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金强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70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开设有放置腔室;绕线轴,设于放置腔室内,且外表面绕设有采样绳,采样绳的一端贯穿放置腔室并延伸至壳体外;塞氏盘,设于采样绳的一端;透明度检测机构,设于塞氏盘上;传动组件,设于放置腔室内;及驱动机构,设于放置腔室内。上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通过绕线轴、采样绳、塞氏盘、透明度检测机构、驱动机构等结构的配合设置,使用者能够操作驱动机构运动,并带动绕线轴进行转动,使得塞氏盘沉入水中;当塞氏盘沉入水中不再可见时,能够通过透明度检测机构检测水体的透明度,避免了由于个体视力差异,导致读数出现误差,降低了测量的精准度的问题出现。现。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透明无色的,当水体中含泥沙、微生物、悬浮物、有机质等物质时就会产生浑浊现象,水的透明度便会降低。水的透明度降低不但影响感官性状,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因此水体透明度也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项指标。
[0003]目前,水体透明度的检测方法有铅字法、十字法和塞氏盘法,其中塞氏盘法是最常用的现场水体透明度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在黑白两色相间的圆铁盘的中心孔穿一根采样绳,在水中随盘体慢慢垂降下沉,直到盘体下降到一定深度后,当盘体刚好不再可见时,该深度就是所测水的透明度。
[0004]但是该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该装置结构较为单一,从而在检测过程中,灵活操作性不足;并且该装置需要使用者通过肉眼观察采样绳上的标记刻度,从而得知水体的透明度;由于个体视力差异,从而导致读数出现误差,继而使得准确度较低,进而降低了测量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能够自动对水体的透明度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且方便灵活操作。
[0006]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开设有放置腔室;绕线轴,安装于所述放置腔室内,且所述绕线轴外表面绕设有带刻度的采样绳,所述采样绳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腔室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塞氏盘,设置于所述采样绳位于壳体外的一端;透明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塞氏盘上,当所述塞氏盘下沉到预设深度时,所述透明度检测机构用于对水体的透明度进行实时检测;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室内;及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室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进行传动,从而带动所述绕线轴进行旋转运动并牵引所述塞氏盘进行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放置腔室内,且所述放置腔室内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蜗杆下方的转轴,所述蜗轮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的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所述放置腔室内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转轴旁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传动杆的外侧,所述转轴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齿块,所述绕线轴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齿块,所述第二齿块和所述第一齿块均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侧还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绕线轴内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一侧设置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放置腔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蜗轮配合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端部与所述放置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滑柱的一端与所述放置腔的内壁转动安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度检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塞氏盘上表面的光敏电阻和安装于所述塞氏盘下表面的水压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表面安装有检测器主体,所述检测器主体分别与所述水压传感器和所述光敏电阻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塞氏盘下表面的中部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底端的内部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外侧套接有配重块。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不少于两块,且所述配重块呈鱼鳍形设置。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壳体、放置腔室、绕线轴、采样绳、塞氏盘、透明度检测机构、传动组件和驱动机构的配合设置,使用者能够灵活操作驱动机构运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绕线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采样绳牵引塞氏盘沉入水中;当塞氏盘沉入水中不再可见时,能够通过透明度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水体的透明度,从而避免了由于个体视力差异,导致读数出现误差,继而使得准确度较低,进而降低了测量的精准度的问题出现。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蜗轮、蜗杆和转轴,转动蜗杆,从而带动蜗轮转动,继而驱动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可通过传动组件再带动绕线轴进行转动,最终实现对塞氏盘的上下牵引工作。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齿轮、传动杆、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多个第一齿块旋转,由于传动齿轮与第一齿块啮合,继而通过传动的方式带动传动杆进行旋转;并且第二齿块也与传动齿轮啮合,进而通过传动的方式同时带动绕线轴进行旋转;也由于绕线轴的直径远大于传动齿轮的直径,从而使得绕线轴的转动速度较慢,方便使用者观察塞氏盘何时进入水中,以停止牵引运动,继而便于将塞氏盘下沉到预设深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效率。
[0020]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环形板和涡卷弹簧,当需要收回塞氏盘时,能够通过涡卷弹簧自动回卷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采样绳自动回卷,继而实现对塞氏盘的收回作用,进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操作。
[002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放置块、放置腔、滑块、连接杆和卡块,当需要对蜗轮进行锁止时,推动滑块在放置腔内部进行水平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继而带动卡块往蜗轮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卡块位于蜗轮的任一两个齿块之间,从而限制蜗轮旋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三;
[0030]附图标记:
[0031]壳体1、放置腔室101、
[0032]绕线轴2、采样绳3、塞氏盘4、
[0033]蜗轮51、蜗杆52、转轴53、
[0034]传动齿轮61、传动杆62、第一齿块63、第二齿块64、
[0035]环形板71、涡卷弹簧72、
[0036]放置块81、放置腔82、滑块83、连接杆84、卡块85、
[0037]压缩弹簧91、滑动杆92、
[0038]导向槽111、滑柱112、连接臂113、
[0039]光敏电阻121、水压传感器122、检测器主体123、
[0040]安装柱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腔室(101);绕线轴(2),安装于所述放置腔室(101)内,且所述绕线轴(2)外表面绕设有带刻度的采样绳(3),所述采样绳(3)的一端贯穿所述放置腔室(101)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塞氏盘(4),设置于所述采样绳(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透明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塞氏盘(4)上,当所述塞氏盘(4)下沉到预设深度时,所述透明度检测机构用于对水体的透明度进行实时检测;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室(101)内;及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室(101)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进行传动,从而带动所述绕线轴(2)进行旋转运动并牵引所述塞氏盘(4)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51)和蜗杆(52),所述蜗杆(52)转动安装于所述放置腔室(101)内,且所述放置腔室(101)内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蜗杆(52)下方的转轴(53),所述蜗轮(51)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53)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61),所述放置腔室(101)内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转轴(53)旁侧的传动杆(62),所述传动齿轮(61)固定套接于所述传动杆(62)的外侧,所述转轴(53)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齿块(63),所述绕线轴(2)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齿块(64),所述第二齿块(64)和所述第一齿块(63)均与所述传动齿轮(61)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3)的外侧还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绕线轴(2)内的环形板(71),所述环形板(71)一侧设置有涡卷弹簧(72),所述涡卷弹簧(72)的一端与转轴(53)固定连接,且所述涡卷弹簧(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强罗莉陈玉燕李虹翟旭亮薛洋倪彪程方志徐东森郑建英李淼
申请(专利权)人:罗金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