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3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新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装置包含吸引器机身(1),吸引器机身(1)前端伸出有吸引管(2),该吸引管(2)端部布置有两个托起片(7),在该吸引管(2)的管身上并列布置有一照明线路(11),照明线路(11)的端部布置有照明灯(12),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吸引器机身(1)伸出有管道,该管道为连接管(3),连接管(3)连接着废液瓶(10)。托架能够托起组织,可以在吸引器吸引的同时,托起组织,从而保持术野清晰,避免增加一把操作器械和相关的器械通道,减少病人体表创伤。托起结构能够直接和吸引器的管道作为一体,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其上。装在其上。装在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新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野战外科条件下一线火线救治是军事卫勤发展的潮流。受伤到接受救治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伤员救治的成功率。依照以往军事卫勤模式,需要战地卫生员进行火线的初步止血,然后后送到野战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0003]但是,如果遇到伤道中有大量、快速出血的时候,火线的卫生员,由于没有可靠的吸引器和照明装置,无法对伤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止血操作。而配有手术台、吸引器、手术灯、手术牵开暴露器械的野战医院,往往配置在离伤员受伤地点数十到数百公里外的后方,导致伤员从受伤到接受有效救治的时间偏长,伤员救治成功率受到影响。
[0004]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汪涌以往申报的专利腹腔镜吸引器口部托架结构(ZL201620736850.2),可以在吸引的同时进行组织牵拉暴露。可以进行吸引,口部托起结构可以托起组织,帮助暴露。但是该种技术存在如下缺陷:该装置无法野外户外使用,在野战环境中,有时是需要野外手术的,野外是没有手术灯等严格的手术环境的;牵拉或者抬起的效果有限;无法进行连续化的冲洗、吸引工作;需要专业设备才行,因此不易实现;在某些特殊手术操作中,组织抬起的高度有限,无法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对人身体组织的支撑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6]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方案一:野战用便携电动吸引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装置包含吸引器机身1,吸引器机身1前端伸出有吸引管2,该吸引管2端部布置有两个托起片7,在该吸引管2的管身上并列布置有一照明线路11,照明线路11的端部布置有照明灯12,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吸引器机身1伸出有管道,该管道为连接管3,连接管3连接着废液瓶10。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吸引器机身1上固定有一开关面板4,开关面板4上包含开关一5和开关二6,开关一5和开关二6分别能够控制抽吸装置和照明灯12。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托起片7包含下方的较厚部分71和上方的较薄部分72。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吸引管2的端部布置有吸引器头部尖顶8。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废液瓶10和连接管3之间通过快插口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一体化装置整体封存在无菌包装袋中。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吸引管为塑料管。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托起片7表面为毛面。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托起片7位于圈状结构上,圈状结构可拆卸套在吸引管2的端部。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开关面板4的壳体中布置有蓄电池。
[0016]方案二: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装置包含吸引器机身1,吸引器机身1前端伸出有吸引管2,在该吸引管2的管身上并列布置有一照明线路11,照明线路11的端部布置有照明灯12,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在吸引器机身1的前端布置有柔性连接部分14,柔性连接部分14连接着上翻盖16,上翻盖16上布置有手指环15,手指穿过手指环15能够提起来上翻盖16,上翻盖16的端部布置有两个托起片7;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吸引器机身1伸出有管道,该管道为连接管3,连接管3连接着废液瓶10。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连接管3连接着三通17,三通分出的口部一个连接着废液瓶10,一个连接着生理盐水瓶。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抽吸装置为双向抽吸装置。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三通17阀门为智能阀门,其通信连接着双向抽吸装置。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当三通17阀门联通生理盐水瓶的时候,吸引管2能够朝外喷射盐水为生理组织进行冲洗。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当三通17阀门联通废液瓶10的时候,吸引管2能够吸引液体进入废液瓶10。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吸引器机身1上固定有一开关面板4,开关面板4上包含三个开关,三个开关分别为抽吸装置的正向运转开关、抽吸装置的反向运转开关和照明灯12的开关。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托起片7结构为如下:起片7包含下方的较厚部分71和上方的较薄部分72。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起片7包含基础部分73以及和基础部分73连接的弧形部分74。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一体化装置整体封存在无菌包装袋中。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托架能够托起组织,可以在吸引器吸引的同时,托起组织,从而保持术野清晰,避免增加一把操作器械和相关的器械通道,减少病人体表创伤。托起结构能够直接和吸引器的管道作为一体,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其上。
附图说明
[002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侧面看吸引器头部的结构与阿尼旅途;图4为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专利技术头部的结构立体图;图6为专利技术的尾部的结构立体图;图7为吸引器口部的结构图;图8为专利技术的改进部的结构图;图9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图;其中:1.吸引器机身;2.吸引管;3.连接管;4.开关面板;5.开关一;6.开关二;7.托起片;8.吸引器头部尖顶;9.连接管;10.废液瓶;11.照明线路;12.照明灯;13.口部;71.较厚部分;72.较薄部分;14.柔性连接部分;15.手指环;16.上翻盖;17.三通;18.生理盐水瓶;73.基础部分;74.弧形部分。
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装置包含吸引器机身(1),吸引器机身(1)前端伸出有吸引管(2),在该吸引管(2)的管身上并列布置有一照明线路(11),照明线路(11)的端部布置有照明灯(12),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在吸引器机身(1)的前端布置有柔性连接部分(14),柔性连接部分(14)连接着上翻盖(16),上翻盖(16)上布置有手指环(15),手指穿过手指环(15)能够提起来上翻盖(16),上翻盖(16)的端部布置有两个托起片(7);在吸引器机身(1)中布置有抽吸装置;吸引器机身(1)伸出有管道,该管道为连接管(3),连接管(3)连接着废液瓶(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3)连接着三通(17),三通分出的口部一个连接着废液瓶(10),一个连接着生理盐水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装置为双向抽吸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手术用单手分距抽冲多合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17)阀门为智能阀门,其通信连接着双向抽吸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手术用单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