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51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添加处理剂包括有机锌溶液及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所述有机锌溶液为聚酰胺和二硫化碳混合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后,加入水溶性锌盐溶液及双氧水溶液在醇类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反应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添加处理剂,能一次性解决三个功能需求,并且成本只在单一功能基础上增加20%;并通过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配合,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效果依旧能达到抗菌率>99%,对于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抗病毒活性值>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功能助剂,具体涉及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人造板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工程建筑、包装材料、车辆和船舶的内部装饰等。由于生产人造板的原料通常为木材、刨花、纤维、秸杆等生物质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下,特别是在南方湿热的地方,普通纤维板置于潮湿环境中会受潮变形,使用更易发霉并滋生细菌,不仅降低其使用年限和使用效果,而且会由于霉菌孢子的扩散使人致病。使用抗菌剂、防霉剂可有效杀死细菌、霉菌,抑制人们生活空间的细菌、霉菌浓度,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0003]目前人造板多为通过加入具有单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功能或双功能的添加剂实现人造板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效果,其效果单一,很难达到三合一的效果,且对板材的胶合强度影响较大,存在着二次污染。如果需要实现多功能效果,需要花时间找寻合适的功能助剂相互配合,增加时间成本并且降低研制成功的概率,使用的时候需要分别添加,增加了生产应用的失误几率,多种助剂的成本会提高不少,并且不便于安排采购。
[0004]市场缺少一个能一步到位的解决抗菌、防霉、抗病毒、三大痛点的添加处理剂,即便能够实现三个功能,成本也过于高,不便于普及应用。目前的产品效果持久性差,释放的速度过快,只在处理基材的使用寿命前期有效果。目前现有的是纯无机抗菌剂如银,锌,铜等金属离子为有效成分的抗菌剂,或者纯有机抗菌剂如胍类,季铵盐类,异噻唑啉酮类等为有效成分的抗菌剂,但是抗菌的迅速性和持久性不能兼得,抗菌和防霉也不能兼得,更加不用说抗病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能一次性解决三个功能需求,并且成本只在单一功能基础上增加20%,极具竞争优势,真正让多功能抗菌防霉抗病毒人造板普及开来。本专利技术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相互配合,共同互补增效作用,让有效成分低消耗甚至不消耗循环反复应用;并且通过包覆和共价健结合的作用,缓慢释放并且针对性释放,延长其持效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包括有机锌溶液及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
[0008]其中,所述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为通过有机锌溶液、水溶性锌盐与蒙脱石在水溶液中分散并复合得到载锌蒙脱石,之后加入氨基酸甲酯通过研磨进行包覆,使得载锌蒙脱石表面包裹一层氨基酸甲酯得到;
[0009]所述有机锌溶液为聚酰胺和二硫化碳混合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后,加入水溶性锌盐溶液及双氧水溶液在醇类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反应制得的聚酰基二硫代氨基过氧甲酸锌溶液;该有机锌具有很好的防霉抗菌抗病毒效果,作用迅速,并且杀灭微生物后锌离子并不消耗,能持续作用,真正做到迅速且持久。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中采用的有机锌溶液与添加处理剂中的有机锌溶液质量比为1:1~6。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锌溶液制备过程中的水溶性锌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50%。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各原料组分重量份数如下:
[0013][0014][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醇类溶剂选自乙醇、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乙二醇,安全环保,并且价格更加合适。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锌盐选自氯化锌、醋酸锌、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乳酸锌、硫酸锌中任意一种;优选氯化锌或硫酸锌,更优选硫酸锌,生产更稳定,不含卤素,更符合一些特殊要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0019](1)有机锌溶液的制备:聚酰胺和二硫化碳混合搅拌进行加成聚合反应,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且充分反应后加入水溶性锌盐溶液、双氧水溶液和醇类溶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升温至80℃~100℃,保温30min~60min充分反应,制得聚酰基二硫代氨基过氧甲酸锌溶液作为有机锌溶液并分两批次备用;
[0020]步骤(1)所述加成聚合反应温度为60℃~100℃,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不好把控反应速度,并且能耗也高;
[0021](2)载锌离子蒙脱石的制备:将蒙脱石粉末分散于步骤(1)制得的第一批次聚酰基二硫代氨基过氧甲酸锌溶液中,并且加入水溶性锌盐,升温至60℃~80℃,持续保温搅拌1~2h,得到载锌离子蒙脱石;
[0022](3)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第二批次聚酰基二硫代氨基过氧甲酸锌溶液中加入氨基酸甲酯,升温至70~90℃持续搅拌,再将载锌离子蒙脱石湿磨加入,得到最终产物,分装包装得到成品添加处理剂。
[0023]步骤(2)中水溶性锌盐与步骤(1)中水溶性锌盐的加入质量比范围为1:1~4。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与其它国内外其他单一或者两种功能的添加处理剂相比,是三功能合一的产品,能一步到位的解决三个痛点,方便添加使用。
[0026](2)本专利技术的所用到的原料成本低,多个成分复配增效,使得应用成本只比单一功能的处理剂相比增加20%不到,好的效果和低廉的价格是推广普及的基础。
[0027](3)本专利技术的抗菌防霉作用成分,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配合,无机物保证作用持久有效,有机物保证抑杀效果迅速,并且通过缓释技术控制作用成分的释放和迁移速度,让其作用时间有效延长300%~500%,添加量1%的条件下,活水冲洗24h,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效果依旧能达到抗菌率>99%。
[0028](4)本专利技术的抗病毒作用成分,是高活性无机和有机锌,经过包覆后能特异性释放,在和病毒的包膜接触后才会溶出释放,破坏病毒的包膜,暴露其遗传物质,使其被针对性抑杀,添加量在1%的条件下,对于甲型流感病毒H3N2(ATCC VR

1679)的抗病毒活性值>2。
[0029](5)本专利技术聚合物杀菌机理有其独特优势,有机锌和无机锌共同作用于微生物细胞上,在不同酸碱度下杀菌机理稍有不同。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将K
+
带出细菌细胞,将H
+
带入细菌细胞;在碱性条件下,将K
+
或Mg
2+
带出细菌细胞,将Na+带入细菌细胞。通过消除细菌获取营养的离子梯度,使细胞最终被“饿死”,杀菌机理与许多杀菌剂并不相同,它在杀死细菌的同时本身并未被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锌溶液及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其中,所述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为通过有机锌溶液、水溶性锌盐与蒙脱石在水溶液中分散并复合得到载锌蒙脱石,之后加入氨基酸甲酯通过研磨进行包覆,使得载锌蒙脱石表面包裹一层氨基酸甲酯得到;所述有机锌溶液为聚酰胺和二硫化碳混合进行加成聚合反应后,加入水溶性锌盐溶液及双氧水溶液在醇类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反应制得的聚酰基二硫代氨基过氧甲酸锌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包覆氨基酸甲酯的载锌蒙脱石中采用的有机锌溶液与添加处理剂中的有机锌溶液质量比为1: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锌溶液制备过程中的水溶性锌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5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组分重量份数如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溶剂选自乙醇、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板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添加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锌盐选自氯化锌、醋酸锌、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铜华田茂华徐俊丁利建周福敏母传星朱科燕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