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0053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逻辑地址间的所述数据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设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固态硬盘数据在不同逻辑地址间的快速移动,降低I/O资源占用、加快命令执行速度,且能够有效降低固态硬盘的读/写损耗,延长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及设备。 冃眾伎不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移动时,由于磁盘分区的存在,可划分为跨分区移动与 分区内移动跨分区移动,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分区移动至另一个分区;对于底层来说, 是将数据从一个逻辑地址(Logical Block Address, LBA)移动至另一个逻辑地 址,或是将数据从一组逻辑地址移动至另一组逻辑地址。分区内移动,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数据依然存放在原有的逻辑地址,仅通过修改上层的文件分配表、或类似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或文件的移动,例如文件在不同目录间的剪切操作;另一种是数据移动至不同的逻辑地址,例如, WINDOWS提供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它会强制将数据在不同的逻辑地址间移动。由于传统硬盘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存在基本不变的唯一对应关系,因此, 数据在逻辑地址间的移动,对应的底层实现是数据在物理地址间的移动。数据在物理地址间移动时,首先需要将数据从源地址读取,保存在硬盘的 缓存或系统内存中;然后进行数据写操作,将数据写至目的地址,从而完成数 据的移动。目前对于固态硬态中不同逻辑地址间数据的移动,也是采用与上述传统硬 盘中数据在逻辑地址间移动相类似的方法。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数据在不同逻辑地址间移动时,存在数据读出与写入过程,占用较多的I/O(I叩ut/Output,输入/输出)资源;命令执行完成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尤其是 在移动的数据较大的情况下;且针对某些存在寿命限制的存储设备,例如 FLASH存储设备(闪存),会增加其损耗,影响使用寿命。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及设备,用以实 现固态硬盘数据在不同逻辑地址间的快速移动,降低I/0资源占用、提高命令 执行速度、降低固态硬盘读/写损耗,延长固态硬盘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 包括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逻辑地址间所述数据的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数据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 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修改模块,用于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在逻辑地址间的所述数 据的移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固态硬盘中数据逻辑地址间的移动 时,先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 址的动态映射关系;再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逻辑地址间的所述数 据的移动,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读出和写入过程实现数据在不同逻辑地址间移动 的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修改动态映射关系,实现固态硬盘中数据 在逻辑地址间的快速移动,减少数据读出和写入操作,具有占用I/0资源小、 命令执行快速的优点,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固态硬盘的读/写损耗,延长固态硬盘5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査映射关系表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修改映射关系表中动态映射关系的示意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中的固态硬盘数据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 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 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对于传统硬盘,逻辑地址与唯一确定的物理地址相对应, 正常情况下不随时间或数据读写而变化;但是,对于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不 同的是,由于坏块管理和损耗均衡的要求,其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 址的映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修改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 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进而实现固态硬盘 中数据在逻辑地址间的快速移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可以包括步骤101、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步骤102、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在逻辑地址间的所述数据的 移动。图1所示流程无需进行数据读出和写入操作,即可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 关系实现固态硬盘中数据在逻辑地址间的快速移动,实施时数据在固态硬盘上 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物理移动,相对于不变的数据物理地址而言,数据在不同的 逻辑地址间实现了移动,具有占用i/o资源小、命令执行快速的优点,且能够 有效降低固态硬盘的读/写损耗,延长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对图1所示流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可以 存储于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表中,通过査 表可以获取该动态映射关系;或者,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数据的物理地址的 动态映射关系也可以是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址的转换 函数,即通过该转换函数可以将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址 进行映射;在获取动态映射关系时,前述查表和转换函数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使用。当然,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址进行映 射时,还可以有其它方式,只要能实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 理地址一一对应、且二者的映射关系可以被修改即可,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以通过査表获取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所存储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 态映射关系为例,说明步骤101的具体实施。如图2所示,假设存储数据的固态硬盘具有N+1个物理地址;用于该固态 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数据的物理地址间动态映射关系的映射关系表具有N+l项 元素项,元素项包括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元素项的值为与固态硬盘的逻辑地 址相映射的数据的物理地址。査找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 态映射关系时,首先根据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X,査找到映射关系表中的元素项X;进而査找元素项X对应的元素项的值,从图2中可以看到,元素项X 对应的元素项的值为0,则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X对应的数据的物理地址为0。 实施中,修改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时, 可以修改与固态硬盘逻辑地址相映射的数据的物理地址;当然,也可以修改与 数据的物理地址相映射的固态硬盘逻辑地址,只要能够使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 与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发生改变、实现数据在不同逻辑地址间的移 动即可。下面以修改映射关系表中动态映射关系为例,说明步骤102的具体实施。通过更改映射关系表中元素项的值,可以将某一逻辑地址映射至固态硬盘 的任意一个物理地址。本例中通过交换映射关系表中元素项的值,实现固态硬 盘逻辑地址与数据物理地址动态映射关系的变更。也就是说,底层的固态硬盘, 交换映射关系表中两个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态硬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逻辑地址与存储于所述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物理地址的动态映射关系; 通过修改所述动态映射关系,进行逻辑地址间的所述数据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立张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