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87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位于显示区域,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像素电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以及第二源漏金属层;多条数据线,位于显示区域且与多个子像素电连接,多条数据线被配置为向多个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多条数据引出线,位于绑定区域,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数据引出线电连接,多条数据引出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多条数据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引出线的至少部分线段位于第一源漏金属层或者第二源漏金属层,可以避免由于数据引出线静电释放所造成的信号干扰。干扰。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自发光、色域广、对比度高、可柔性化、响应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AMOLED显示产品的高速发展,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根据客户的需求,AMOLED显示产品形态百花齐放。
[0003]现有AMOLED显示产品绑定区域存在信号串扰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绑定区域信号串扰等问题。
[0006]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
[0007]衬底;
[0008]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像素电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以及第二源漏金属层;
[0009]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且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连接,所述多条数据线被配置为向所述多个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
[0010]多条数据引出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域,所述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电连接,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0011]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引出线的至少部分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或者第二源漏金属层。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域沿着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子区域、弯折区域以及第二子区域;
[0013]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引出线包括至少两个线段,所述至少两个线段位于不同的膜层,且经由走线转接结构电连接,所述走线转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
[001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包括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所述第一子线段和所述第二子线段均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所述第二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
[0015]所述走线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子线段和所述第二子线段。
[001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
[001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包括第三子线段和第四子线段;所述第三子线段和所述第四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四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
[0018]所述走线转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三子线段和所述第四子线段。
[001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
[002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多条第一引出线和多条第二引出线;所述多条第一引出线和多条第二引出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布。
[002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包括第五子线段和第六子线段;所述第五子线段和所述第六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六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
[0022]所述走线转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电极,所述第三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五子线段和所述第六子线段。
[002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四引出线;所述第四引出线包括第七子线段和第八子线段;所述第七子线段和所述第八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八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
[0024]所述走线转接结构还包括第四连接电极,所述第四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四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七子线段和所述第八子线段。
[002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或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为第一尺寸;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或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为第二尺寸;
[0026]其中,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
[002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或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记为第三尺寸;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或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记为第四尺寸;
[0028]其中,所述第三尺寸大于所述第四尺寸。
[002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三连接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或者,
[0030]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三连接电极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
[003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且记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与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且记为第二边缘;
[0032]其中,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存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隔。
[003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
[0034]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包括第三子连接部和第四子连接部,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
[003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四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或者
[0036]所述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四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
[003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外边缘相平齐;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绑定区域;衬底;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像素电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以及第二源漏金属层;多条数据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且与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连接,所述多条数据线被配置为向所述多个子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多条数据引出线,位于所述绑定区域,所述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电连接,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引出线的至少部分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或者第二源漏金属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域沿着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方向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子区域、弯折区域以及第二子区域;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引出线包括至少两个线段,所述至少两个线段位于不同的膜层,且经由走线转接结构电连接,所述走线转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包括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所述第一子线段和所述第二子线段均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所述第二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所述走线转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一子线段和所述第二子线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包括第三子线段和第四子线段;所述第三子线段和所述第四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四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所述走线转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三子线段和所述第四子线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多条第一引出线和多条第二引出线;所述多条第一引出线和多条第二引出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布。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三引出线;所述第三引出线包括第五子线段和第六子线段;所述第五子线段和所述第六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六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二栅金属层;
所述走线转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电极,所述第三连接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连接电极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五子线段和所述第六子线段。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引出线至少包括第四引出线;所述第四引出线包括第七子线段和第八子线段;所述第七子线段和所述第八子线段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所述第八子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栅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翼董向丹颜俊王蓉刘庭良王琦伟仝可蒙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