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827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及其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包括:收集多组铸态球墨铸铁的原始数据;将元素特征作为输入,将力学性能作为输出,对输入的元素特征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处理;将特征降维处理后得到的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从成分到力学性能的回归拟合模型;对回归拟合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满足力学性能目标的球墨铸铁成分;根据球墨铸铁成分制备球墨铸铁试样,验证球墨铸铁试样的性能是否符合目标性能要求,若不符合目标性能要求,则重新进行整个机器学习流程,直至得到符合目标性能要求的球墨铸铁试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球墨铸铁成分设计效率,避免传统试错法研发新型球墨铸铁的盲目性。法研发新型球墨铸铁的盲目性。法研发新型球墨铸铁的盲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球墨铸铁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展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2021年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3.5MW,其中新增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3.1MW,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5.6MW。风电球墨铸铁零部件的重量和壁厚也在不断增加,重量从5~25t增加到25t以上、壁厚从60~200mm增加到200mm以上。为了满足大型风电机组轻量化设计的要求,需要大幅度提高球墨铸铁材料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同时风电机组越来越多地被安装在高纬度、高寒等极端环境区域,对球墨铸铁部件的低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标准GB/T 1348

2019中推荐的风电结构件的材料是QT350

22L和QT400

18L球墨铸铁,其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韧性接近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多组铸态球墨铸铁的原始数据,每组原始数据包括铸态球墨铸铁的成分及对应的力学性能数据;将成分包含的元素特征作为输入,将力学性能作为输出,对输入的元素特征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处理;将特征降维处理后得到的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所述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构建从成分到力学性能的回归拟合模型;对所述回归拟合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满足力学性能目标的球墨铸铁成分;根据球墨铸铁成分制备球墨铸铁试样,验证球墨铸铁试样的性能是否符合目标性能要求;若不符合目标性能要求,则将球墨铸铁成分和实验测得的力学性能数据加入到原始数据中,重新进行整个机器学习流程,直至得到符合目标性能要求的球墨铸铁试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原始数据包括铸态球墨铸铁的成分及对应的力学性能数据,其中:所述成分为组成球墨铸铁的元素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比,所述元素包括C、Si、Mn、Cr、Ce、Cu、Sn、Ni、Mo、Al、Bi、V、Sb、Ti、Mg、S、P和RE;所述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Rm和伸长率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输入的元素特征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处理,包括:首先采用XGBoost模型评估特征重要度,根据评估结果初步选定影响抗拉强度和塑性的主要元素特征;然后采用后向序列特征选择方法进一步筛选模型特征,得到作为输入的元素特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元素特征包括Si、Cu、C、Mn、P、Mg、Mo、Ni、S、RE、V和Bi;所述作为输入的元素特征包括C、Si、Mn、Cu、Ni、Mo、Mg、S、P和RE。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低温高强高韧球墨铸铁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训练集和所述测试集,构建从成分到力学性能的回归拟合模型,包括:采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多个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预测模型;采用均方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疏达夏睿聪汪东红杨超龚潜海唐军雷强孙存忠陈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力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