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69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楼板传料口封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平台、升降平台、折叠立柱、封堵板和控制装置,其相互连接而成的可折叠的一体式结构,除了可进行折叠便于进行移动转运外,其一体式的结构也不会出现丢失零部件导致损耗的问题,同时,在进行封堵时,展开折叠立柱和封堵板后通过升降平台升降即可对传料口进行封闭,不需要在另外搭设、拆卸支撑结构,使用简单,工序少,工作效率高,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封堵板与楼板之间的压力,控制器根据压力大小调整液压杆的伸出长度,使封堵板能紧密抵触楼板,避免发生漏浆,同时设置的胶条能进一步防止出现漏浆的问题。止出现漏浆的问题。止出现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板传料口封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铝模板及配套设施能及时转运至下一层使用,会在建筑物的楼板上开设一个传料口,用来作为进行转运用的通道,在传料口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封堵,目前对传料口进行封堵的方式为:使用一块可封闭传料口的封堵板堵住传料口,并在封堵板下方搭设钢管支架作为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然后在传料口内部浇筑混凝土对传料口进行完全封闭,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支撑结构和封堵板拆除,转运到下一需要封堵的传料口处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在上述封堵过程中,需要重复搭设和拆卸支撑结构,不仅会造成工序多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在拆装、转运支撑结构的过程中还易出现零部件丢失导致出现损耗的问题,并且在浇筑混凝土封堵过程中还易出现漏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包括:
[0006]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车体以及与所述车体右侧铰接的拉杆,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车轮;
[0007]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部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连接有平板;
[0008]折叠立柱,所述折叠立柱的底部通过合页b铰接在所述平板的顶部,两根并排设置的所述折叠立柱为一组,左折叠立柱组和右折叠立柱组分别分布在所述平板顶部的左右两侧;
[0009]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部左侧与所述左折叠立柱组通过合页c铰接,所述封堵板的底部右侧搭接在所述右折叠立柱组的顶部,所述板体的顶部设置有胶条;
[0010]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车体右侧,在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在控制盒的正面一侧嵌设有显示屏,在另一侧设置有指示灯和按键,还包括设置在胶条底部的压力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左折叠立柱组中两根所述折叠立柱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右折叠立柱组中两根所述折叠立柱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左折叠立柱组和所述右折叠立柱折叠后相互不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立柱包括立柱a和立柱b,所述立柱a和所述立柱b通过合页a铰
接,在所述折叠立柱上远离所述合页a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立柱a和所述立柱b位置的弹簧插销。
[0013]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胶条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胶条的宽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底部靠近所述左折叠立柱组的一侧设置有横档片,所述横档片与所述右折叠立柱组接触。
[0016]进一步的,在仅展开所述折叠立柱时,封堵装置的高度低于建筑物内部单层的层高。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按键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液压杆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0018]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移动封堵装置到带封堵的传料口下方后,在封堵板朝向传料口的一侧涂刷上脱模剂;
[0020]步骤2,展开左折叠立柱组后使用弹簧插销进行固定,翻转封堵板使其正对于传料口后,展开右折叠立柱组,使封堵板搭接在其顶部后使用弹簧插销进行固定;
[0021]步骤3,进一步调整封堵装置的位置,使封堵板正对传料口;
[0022]步骤4,通过操作按键来使控制器调整液压杆的长度,使封堵板与楼板顶壁抵触后将传料口封闭;
[0023]步骤5,在封堵传料口过程中,胶条与楼板顶壁贴合变形增强密封性,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封堵板与楼板之间的压力达到阈值后,控制器控制液压杆停止伸长;
[0024]步骤6,在传料口内部浇筑混凝土后,通过按键设置倒计时,控制器控制指示灯发出红光,在达到设定的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指示灯发出绿光,并控制液压杆完全缩回,将封堵板与楼板分离;
[0025]步骤7,封堵完成后,松开弹簧插销,将左折叠立柱组、右折叠立柱组和封堵板分别折叠,进行下一传料口的封堵。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封堵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在进行封堵时,展开折叠立柱和封堵板后通过升降平台升降即可对传料口进行封闭,不需要在另外搭设、拆卸支撑结构,使用简单,工序少,工作效率高,在折叠后不仅体积小便于转运,由于其为一体式结构,也不会出现因丢失零部件而产生损耗的问题。
[0028]2、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封堵板与楼板之间的压力,控制器根据压力大小调整液压杆的伸出长度,使封堵板能紧密抵触楼板,避免发生漏浆,同时设置的胶条能进一步防止出现漏浆的问题。
[0029]3、可根据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设置倒计时,在设置的时间到了以后,自动与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并采用灯光进行指示,可更加直观的显示封堵装置的工作过程,便于使用。
[003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的立体图;
[003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完全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封堵板的立体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封堵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的通信框图;
[0039]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1、移动平台;11、车体;12、车轮;13、拉杆;2、升降平台;21、液压杆;22、平板;3、折叠立柱;31、立柱a;32、立柱b;33、弹簧插销;34、合页a;4、左折叠立柱组;5、右折叠立柱组;6、合页b;7、合页c;8、封堵板;81、板体;82、横档片;83、凹槽;84、胶条;9、控制装置;91、压力传感器;92、支架;93、控制盒;94、控制器;95、显示屏;96、按键;97、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2]参照附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所述移动平台(1)包括车体(11)以及与所述车体(11)右侧铰接的拉杆(13),在所述车体(11)的底部设置有车轮(12);升降平台(2),所述升降平台(2)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1)的内部的液压杆(21),所述液压杆(21)的输出轴连接有平板(22);折叠立柱(3),所述折叠立柱(3)的底部通过合页b(6)铰接在所述平板(22)的顶部,两根并排设置的所述折叠立柱(3)为一组,左折叠立柱组(4)和右折叠立柱组(5)分别分布在所述平板(22)顶部的左右两侧;封堵板(8),所述封堵板(8)包括板体(81),所述板体(81)的底部左侧与所述左折叠立柱组(4)通过合页c(7)铰接,所述封堵板(8)的底部右侧搭接在所述右折叠立柱组(5)的顶部,所述板体(81)的顶部设置有胶条(84);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9)包括控制盒(93),所述控制盒(93)通过支架(92)安装在所述车体(11)右侧,在所述控制盒(93)内部设置有控制器(94),在控制盒(93)的正面一侧嵌设有显示屏(95),在另一侧设置有指示灯(97)和按键(96),还包括设置在胶条(84)底部的压力传感器(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叠立柱组(4)中两根所述折叠立柱(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右折叠立柱组(5)中两根所述折叠立柱(3)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左折叠立柱组(4)和所述右折叠立柱(3)折叠后相互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立柱(3)包括立柱a(31)和立柱b(32),所述立柱a(31)和所述立柱b(32)通过合页a(34)铰接,在所述折叠立柱(3)上远离所述合页a(3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立柱a(31)和所述立柱b(32)位置的弹簧插销(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化模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1)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凹槽(83),所述压力传感器(91)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83)的底壁上,所述胶条(84)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91)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晨星徐小洋刘炀瞿火祥丁文玲郑义张颖鲍立国马万军马歆雅吴培培孙立国张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