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道漂白工艺专用漂白剂及基于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85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刨花板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后道漂白工艺的专用漂白剂,其在常规漂白剂组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特定的相容剂和浸润剂,以克服后道漂白工艺中残留胶黏剂以及脱模剂对漂白效果的影响。以上述专用漂白剂为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该刨花板制作工艺,将漂白工艺置于板材热压成型后进行,无需在板材制作之前先行对木纤维/刨花进行漂白,而是待其成板后直接对成型板进行漂白处理,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漂白工艺因漂白后水洗而产生大量废水、以及因水洗后烘干而产生电能消耗的问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道漂白工艺专用漂白剂及基于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刨花板加工制作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采用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以及其中专用的漂白剂。

技术介绍

[0002]刨花板是由木制纤维经过施胶混合热压制成,其上、下采用细小纤维,中间采用较大的刨花纤维,中间与上下表面纤维呈过度状态。刨花板是目前市场上家具行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种板材,刨花板不能直接用于家具生产,刨花板表面需与三聚氰胺浸渍纸结合,以体现其多变的颜色和花纹。
[0003]刨花板的刨花纤维由于原材料存放时间、环境等因素,在颜色上会有较大差异,这导致刨花板不同批次间,颜色有深有浅。刨花板基材颜色的深浅,严重影响刨花板三胺纸贴面后的色差。颜色越深,越影响贴面后纸张颜色的丰富性。
[0004]目前市场上针对刨花板的上述问题,通常在刨花和纤维状态时进行颜色漂白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在木纤维刨花阶段进行漂白,采用浸渍法进行漂白。一般是木纤维

漂白液浸渍处理

水洗

烘干

施胶

铺装

热压

裁边

养生

砂光。然而,这种先漂白刨花再进行刨花板制作的工艺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水和烘干电能消耗,这是由于:1)常规的前道漂白工艺一般是采用去离子水、次氯酸钙和硅酸钠混合而成的浓度为20%~50%的漂白剂,在35℃~50℃下浸渍刨花和木纤维100min~200min,并用大量清水水洗至pH呈6~7才可;2)上述水洗后大幅提升了刨花和木纤维的含水率,且需烘干至含水率为2%~5%方可进行施胶,不符合当下低碳的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当前对刨花板变色问题处理的漂白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是指将其先行漂白再用来制作刨花板时,因木纤维/刨花漂白后进行水洗而大量产生废水、以及需烘干才能进行施胶时产生的电能消耗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对刨花板制作的长期研究基础之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后道漂白工艺的漂白剂,其通过对漂白剂成分的合理搭配,能够应用于后道漂白工艺中,也即无需先行对木纤维/刨花进行漂白,而是待其成板后直接对成型板进行漂白处理,有效避免了因漂白后水洗而产生大量废水、以及因水洗后烘干而产生电能消耗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后道漂白工艺专用漂白剂,其包括混合均匀的下述各组分:
[0008][0009]以上均为质量份;
[0010]其中,相容剂选自醋酸丁酯、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而浸润剂则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1]在上述专用漂白剂中,双氧水的作用在于利用其强氧化性,破坏木纤维中的发色基团,使其失色,到达漂白目的;氢氧化钠的作用在于将溶液调制成碱性,使其中的双氧水持续稳定反应,提高了漂白液的效率;氨水的作用在于提高漂白剂对木纤维的渗透性,使其能更好的渗入木纤维中,达到深度漂白的目的。
[001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专用漂白剂适配于后道漂白工艺,也即在刨花板的制作过程中,对成型板的漂白工艺是在板材施胶

铺装

热压后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残留胶黏剂(脲醛树脂胶、异氰酸酯胶、聚丙烯酸酯胶)以及脱模剂(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羟基硅油)。由此,上述专用漂白剂中特定组分的相容剂的作用在于提高该专用漂白剂的相容性,使其能与成型板上残留的脱模剂相容,从而穿透脱模剂层,促进漂白剂有效成分穿透成型板表层,渗透至成型板次表层。而特定组分的浸润剂的作用则在于提升该专用漂白剂对于板材表层及次表层的木刨花及刨片的浸润性,破坏附着在刨花及刨片表面胶黏剂层,从而方便上述各漂白组分渗透至板材内部达到漂白木材的目的。
[0013]基于上述专用漂白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其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0014]S1、木纤维/刨花经烘干后依次进行施胶、铺装和热压成型,获得成型板;
[0015]S2、在成型板上辊涂上述专用漂白剂,获得漂白成型板;
[0016]S3、对漂白成型板进行养生和砂光,获得刨花板。
[0017]具体地,在上述步骤S2中,根据漂白程度需求不同,专用漂白剂的辊涂量控制为10g/m2~50g/m2即可。
[0018]在上述制作工艺中,如步骤S1中的烘干程度、施胶量、胶黏剂种类,以及步骤S3中的养生、砂光等工艺,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操作即可,此处不作特别限定。如木纤维/刨花一般先烘干至含水率为2%~5%,胶黏剂一般包括脲醛树脂胶、异氰酸酯胶(MDI)、聚丙烯酸酯胶等,施胶量一般控制为3%~16%(木纤维/刨花的质量百分数),热压工艺一般控制为200℃~230℃的温度及1.0MPa~1.5MPa的压力即可。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制作工艺中,基于上述特定组分的专用漂白剂,无需对木纤维/刨花先行进行漂白处理,而是采用了后道漂白工艺,即将其热压成型后对成型板进行漂白处理。如此,一方面,利用上述专用漂白剂中的特定组分,可破坏成型板之前施加的胶黏剂及
脱模剂等成分的阻碍,保证了其余的漂白有效成分顺利渗入该成型板内部实现漂白。另一方面,相较现有技术中先行漂白木纤维/刨花、而后水洗再烘干、方可施胶的制作工艺,上述专用漂白剂的用量较少(先行漂白木纤维/刨花是将其完全浸入漂白液中)且是辊涂法,无需进行漂白后的水洗操作,即避免产生大量的废水;并且,辊涂上述漂白剂而不进行水洗也不会导致漂白成型板的含水量过高,且其位于热压成型后续工序,也可充分利用热压时的余热实现干燥,将漂白成型板的含水率降至刨花板的合理要求范围内,且较高的成型板温度也可加速上述各组分的反应和渗透过程,提高漂白效率,且降低后续的养生时间。
[0020]具体来讲,由于成型的刨花板表面经过辊涂漂白后,需要经过一次表面砂光,以控制板材表面的平整度和适度的粗糙度,因此辊涂漂白这个工艺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板材的表层及次表层都实现较好的漂白效果。由此,所辊涂的漂白剂中相容剂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该漂白剂的相容性,使其能与成型板上残留的脱模剂相容,从而穿透脱模剂层,促进漂白剂有效成分穿透成型板表层,渗透至成型板的次表层,从而实现表层与次表层均产生较好的漂白效果。但若相容剂过少,会导致漂白剂无法有效渗透至次表层,大量漂白剂停留在表层,导致表层出现过度漂白过度氧化的情况,使得板材的表面结合强度大大降低;而若相容剂过量,又会导致漂白剂渗透至板材芯层乃至下表层,漂白剂浸润范围过大,使得单位体积的有效量不足,最终导致漂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否则需要大量的漂白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21]另外,常规刨花板在压制成型之前,其施胶操作对刨花进行表面雾化喷胶,让刨花表面以点状的形态覆盖胶水后,才能使得热压过程中,每片刨花与刨花之前形成网状的胶钉,最终紧密地胶合在一起。而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道漂白工艺专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均匀的下述各组分:以上均为质量份;其中,所述相容剂选自醋酸丁酯、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浸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2.一种基于后道漂白工艺的刨花板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木纤维/刨花经烘干后依次进行施胶、铺装和热压成型,获得成型板;S2、在所述成型板上辊涂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漂白剂,获得漂白成型板;S3、对所述漂白成型板进行养生和砂光,获得刨花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刨花板制作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嘉懿采国帅魏任重陆铜华
申请(专利权)人: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