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用于车辆中的质量流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3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流体流的阀(1),所述阀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10、1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汇入到所述壳体(2)的阀空间(3)中,其中,阀元件(4)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阀空间(3)中,其中,在所述阀元件(4)的外表面(8)处设置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贯通开口(13、14),所述贯通开口通过贯通钻孔(12)相互连接,其中,在所述阀元件(4)的外表面(8)中引入有至少一个凹口(15、16、22),其中,设置有驱动元件(6),所述阀元件(4)能够借助所述驱动元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5)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元件(4)的至少一个凹口(15、16、22)以与所述贯通开口(13、14)和所述贯通钻孔(12)分开的方式构造在所述阀体(4)的外表面(8)中,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10、11)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元件(4)之间布置有环形的密封座(71、72),其中,密封座(71、72)将所述附接开口(10、11)相对于构造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元件(4)之间的中间空间(21)密封,至少第一附接开口(10)、所述第一贯通钻孔(13)和所述至少一个凹口(15、16、22)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5)的区域中如此布置,使得根据所述阀元件(4)的旋转位置,能够调设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中间空间(21)之间的重叠部分,其中,此外所述第一贯通钻孔(13)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重叠部分。通钻孔(13)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重叠部分。通钻孔(13)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重叠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中的质量流的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质量流的、尤其是用于车辆的质量流的阀。

技术介绍

[0002]由DE 102017101208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中的热泵系统的阀。该阀具有一个入口、至少两个出口和阀元件。该阀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通路和膨胀凹口,该膨胀凹口引入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中并且与该通路的开口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质量流的阀。尤其是应提供能够实现质量流的改进的可调节性的阀。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阀来解决。所提出的阀具有如下优点:拓宽能够利用的、用于控制质量流的角度范围。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中,术语流体应理解为如下介质:该介质根据存在的热力学条件不仅能够以液相存在、还能够以气相存在。这里所谈论的类型的流体是热量载体介质,该热量载体介质在流体回路内循环。尤其是,所述流体是天然制冷剂,例如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氨、丙烷、丁烷、丙烯、水,或者是合成制冷剂,例如氯氟烃或部分卤化的氟化烃。
[0006]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该阀的另外的实施方式。
[0007]所提出的阀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附接开口汇入到壳体的阀空间中。阀元件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阀空间中。阀元件具有通道,该通道例如构造为贯通钻孔,该贯通钻孔借助第一和第二贯通开口汇入到阀元件的外表面中。此外,在外表面中以与贯通开口和贯通钻孔间隔开的方式引入有至少一个凹口。另外,阀元件能够经由驱动元件围绕旋转轴线在壳体中旋转。附接开口能够分别具有阀座,该阀座将附接开口相对于构造在壳体与阀元件之间的中间空间密封。
[0008]沿着阀元件的旋转轴线看,至少一个凹口和第一贯通开口与第一附接开口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至少第一附接开口、第一贯通钻孔和至少一个凹口布置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区域中,从而使得对于阀元件的预给定的旋转位置范围,在阀元件的旋转角度增大的情况下,第一附接开口与凹口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减小,而第一附接开口与第一贯通开口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因此,流体经由凹口并且经由第一贯通开口流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凹口来补偿第一附接开口与第一贯通开口之间的开口横截面随着阀元件的旋转角度的增大的非线性增大。由此,能够在朝向阀的液压开口横截面随着旋转角度的尽可能线性增大的方向上实现整个开口横截面的增大。
[0009]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沿着阀元件的旋转轴线看,至少一个另外的凹口和第二贯通开口与第二附接开口布置在相同高度上。至少第二附接开口、第二贯通钻孔和至少另外的凹口布置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区域中,从而使得根据阀元件的旋转位置,能够调设第二附接开口与另外的凹口与中间空间之间的重叠部分。在此,第二贯通钻孔此外与中间空间
具有重叠部分。
[0010]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凹口、第一贯通开口和第一附接开口以如下方式布置和构造:在阀元件的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凹口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第一重叠部分并且与中间空间具有第二重叠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凹口建立第一附接开口与中间空间之间的连接。此外,在阀元件的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第一贯通开口与中间空间具有第三重叠部分。此外,中间空间和/或第二贯通开口与第二附接开口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在阀元件的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能够实现第二附接开口与第一附接开口之间的连接。
[0011]如果现在阀元件在旋转方向上继续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范围,则凹口仍然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第一重叠部分并且与中间空间具有第二重叠部分。同时,第一贯通开口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第四重叠部分并且与中间空间具有第三重叠部分。在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第二贯通开口和/或中间空间也与第二附接开口连接。因此,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出现叠加,在该叠加的情况下,不仅凹口、而且第一贯通开口分别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在该位置中,从第一附接开口到第二附接开口的质量流能够直接经由贯通钻孔的第一贯通开口和第二贯通开口并且经由第一附接开口、凹口、中间空间和第一贯通开口实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拓宽的对质量流的控制。尤其是,借助叠加能够经由凹口、中间空间和第一贯通开口实现对质量流的附加的控制,该附加的控制与第一贯通开口与第一附接开口的重叠部分无关。例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改进质量流随着阀元件的旋转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的增大而增大的线性。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范围是阀元件的旋转位置的规定的角度范围。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凹口、第一贯通开口和第一附接开口以如下方式构造:在阀元件在旋转方向上在第三旋转位置范围中继续旋转的情况下,凹口不再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重叠部分。在第三旋转位置范围中,第一贯通开口仍然与第一附接开口具有第四重叠部分并且不再与中间空间具有第三重叠部分。在第三旋转位置范围中,第二贯通开口也与第二附接开口连接。在第三旋转位置范围中,两个附接开口之间的质量流仅直接通过贯通钻孔引导。
[001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口、第一贯通开口和第一附接开口以如下方式构造:在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随着阀元件的旋转位置的增大,第一附接开口与第一贯通开口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尤其是线性地增大。
[001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凹口、第一贯通开口和第一附接开口以如下方式构造:在阀元件的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随着阀元件的旋转角度在旋转方向上的增大,第一附接开口与第一贯通开口与凹口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尤其是线性地增大。在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液压横截面不仅通过第一附接开口与第一贯通开口的重叠部分来确定,还通过第一附接开口与凹口的重叠部分、凹口与腔室的重叠部分和腔室与第一贯通开口的重叠部分来确定。
[0015]根据所选择的实施方式,替代一件式凹口地,该凹口也能够构造呈第一子凹口的形式和呈第二子凹口的形式,其中,第一和第二子凹口彼此分开地引入在阀元件的外表面中。沿着阀元件的旋转方向看,第一和第二子凹口在一个子角度范围中并排布置。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第一和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始终存在第一附接开口与中间空间之间的连接。因此,在阀元件的确定的旋转位置中,第一附接开口能够不仅经由第一子凹口、还经由第二
子凹口与中间空间连接。凹口呈第一和第二子凹口的形式的构造,能够实现对在阀元件的外侧中的凹口的简化的制造。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凹口延伸直至与第一贯通开口具有预给定的间距。优选地,沿着旋转轴线看,凹口能够相对于贯通开口的中心对称地布置。凹口的面向第一贯通开口的边缘区段的终端面能够平行于第一贯通开口的边缘区段构造。贯通开口例如具有弧形的边缘区段。因此,凹口的终端面能够优选弧形地并且平行于弧形的边缘区段的走向地构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改进的、质量流随着阀元件的旋转位置的增大的线性化。
[0017]例如沿着旋转轴线看,第一子凹口的中心轴线能够布置在第一贯通开口的中心的高度上。沿着旋转轴线看,第二子凹口能够布置在第一贯通开口的中心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和第二子凹口能够例如以条形凹口的形式引入到阀元件的外表面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车辆中的流体流的阀(1),所述阀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10、1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附接开口汇入到所述壳体(2)的阀空间(3)中,其中,阀元件(4)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阀空间(3)中,其中,在所述阀元件(4)的外表面(8)处设置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贯通开口(13、14),所述贯通开口通过通道(12)相互连接,其中,(4)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15、16、22),其中,设置有驱动元件(6),所述阀元件(4)能够借助所述驱动元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5)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元件(4)的至少一个凹口(15、16、22)至少部分地构造在所述阀体(4)的外表面(8)中,至少第一附接开口(10)、所述第一贯通钻孔(13)和所述至少一个凹口(15、16、22)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5)的区域中如此布置,使得对于所述阀元件(4)的预给定的旋转位置范围,在所述阀元件(4)的旋转角度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凹口(15、16、22)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减小,而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所述凹口(15、16、22)、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和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以如下方式构造:在所述阀元件(4)的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具有第一重叠部分并且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第二重叠部分,并且建立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中间空间(21)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第三重叠部分,其中,在所述阀元件(4)在旋转方向(17)上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之后,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具有第一重叠部分并且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第二重叠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与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具有第四重叠部分并且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第三重叠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贯通开口(14)与所述第二附接开口(11)具有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其中,所述凹口(15、16、22)、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和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以如下方式构造:在所述阀元件(4)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继续旋转到第三旋转位置范围中的情况下,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不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与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具有第四重叠部分并且不与所述中间空间(21)具有第三重叠部分,并且所述第二贯通开口(14)与所述第二附接开口(11)具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位置范围在预给定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延伸,其中,所述凹口(15、16、22)、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和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以如下方式构造: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范围中,随着所述阀元件(4)的旋转角度的增大,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尤其是线性地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二旋转位置范围在预给定的第二角度范围内延伸,其中,所述凹口(15、16、22)、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和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以如下方式构造: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范围中,随着所述阀元件(4)的旋转角度的增大,所述第一附接开口(10)与所述凹口(15、16、22)与所述第一贯通开口(13)之间的液压开口横截面增大、尤其是线性地增大。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中,所述凹口构造呈第一子凹口(15)的形
式和呈至少一个第二子凹口(16)的形式,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凹口(15、16)彼此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凹口(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