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稻田养分利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N)、磷(P)、钾(K)是水稻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在调节植株生理代谢和合成功能性细胞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形成。不合理的水肥管理会导致氮、磷、钾以挥发、淋溶、径流等途径转移到环境中,降低养分吸收利用,并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问题。
[0003]秸秆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机物料,含有丰富的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其他中微量元素,秸秆还田投入的养分可以替代一部分化肥,并有助于提高土壤固碳和培肥地力;但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氮素,与水稻竞争养分,容易导致弱苗、僵苗,不利生产。近年来水稻生产中减少化肥投入逐渐被广大农民接受,但秸秆还田后减氮会导致前期养分供应不足,阻碍水稻生长存在减产风险。高效控释氮肥如包膜控释尿素具有长期和稳定的养分供应能力,可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用高效氮肥替代常规氮肥,可促进秸秆腐解和快速释放秸秆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1)将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水稻移栽前淹水,包膜控释尿素相比常规施肥减量20%作为基肥施用,同时,旋耕打浆,将秸秆、基肥、土壤充分混合;(2)干湿交替节水灌溉:在水稻返青至分蘖期保持浅水干湿交替,建立水层2
‑
4 cm,落干1d后再灌溉,分蘖期,包膜控释尿素相比常规施肥减量20%作为追肥撒施,分蘖后期晒田5
‑
7d,拔节、孕穗、抽穗至灌浆期干湿交替,建立水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李玉娥,朱波,宋春燕,蔡岸冬,胡严炎,万运帆,苗田田,秦晓波,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