚孢霉菌剂多为粉剂和可湿性粉剂,仍存在制剂与防效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0004]水分散粒剂又称干悬浮剂,主要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粘结剂、崩解剂以及填料加工造粒而成。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加水后可以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分散性好,流动性强,防病效果稳定;同时,可有效解决粉剂与可湿性粉剂的粉尘污染问题,并且不使用有机溶剂,安全性更高,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环保剂型。对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的研发将促进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以提高粉红螺旋聚孢霉菌剂的稳定性和施用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的应用。
[0008]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由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活性代谢产物、填料和助剂组成;所述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和粘结剂。
[0009]粉红螺旋聚孢霉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抗生素和毒素类代谢产物,如胶枝菌素、胶霉毒素、多肽类化合物、哌珀霉素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孢子和菌核萌发,并且还能够抑杀植物线虫。同时,粉红螺旋聚孢霉还可以分泌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细胞壁水解酶,降解病原菌细胞壁,抑制病菌生长和扩展,防控植物病害。此外,粉红螺旋聚孢霉还可以产生植物生长素类的物质,可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0010]其中,所述水分散粒剂中的菌含量为(1~6)
×
108CFU/g。
[0011]其中,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活性代谢产物占所述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5%,填料占65~85%。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蔗糖脂肪酸酯、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6%;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三聚磷酸钠、吐温80、木质素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3~10%;崩解剂为尿素、羧甲基淀粉钠、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3~10%;粘结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6%。
[0013]优选地,填料占水分散粒剂质量的72~80%。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占水分散粒剂总质量的质量比例为2~4%;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占质量比例为5~7%;崩解剂为硫酸钠,所占质量比例为6~8%;粘结剂为可溶性淀粉,所占质量比例为3~5%。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所述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孢子悬液制备:将粉红螺旋聚孢霉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5~28℃下培养6~8天,加入无菌水洗脱孢子,制备成孢子悬液;
[0017]2)种子培养:三角瓶中加入种子培养基,高温湿热灭菌,待冷却至室温时,将孢子悬液接种于三角瓶中,25~28℃振荡培养48~72h作为种子液;
[0018]3)液体发酵培养:配制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种子液,25~28℃培养48~96h得到发酵液。
[0019]4)将填料与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充分混合,加入发酵液,搅拌、造粒、干燥,得到水分散粒剂。
[0020]其中,所述步骤3)中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40g、酵母浸粉5~10g、豆饼粉5~15g、MgSO4·
7H2O 0.2~1g、KH2PO40.5~2g,加水至1000mL,用盐酸调pH到5.5~6.5,灭菌后即为发酵培养基。
[0021]其中,所述步骤3)中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接种量0.5~5%(V/V),转速150~250r/min,温度25~28℃,培养时间48~96h。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步骤4)中,将填料与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充分混合为固体物料,加入发酵液,发酵液与所述固体物料的质量比例为1:1~2.3。
[0023]一般地,真菌发酵液干燥后的固形物质量为发酵液质量的3~5%。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在防治作物灰霉病、菌核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质量份,可以是克、公斤、斤、吨,或为了操作方便自己定义的质量单位。在同一个配方中,“份”表示的单位质量相同。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或按本领域已知的手段制成液体或固体的培养基。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含有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活性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寄生、竞争、拮抗、产细胞壁水解酶等多重作用方式防治植物病害。并且,与常规粉剂、颗粒剂相比,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菌含量高,安全性高,性能稳定。
[0028]利用本方法制备的水分散粒剂,填料和助剂与粉红螺旋聚孢霉生物相容性好,所
用助剂提高了菌体悬浮率,易于有效成分释放,并且颗粒具有较强的硬度,有利于粉红螺旋聚孢霉更好地发挥防病作用。
[0029]温室测定了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喷施500倍稀释液后,黄瓜叶片上病斑明显减少,对灰霉病防效达到44.4%;喷施200倍稀释液后,黄瓜叶片上基本未见病斑,防效达到81.1%。
附图说明
[0030]图1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研发中所用的造粒设备。
[0031]图2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的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3]如无特别说明,说明书中使用的试验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由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活性代谢产物、填料和助剂组成;所述填料为硅藻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和粘结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水分散粒剂中的菌含量为(1~6)
×
108CFU/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粉红螺旋聚孢霉孢子和活性代谢产物占所述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5%,填料占65~85%;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蔗糖脂肪酸酯、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6%;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三聚磷酸钠、吐温80、木质素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3~10%;崩解剂为尿素、羧甲基淀粉钠、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3~10%;粘结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水分散粒剂质量的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填料占水分散粒剂质量的72~8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红螺旋聚孢霉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占水分散粒剂的质量比例为2~4%;分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占质量比例为5~7%;崩解剂为硫酸钠,所占质量比例为6~8%;粘结剂为可溶性淀粉,所占质量比例为3~5%。6.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漫红吴海霞吕斌娜黄英秋李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