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5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组件以及导光板,灯板组件设于背板的底壁,导光板设于灯板组件背离底壁的一侧;灯板组件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模组还包括白光光源、蓝光芯片以及驱动组件;白光光源设于第一表面;蓝光芯片设于第二表面;导光板上设有量子点,量子点与蓝光芯片对应设置;驱动组件与灯板组件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灯板组件翻转;其中,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组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第一表面朝向导光板,且白光光源被点亮;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组件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表面朝向导光板,且蓝光芯片被点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实现在高色域出光模式与低色域出光模式之间切换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设备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市场上对面板色域、厚度追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可实现高色域,但是由于需要设置量子点膜,量子点膜中需要设置多层匀光膜,因此会导致整个背光模组厚度较厚、价格较贵等,并且传统的显示设备不具有高低色域可切换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能够实现显示设备在高色域与低色域之间相互切换的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板组件以及导光板,灯板组件设于背板的底壁,导光板设于灯板组件背离底壁的一侧;灯板组件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模组还包括白光光源、蓝光芯片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白光光源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蓝光芯片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导光板上设有量子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的底壁的灯板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灯板组件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具有相互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白光光源,所述白光光源设于所述第一表面;蓝光芯片,所述蓝光芯片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导光板上设有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与所述蓝光芯片对应设置;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灯板组件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灯板组件翻转;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灯板组件转动至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且所述白光光源被点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灯板组件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且所述蓝光芯片被点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基板传动连接;和灯板本体,所述灯板本体固定设于所述底壁,所述灯板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基板、所述白光光源以及所述蓝光芯片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容置腔具有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的出光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焊点,所述白光光源连接于所述第一焊点;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焊点,所述蓝光芯片连接于所述第二焊点;所述灯板本体的容置腔的腔壁设有第三焊点;所述基板转动至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第三焊点接触;所述基板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焊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苗叶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