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67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保持流延机行进速度保持0.1~3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备技术,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其他碱性、磷酸等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称:SOFC)通常运行在600

1000℃的中高温区间,燃料适应性更广,除可直接使用H2外,还可使用工业废氢及各种碳基燃料,具有发电效率高(50

60%)、污染小等特点;另外SOFC也能以电解模式逆向运行,即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简称:SOEC)模式运行,使用电能和热能将H2O或CO2转化为H2或合成气,具有很高的电解效率。
[0003]SOEC和SOFC统称为固体氧化物电池技术(简称:SOC),当以SOEC和SOFC模式循环运行时,能够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根据支撑体的不同,SOC可以分为电解质支撑型、电极支撑型和金属基支撑型三种,其中电极支撑型电池能够基于薄膜化制造技术以实现薄膜电解质,而被广泛运用与重点研究;
[0004]电极支撑型电池分为燃料极支撑型电池和空气极支撑型电池。与燃料极支撑型电池相比,空气极支撑型不需要面对复杂的燃料成分变化问题,稳定性更好,可根据不同燃料制备相应的最佳燃料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但空气极支撑型容易出现材料之间的热匹配性、化学相容性问题,即传统燃料电池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流延、叠层、热压、烧结,最后再进行丝印燃料极,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燃料极层与电解质层界面结合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分层的现象而影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使燃料极层和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和空气极功能层结合更加紧密,解决传统制作方法流延、叠层、热压、烧结最后丝印燃料极时,燃料极层与电解质层界面结合差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保持流延机行进速度保持0.1~3cm
·
s
‑1;
[0008]先流延制备得到燃料极层,再在燃料极层流延电解质层,然后在电解质层上流延空气极功能层,相应功能层之间流延机的刮刀高度依次增加10~100μm,
[0009]S2,再将空气极支撑层流延至步骤S1中的空气极功能层,流延机的刮刀高度增加300~1000μm;
[0010]S3,然后将流延后的各个功能层在60~80℃温度、2~5MPa压力下保压5~10min进行叠层热压,得到完整的全电池素坯;
[0011]S4,最后将完整的全电池素坯放入高温炉中,以0.25~3℃/min的升温速率,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时间为3~5小时,得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0012]电解质层选自:萤石型Y
x
Zr1‑
x
O2‑
α
、Sc
x
Zr1‑
x
O2‑
α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0.03≤x≤
0.2;或者Sm
y
Ce1‑
y
O2‑
α
、Gd
y
Ce1‑
y
O2‑
α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0.1≤y≤0.3;
[0013]空气极选自: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Sr)MnO3‑
δ
、(La,Sr)FeO3‑
δ
、(La,Sr)CoO3‑
δ
中一种或者多种、再与电解质的混合物构成复合阴极;
[0014]燃料极层选自:NiO、CuO、(La,Y)
z
Sr1‑
z
TiO3‑
β
、(La,Sr)(Cr,Mn)O3‑
β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再与电解质的混合物,其中,0≤z≤0.6;
[0015]α、β、δ代表氧空位数量,范围为0<α<2、0<β<3、0<δ<3。
[0016]进一步的,所述燃料极层由NiO和SSZ组成,其质量比为5:1~5,燃料极层厚度为10~100μm;
[0017]所述电解质层由SSZ组成,其厚度为5~30μm;
[0018]所述空气极功能层由LSM98和SSZ组成,质量比为5:1~5,其厚度为10~100μm;
[0019]所述空气极支撑层由LSM95和3YSZ组成,质量比为5:2~5,其厚度为300~1000μm;
[0020]LSM95分子式为(La
0.8
Sr
0.2
)
0.95
MnO3‑
δ
;3YSZ为3%Y2O3稳定的ZrO2,分子式为Y
0.058
Zr
0.942
O
1.971
;LSM98分子式为(La
0.8
Sr
0.2
)
0.98
MnO3‑
δ
;SSZ为Sc稳定ZrO2,分子式为(Sc2O3)
0.1
(CeO2)
0.01
(ZrO2)
0.89
,Sc
0.18
Zr
0.82
O
1.91

[0021]进一步的,燃料极层流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22]将5~10g的分散剂DM

55溶解在50~150g乙酸丁酯溶剂中,加入100~300g的NiO和SSZ粉末,其中NiO和SSZ的质量比为5:1~5,加入NiO和SSZ粉体总质量0%~10%的PMMA作为造孔剂,先球磨12~24小时,再依次添加10~50g的塑化剂B50以及10~50g粘结剂B72,继续球磨12~24小时,取出浆料、真空脱泡、去除里面的空气,流延制备得到燃料极层。
[0023]进一步的,电解质层流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24]将5~10g的分散剂DM

55溶解在50~150g乙酸丁酯溶剂中,加入100~300g的SSZ粉末,先球磨12~24小时,再依次添加10~50g的塑化剂B50以及10~50g的粘结剂B72,继续球磨12~24小时,取出浆料、真空脱泡、去除里面的空气,再在燃料极层上流延电解质层。
[0025]进一步的,步骤S1中,空气极功能层流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26]将5~10g的分散剂DM

55溶解在50~150g的乙酸丁酯溶剂中,加入100~300g的LSM98和SSZ粉末,其中LSM和SSZ的质量比为5:1~5,加入LSM98和SSZ粉体总质量10%~30%的PAMMA作为造孔剂,先球磨12~24小时,再依次添加10~50g的塑化剂B50以及10~50g的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保持流延机行进速度保持0.1~3cm
·
s
‑1;先流延制备得到燃料极层,再在燃料极层流延电解质层,然后在电解质层上流延空气极功能层,相应功能层之间流延机的刮刀高度依次增加10~100μm,S2,再将空气极支撑层流延至步骤S1中的空气极功能层,流延机的刮刀高度增加300~1000μm;S3,然后将流延后的各个功能层在60~80℃温度、2~5MPa压力下保压5~10min进行叠层热压,得到完整的全电池素坯;S4,最后将完整的全电池素坯放入高温炉中,以0.25~3℃/min的升温速率,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时间为3~5小时,得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层选自:萤石型Y
x
Zr1‑
x
O2‑
α
、Sc
x
Zr1‑
x
O2‑
α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0.03≤x≤0.2;或者Sm
y
Ce1‑
y
O2‑
α
、Gd
y
Ce1‑
y
O2‑
α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0.1≤y≤0.3;空气极选自: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Sr)MnO3‑
δ
、(La,Sr)FeO3‑
δ
、(La,Sr)CoO3‑
δ
中一种或者多种、再与电解质的混合物构成复合阴极;燃料极层选自:NiO、CuO、(La,Y)
z
Sr1‑
z
TiO3‑
β
、(La,Sr)(Cr,Mn)O3‑
β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再与电解质的混合物,其中,0≤z≤0.6;α、β、δ代表氧空位数量,范围为0<α<2、0<β<3、0<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极层由NiO和SSZ组成,其质量比为5:1~5,燃料极层厚度为10~100μm;所述电解质层由SSZ组成,其厚度为5~30μm;所述空气极功能层由LSM98和SSZ组成,质量比为5:1~5,其厚度为10~100μm;所述空气极支撑层由LSM95和3YSZ组成,质量比为5:2~5,其厚度为300~1000μm;LSM95分子式为(La
0.8
Sr
0.2
)
0.95
MnO3‑
δ
;3YSZ为3%Y2O3稳定的ZrO2,分子式为Y
0.058
Zr
0.942
O
1.971
;LSM98分子式为(La
0.8
Sr
0.2
)
0.9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荣王健成黄祖志张广君郑国柱陈婷耿玉翠徐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