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机移动扶手装置、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14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传送机移动扶手装置、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及制造方法。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能够同时降低由于移动扶手在引导轨道上滑动而产生的滑动阻力、以及扶手驱动装置中所需的驱动辊的按压力。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中,在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环状的移动扶手(8)的内侧面上,沿该移动扶手(8)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与扶手驱动装置(10)对应的高摩擦部以及与引导轨道(13)对应的低摩擦部。并且上述低摩擦部构成为摩擦特性比高摩擦部要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等乘客传送机中使用的移动扶手装置,以及用于乘客传送机的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这样的乘客传送机中, 一般采用截面呈C字形状的移动 扶手,并且该移动扶手被以与乘客移动时所踏的梯级同步的方式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和2)。 图6至图9表示了包括下述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结构的、现有的一般乘客传 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结构。 其中,图6和图7是表示现有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8 是表示现有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9是沿图8中所示的C-C线 的剖视图。具体来说,图6表示了移动扶手的结构、图7表示了移动扶手和引导轨道的结构、 图8和图9表示了移动扶手以及扶手驱动装置的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乘客传送机中使用的环状移动扶手21 —般由以下部件来构成 其主要部分由橡胶或聚氨酯等树脂构成的芯体22、设于芯体22内部的抗拉体23、以及形 成移动扶手21内侧面的帆布24。上述帆布24用于减轻当移动扶手21在引导轨道25上滑 动时产生的滑动阻力,帆布24例如由以聚酯或尼龙等纤维构成的编织物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8和图9中所示,驱动移动扶手21的扶手驱动装置26多采用使用 了驱动辊27和加压辊28的摩擦驱动方式。具体来说,在所述结构的扶手驱动装置26中, 通过驱动辊27和加压辊28从上下方向夹持移动扶手21,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驱动辊27 旋转,从而,利用它们与移动扶手21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移动扶手21 。另外,在与移动扶手 21的内侧面接触的驱动辊27、以及与移动扶手21的供乘客扶握的扶握面(外侧面)接触 的加压辊28的各表面上, 一般分别包覆有聚氨酯树脂等弹性体29,其目的在于增加驱动力 和保护摩擦面。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33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25636号公报 在乘客传送机中使用的现有的移动扶手(包括专利文献1和2中记载的移动扶手 装置在内)中,由引导轨道进行的引导和由扶手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都是经设于其内侧面 的帆布来进行的。如上所述,帆布用于减轻当移动扶手在引导轨道上滑动时产生的滑动阻 力,该帆布由具有低摩擦特性的材质构成。因此,在扶手驱动装置中,为了得到用于驱动移 动扶手的足够的驱动力,必须将驱动辊强力地压靠在移动扶手(的帆布)上。 将驱动辊压靠在移动扶手上的压力(下面简称做"按压力")越高,驱动辊和加压 辊、移动扶手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磨损越快,因而存在会大量产生磨损粉末的问题。另外, 若磨损粉末附着在驱动辊的表面或移动扶手的内侧面上的话,驱动辊会产生打滑等,从而 不能向移动扶手传递足够的驱动力。因此,移动扶手的速度变缓,存在移动扶手与梯级的同步偏差增大,或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频繁地进行调整的问题。 另外,在扶手驱动装置的上述按压力高时,在移动扶手的扶握面上会产生压痕,从 而还进一步产生了使乘客传送机的设计性降低,或者移动扶手的速度以及运行状态变得不 稳定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上述按压力高,因而还存在驱动辊或加压辊的各表面剥离,或 者因磨损而寿命縮短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降低由于移动扶手在引导轨道上滑动而产生的滑动阻力、以及扶手驱动装置中所需的驱动辊的按压力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以及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的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其具有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环状的移动扶手,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包括高摩擦部,其沿所述移动扶手的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扶手的内侧面上;以及低摩擦部,其沿所述移动扶手的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扶手的内侧面上,并且其摩擦特性比所述高摩擦部要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包括高摩擦部,其沿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侧面上;以及低摩擦部,其沿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于所述扶手主体的内侧面上,并且其摩擦特性比所述高摩擦部要低。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乘客传送机用扶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扶手主体的内侧面上,沿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高摩擦部的步骤;以及在所述扶手主体的内侧面上,沿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摩擦特性比所述高摩擦部要低的低摩擦部的步骤。 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乘客传送机用扶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沿长度方 向形成有大量贯通孔的低摩擦件的步骤;成形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扶手主体的步骤,其中, 该扶手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采用成形后的摩擦特性比所述低摩擦件的摩擦特性要高的预定 原料,并且使所述低摩擦件至少作为所述扶手主体内侧面的一部分进行配置;以及通过使 所述预定原料穿过被形成于所述低摩擦件的贯通孔而配置于所述低摩擦件的两面侧,来在 所述扶手主体的内侧面上沿着所述扶手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由所述预定原料构成的高摩 擦部的步骤。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乘客传送机中,能够同时降低由于移动扶手在引导轨道上滑动而 产生的滑动阻力、以及扶手驱动装置中所需的驱动辊的按压力。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乘客传送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 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低摩擦件的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 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是沿图8中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桁架(truss) ;2 :梯级;3 :梯级链;4 :梯级驱动用链轮;5 :驱动电动机;6 :减 速器;7 :控制盘;8 :移动扶手;8a :开口 ;9 :栏杆;10 :扶手驱动装置;11 :扶手驱动用链轮; 12 :扶手链;13 :引导轨道;13a :凹部;14 :芯体;14a :外侧面;15 :抗拉体;16 :低摩擦件; 16a :贯通孔;17 :高摩擦件;18 :固定用树脂;19 :驱动辊;20 :加压辊;20a :弹性体;21 :移 动扶手;22 :芯体;23 :抗拉体;24 :帆布;25 :引导轨道;26 :扶手驱动装置;27 :驱动辊;29 : 加压辊;29 :弹性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为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依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以相同标号,并适当地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乘客传送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下文中,作为乘客传送机的一个例 子,对在上下楼层之间移动时使用的自动扶梯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省略对于移动人行道 等其他示例的说明。 在图1中,标号1为架设在上下楼层之间的自动扶梯的桁架。自动扶梯的自重以 及载重由该桁架1支撑。标号2为乘客在上下楼层之间移动时所踏的梯级,标号3为连接 有梯级2的环状梯级链,标号4为巻绕梯级链3的梯级驱动用链轮,标号5为用于驱动梯级 驱动用链轮4等的驱动电动机,标号6为使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其具有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环状的移动扶手,其特征在于,  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包括:  高摩擦部,其沿所述移动扶手的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扶手的内侧面上;以及  低摩擦部,其沿所述移动扶手的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扶手的内侧面上,并且其摩擦特性比所述高摩擦部要低。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武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