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9981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进行一次发泡,得到预发泡颗粒;(2)将步骤(1)得到的预发泡颗粒置于硅溶胶中浸泡,得到中间体A;(3)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A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体B;(4)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体B依次进行醇溶剂置换和液态保护介质置换,得到中间体C;(5)将步骤(4)得到的中间体C进行二次发泡,冷却老化,得到所述气凝胶材料。所述制备方法采用模板-渗透-溶胶-凝胶-置换的非超临界制备气凝胶的方式,使气凝胶材料达到A级不燃,可以有效提升气凝胶材料的绝热性能。提升气凝胶材料的绝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凝胶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EPS(可发泡聚苯乙烯)发泡绝热材料很难达到A级不燃材料以及导热系数较高,发泡冷却因吸收导热系数较高的含水空气,降低了发泡材质的绝热性;同时,气凝胶制备也存在溶剂置换时间长的问题,获得高品质气凝胶需要采用超临界的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开创出一种不燃、疏水、超低导热系数绝热材料及非超临界的制备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0003]CN110818349A公开了一种硅质改性EPS保温板,所述硅质改性EPS保温板包括525水泥43

45%,水43

45%,憎水剂0.9

1.1%,纤维素醚0.2

0.4%,胶粉2.5

3.5%,减水剂0.9

1.1%,EPS石墨泡沫颗粒5

10%。所述硅质改性EPS保温板的导热系数为0.05W/(m
·
K),但该材料的阻燃性能欠佳,无法满足建筑材料、电器、化工设备、储能设备、机械设备或石油开采的应用。
[0004]CN109486090A公开了一种EPS泡沫板,所述EPS泡沫板表面覆盖辅助层和支撑体,所述辅助层和支撑体包括ABS橡胶粉350

500份,三氧化二锑46

82份,钙锌复合热稳定剂30

47份,银纳米颗粒210r/>‑
290份,纳米二氧化硅134

184份,乙醇71

1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

125份,交联剂46

64份,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20

34份。该EPS泡沫板中通过设置辅助层,使其强度得到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该材料的绝热性能较差,可应用范围小。
[0005]CN112876726A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微发泡聚氨酯材料,超临界微发泡聚氨酯材料包括聚酯多元醇20

40份、十二烷基苯

2,4

二异氰酸酯20

50份、蓖麻油醇2

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

3份、弹性调节剂0.2

2份、表面活性剂1

4份、促进剂0.5

2份、成核剂1

3份。该超临界微发泡聚氨酯材料能够很好的解决材料的开裂、柔韧性差、压缩变形、阻燃性差问题,但其导热系数较高,材料的保温功能欠佳。
[0006]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凝胶材料存在阻燃性不足、导热系数高、绝热性能差等性能无法平衡且方法单一的问题。因此,开发出一种阻燃性能好、导热系数低的气凝胶复合材料以及非超临界的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原料的选择和工艺的优化,使所述绝热气凝胶材料具有阻燃性能和绝热性能好、导热系数低的特性,能够充分满足气凝胶材料在绝热保温材料、建筑材料、电器、化工设备、储能设备、机械设备或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将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进行一次发泡,得到预发泡颗粒;
[0011](2)将步骤(1)得到的预发泡颗粒置于硅溶胶中浸泡,得到中间体A;
[0012](3)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A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体B;
[0013](4)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体B依次进行醇溶剂置换和液态保护介质置换,得到中间体C;
[0014](5)将步骤(4)得到的中间体C进行二次发泡,冷却老化,得到所述气凝胶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以可发泡聚苯乙烯(EPS)颗粒为模板,首先将(EPS)颗粒进行一次发泡,得到预发泡颗粒,其微球腔体中形成空隙;然后将预发泡颗粒浸泡在硅溶胶中,硅溶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使得硅溶胶渗透到预发泡颗粒的内部;再加入硅烷偶联剂,其与水(来自于硅溶胶)反应形成稳定的硅氧基团,促使硅溶胶发生凝胶,并在凝胶和EPS腔体膜之间形成硅氧键,起到交联改性的作用;步骤(4)以醇类溶剂置换出多余的水分,再以液态保护介质置换多余的醇类溶剂,从而避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孔塌陷,提高保温和绝热性能;将完成液态保护介质置换的中间体C进行二次发泡,膜泡在发泡的膨胀压力下粘结成型,再经过冷却老化的步骤,得到所述气凝胶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渗透-溶胶-凝胶-置换-发泡”的非超临界制备气凝胶方法,得到的所述气凝胶材料中包含二氧化硅气凝胶,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可达到A级不燃效果;同时,二氧化硅气凝胶在EPS膜和硅烷偶联剂的交联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多孔结构的塌陷和变形,具有优异的绝热保温性能。
[0016]优选地,所述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的直径为0.5

1mm,例如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7]优选地,所述预发泡颗粒与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的体积比为(2

10):1,可以为2:1、3:1、4:1、5:1、6:1、7:1、8:1、9:1、10:1,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次发泡使EPS颗粒的体积膨胀2

10倍,进而作为模板,继而通过后续的渗透-溶胶-凝胶-置换-发泡的步骤,得到A级不燃的气凝胶材料。如果一次发泡的体积膨胀倍数过小(<2),则无法形成具有适宜空隙和内部空腔的预发泡颗粒,使硅溶胶无法有效渗入,使气凝胶材料的阻燃性和绝热性能下降;如果一次发泡的体积膨胀倍数过大(>10),则会导致二次发泡不成型,颗粒处于分散状态,无法获得理想的气凝胶材料。
[0019]优选地,所述硅溶胶的固含量为10

40%,例如可以为10%、15%、20%、25%、30%、35%、4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20]优选地,所述硅溶胶中的分散介质(溶剂)为水。
[0021]优选地,步骤(2)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

24h,例如可以为2h、3h、4h、5h、6h、7h、8h、9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进行一次发泡,得到预发泡颗粒;(2)将步骤(1)得到的预发泡颗粒置于硅溶胶中浸泡,得到中间体A;(3)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A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体B;(4)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体B依次进行醇溶剂置换和液态保护介质置换,得到中间体C;(5)将步骤(4)得到的中间体C进行二次发泡,冷却老化,得到所述气凝胶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泡的温度为90

100℃;优选地,所述预发泡颗粒与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的体积比为(2

1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固含量为10

40%;优选地,步骤(2)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

24h,压力为0

10MPa;优选地,步骤(2)所述浸泡后还包括沥干和清洗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溶液的溶剂为醇类溶剂;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

10%;优选地,步骤(3)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min

24h,压力为0

10MPa。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溶剂置换所用的醇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醇溶剂置换的方法包括:将所述中间体B置于醇溶剂中浸泡,完成醇溶剂置换;优选地,所述醇溶剂中浸泡的时间为1

24h,压力为0

10MPa。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保护介质置换所用的液态保护介质包括液态二氧化碳、液氮、液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液态保护介质置换的方法包括:将所述醇溶剂置换后的产物置于液态保护介质中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晔孙久胜王雪梁文丽白璞
申请(专利权)人:百能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