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314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属于吸痰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吸痰装置采用两根管道进行抽吸和注入生理盐水操作不便捷,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微电流电路、第一导电头和第二导电头处于断路状态,电磁阀闭合,可避免空气进入呼吸道,若在抽吸过程中吸痰管吸附在呼吸道内壁,第一压力调控罐和痰液收集罐内部气压降低,导致导电针头与第二微电流电路之间形成断路,第二微电流电路控制伸缩式电磁铁断电,伸缩式电磁铁输出端带动齿条伸出,促使密封阀在转动槽内转动,通过三通管促使第一压力调控罐内气压释放,实现了一根管道伸入呼吸道内进行生理盐水的泵入和吸痰,可有效避免空气进入呼吸道,避免吸痰管吸破呼吸道,安全性高。性高。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痰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道用吸痰装置是一种用于清除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的设备,通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这种装置可以通过将负压应用于患儿的口鼻或气管插管来获取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将其抽出到容器中。
[0003]在吸痰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一些痰液较为浓稠无法抽吸上来时,一般使用生理盐水输送进气道对痰液进行稀释溶解,然而该方法需要使用到两根吸痰管,即一根用来输送生理盐水,另一根用来进行吸痰,在使用的过程中两根管道会增加不适感,并且输送进入生理盐水混合了痰液需要完全抽吸干净,这就要求在吸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输送量,还要保证在不吸破儿童呼吸道侧壁的前提下将痰液和生理盐水清理干净。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吸痰装置采用两根管道进行抽吸和注入生理盐水操作不便捷,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双向真空泵(2)、痰液收集罐(4)、存储罐(6)和吸痰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上的第一压力调控罐(3)和第二压力调控罐(5)以及设置在第一压力调控罐(3)内的防护组件(8),其中吸痰管(7)的内部设置有吸痰通道(71)和生理盐水注入通道(72),双向真空泵(2)的负压端、第一压力调控罐(3)、痰液收集罐(4)和吸痰通道(71)连通,双向真空泵(2)的正压端、第二压力调控罐(5)、存储罐(6)和生理盐水注入通道(72)连通,第一压力调控罐(3)用于调节抽吸的负压大小,防护组件(8)用于当吸痰通道(71)内压力增大后进行泄压,痰液收集罐(4)用于在抽吸时存储痰液;第二压力调控罐(5)用于调节注入生理盐水的速度,存储罐(6)用于存储定量的生理盐水并检测生理盐水存量防止空气进入呼吸道;存储罐(6)的下方设置有电磁阀(66),存储罐(6)的内腔两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头(63)和第二导电头(64),存储罐(6)的后方设置有第一微电流电路(65),第一微电流电路(65)与第一导电头(63)和第二导电头(64)电性连接,第一微电流电路(65)用于控制电磁阀(66)的开启与闭合,第一微电流电路(65)上安装有电源;防护组件(8)包括控制机构(81)和压力检测触发机构(82),控制机构(81)包括三通管(811),三通管(811)的一端穿过第一压力调控罐(3)与外界连通,三通管(811)的底部一端通过第一连通管(33)与痰液收集罐(4)内部连通,三通管(811)中部设置有转动槽(812),转动槽(812)内转动有密封阀(813),密封阀(813)的内设置有与三通管(811)内部相对应的三通道(814),防护组件(8)还包括用于带动密封阀(813)在转动槽(812)内转动的驱动构件,以及检测第一压力调控罐(3)内部气压的压力检测触发机构(8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旋钮(11),控制旋钮(11)设置有两组,外壳(1)的上方还设置有人机交互屏(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呼吸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力调控罐(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1),且第一控制阀(31)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一压力调控罐(3)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管(32)与双向真空泵(2)的负压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新孙琴郝金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