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95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涉及企业服务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实现数据规范与业务流程的集成研究,通过模块化分类单元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模型,信息采集单元采集业务流程信息,预处理单元对业务流程信息进行预处理,从而判断数据质量,再通过信息分析单元对业务流程信息进一步分析,判断业务效率,再通过预测提升单元建立企服效能模型,将数据质量与业务效率相结合,判定当前企服效能,并预测企服效能的未来发展趋势,还通过对当前企服效能进行效能提升操作,建立效能提升预测模型,获取企服效能的预测提升效果,实现数据驱动企业服务项目的管理决策。决策。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企业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企业服务项目是指企业制定的一套符合标准且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满足客户需求,但是,企业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业务效率和数据质量难以进行数字化监测和把控,无法对企业服务效能进行可视化判定,会导致企业服务效能不明确,难以对企服效能进行提前预测和针对性提升,影响企业服务项目的管理决策,造成现有企业运行状况效率较低;针对上述的技术背景,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数据规范与企服项目的业务流程集成,使得数据规范能够与业务流程的执行相结合,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率和数据质量,进而提升企服效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包括模块化分类单元、信息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测提升单元,模块化分类单元、信息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测提升单元之间信号连接;模块化分类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模型:通过对企业服务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模块化分类,生成n个业务子模块,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子模块,设定相应的参数预设区间,其中,业务子模块包括渠道子模块、运营子模块和销售子模块;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业务流程信息,通过业务子模块采集业务流程信息,其中,业务流程信息包括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通过渠道子模块、运营子模块和销售子模块分别采集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流程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质量管理模型判断信息准确度,将业务流程信息内的各项参数与相应的参数预设区间进行对比,若参数不在预设区间内时,则判定参数的数据有误并生成提示信号,当生成提示信号后,进行数据更正操作,并通过提示信号的生成次数,获取数据质量指数;信息分析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业务流程信息进一步分析,通过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分别获取渠道效率指数、运营效率指数和销售效率指数,再通过渠道效率指数、运营效率指数和销售效率指数相结合,获取业务效率指数,再通过业务效率指数与数据质量指数相结合,获取企服效能指数;预测提升单元建立企服效能模型,通过采集现有的业务流程信息,判定当前企服效能,并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当前企服效能进行效能提升操作,建立效能提升预测模型,获取企服效能的预测提升效果,以实现数据驱动企业服务项目的管理
决策。
[0005]优选的,业务流程信息的具体采集过程如下:由于业务流程信息包括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其中,渠道参数包括总渠道成本、总渠道金额和渠道频率;运营参数包括物资投入量、项目完成量和人力资源投入量;销售参数包括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人员数量;设定信息采集周期f,将业务流程信息录入相应的业务子模块内,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定时采集业务流程信息。
[0006]优选的,获取渠道效率指数、运营效率指数和销售效率指数的具体过程如下:先建立参数分析模型,具体过程为;s1:设置输入信息为A集合,集合A中包括若干个元素,其中,i为大于0的自然数,集合A={a1、a2
……
ai};s2:通过A集合内的若干个元素,分别获取元素对应的影响因子系数Xi;预设影响因子系数Xi的公式为:;其中,λ
i
为权重指数,且λ
i
大于0;s3:通过若干个影响因子系数Xi求和,获取效率指数Z;预设效率指数Z的公式为:;再将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分别转化为相应的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分别获取相应的效率指数:A1:将渠道参数转化为渠道输入信息;设定总渠道成本为C1、总渠道金额为C2、渠道频率为F1;设定渠道成本比CG=总渠道成本C1/总渠道金额C2;将渠道成本比CG与渠道频率F1设置为渠道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获取渠道效率指数Zc;A2:将运营参数转化为运营输入信息;设定物资投入量为L1、项目完成量为L2、人力资源投入量为L3;设定物资出入比CR=项目完成量为L2/物资投入量L1;设定人力资源产出比RL=项目完成量为L2/人力资源投入量为L3;将物资出入比CR与人力资源产出比RL设置为运营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获取运营效率指数Zy;A3:将销售参数转化为销售输入信息;设定销售额为E1、销售成本为E2、销售人员数量为S1;设定销售出入比XR=销售额E1/销售成本E2;设定销售产出比XC=销售额E1/销售人员数量S1;将销售出入比XR与销售产出比XC设置为销售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获取销售效率指数Zx。
[0007]优选的,获取业务效率指数与数据质量指数的具体过程如下:B1:通过渠道效率指数Zc、运营效率指数Zy和销售效率指数Zx相结合,获取业务效
率指数Zyw;预设业务效率指数Zyw的公式为:
[0008]其中,μ1、μ2、μ3分别为渠道效率指数Zc、运营效率指数Zy和销售效率指数Zx的权重因子系数,且μ1、μ2、μ3均大于0;B2:通过提示信号的生成次数M,获取数据质量指数Zsj;通过信息采集周期f获取提示信号的采集周期T,T=f,在提示信号的采集周期T内对提示信号的生成次数M进行计数,获取提示信号的总数Mz,Mz=∑M;预设数据质量指数Zsj的公式为:
[0009]其中,k为提示信号的总数Mz的转换系数,且k大于0。
[0010]优选的,获取企服效能指数的具体过程如下:通过业务效率指数Zyw与数据质量指数Zsj相结合,获取企服效能指数Zqf;预设企服效能指数Zqf的公式为:
[0011]其中,i1、i2分别为业务效率指数Zyw与数据质量指数Zsj的权重指数,且i1、i2大于0。
[0012]优选的,建立企服效能模型的具体过程如下:C1:通过采集业务流程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和进一步分析,获取企服效能指数Zqf;C2:对企服效能指数Zqf设置阈值,通过阈值对比,判定当前阶段的企服效能;C3:建立企服效能指数Zqf

信息采集周期f的动态曲线图,并获取曲线的增长率K,具体过程为:C3

1:先选择曲线任意一点标记为p,确定该点的坐标值p(x0,y0),再选择该点的相邻点q,确定该点的坐标值q(x1,y1);C3

2:再计算曲线在两个点之间的平均增长率Zn,平均增长率Zn即为综合故障因素增长率:;C3

3:通过连续的两个点,重复上述计算,得到N个平均增长率,将平均增长率Zn进行平均以得到曲线的增长率K:;C4:通过企服效能指数Zqf与曲线的增长率K相结合,建立企服效能预测指数Zyc;预设企服效能预测指数Zyc的公式为:
[0013]其中,Tz为当前时间节点到预测时间节点的时间值,且Tz大于0。
[0014]优选的,建立效能提升预测模型的具体过程如下:D1:设置培训周期H,在培训周期内对相关人员进行数据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培训工
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分类单元、信息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测提升单元,模块化分类单元、信息采集单元、预处理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测提升单元之间信号连接;模块化分类单元用于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模型:通过对企业服务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模块化分类,生成n个业务子模块,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子模块,设定相应的参数预设区间,其中,业务子模块包括渠道子模块、运营子模块和销售子模块;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业务流程信息,通过业务子模块采集业务流程信息,其中,业务流程信息包括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通过渠道子模块、运营子模块和销售子模块分别采集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流程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质量管理模型判断信息准确度,将业务流程信息内的各项参数与相应的参数预设区间进行对比,若参数不在预设区间内时,则判定参数的数据有误并生成提示信号,当生成提示信号后,进行数据更正操作,并通过提示信号的生成次数,获取数据质量指数;信息分析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业务流程信息进一步分析,建立参数分析模型,通过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分别获取渠道效率指数、运营效率指数和销售效率指数,进而获取业务效率指数,再通过业务效率指数与数据质量指数相结合,获取企服效能指数;预测提升单元建立企服效能模型,通过采集现有的业务流程信息,判定当前企服效能,并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当前企服效能进行效能提升操作,建立效能提升预测模型,获取企服效能的预测提升效果,以实现数据驱动企业服务项目的管理决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业务流程信息的具体采集过程如下:由于业务流程信息包括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其中,渠道参数包括总渠道成本、总渠道金额和渠道频率;运营参数包括物资投入量、项目完成量和人力资源投入量;销售参数包括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人员数量;设定信息采集周期f,将业务流程信息录入相应的业务子模块内,通过信息采集单元定时采集业务流程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渠道效率指数、运营效率指数和销售效率指数的具体过程如下:先建立参数分析模型,具体过程为;s1:设置输入信息为A集合,集合A中包括若干个元素ai,其中,i为大于0的自然数,集合A={a1、a2
……
ai};s2:通过A集合内的若干个元素,分别获取元素对应的影响因子系数Xi;预设影响因子系数Xi的公式为:;其中,λ
i
为权重指数,且λ
i
大于0;s3:通过若干个影响因子系数Xi求和,获取效率指数Z;预设效率指数Z的公式为:;
再将渠道参数、运营参数和销售参数分别转化为相应的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分别获取相应的效率指数:A1:将渠道参数转化为渠道输入信息;设定总渠道成本为C1、总渠道金额为C2、渠道频率为F1;设定渠道成本比CG=总渠道成本C1/总渠道金额C2;将渠道成本比CG与渠道频率F1设置为渠道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获取渠道效率指数Zc;A2:将运营参数转化为运营输入信息;设定物资投入量为L1、项目完成量为L2、人力资源投入量为L3;设定物资出入比CR=项目完成量为L2/物资投入量L1;设定人力资源产出比RL=项目完成量为L2/人力资源投入量为L3;将物资出入比CR与人力资源产出比RL设置为运营输入信息,通过参数分析模型获取运营效率指数Zy;A3:将销售参数转化为销售输入信息;设定销售额为E1、销售成本为E2、销售人员数量为S1;设定销售出入比X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豪张淑涵姚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亿家商业科创产业管理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