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黎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50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涉及节能循环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室内空气节能循环以及雨水收集过程中自清洁的问题,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的一侧设有一个引流套筒,安装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第一过滤网,安装主体的外侧位置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稳固套筒,安装主体的一侧安装有一组空气循环组件,空气循环组件由第一电动马达、送气风扇和抽气风扇共同组成。通过第一电动马达同时驱动送气风扇和抽气风扇转动,节省了送气风扇和抽气风扇的单独驱动能耗,送气风扇在转动时将户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抽气风扇在转动时将室内的空气输送到户外,送气风扇和抽气风扇实现空气循环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循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物中需要通过雨水循环装置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雨水进行节能重复利用,而且建筑物还需要进行通风,在通风时同样需要通过节能循环装置进行空气循环,上述雨水收集和通风统称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但是目前的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在下雨时需要对室内进行空气循环,但是在下雨过程中空气循环装置会将雨水带入室内,造成室内潮湿的现象,另外目前的雨水收集装置在收集雨水的过程中,还需要设置过滤网的清洁驱动,而且较大的杂质会堵塞过滤网,增加了雨水收集装置的能耗,另外在不下雨时收集装置内会落入灰尘,同时收集装置在安装时基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造成收集装置安装与拆卸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以解决室内空气节能循环以及雨水收集过程中自清洁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具体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的一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体(1),所述安装主体(1)的一侧设有一个引流套筒,安装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第一过滤网(2),安装主体(1)的外侧位置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稳固套筒(3),安装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一组空气循环组件(4),空气循环组件(4)由第一电动马达(401)、送气风扇(402)和抽气风扇(403)共同组成,安装主体(1)的上方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一个定位壳体(5),定位壳体(5)的外侧上方位置安装有两个托举块(6),定位壳体(5)的底部安装有两组活动连接的防松块(7),定位壳体(5)的角落处设有一个安装架(503),安装架(503)开设有一个横向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马达(8),定位壳体(5)的上方安装有一个铰接的盖板(9),第二电动马达(8)的驱动轴和盖板(9)的铰接处相连接,安装主体(1)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防护盖(11),防护盖(11)覆盖空气循环组件(4),定位壳体(5)的内侧面设有一个倾斜状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方安装有一个第二过滤网(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的外侧面设有四处第一定位框架(101),定位壳体(5)的底部设有四个安装块(502),安装块(502)延伸至第一定位框架(101)的内部,安装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第一电动马达(401)、第二电动马达(8)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的外侧面设有两个螺纹杆(102),稳固套筒(3)开设有内螺纹,稳固套筒(3)通过内螺纹安装在螺纹杆(102)的内侧,稳固套筒(3)的端部设有一个转动连接的摩擦座,稳固套筒(3)设有一个六角结构的拧动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节能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一个排风孔(103)和一个进风孔(104),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凤王升升郭政
申请(专利权)人:陈黎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