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69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以及由基部向外延伸布设的延伸部,所述基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Si 1.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即为采用铝元素为主要,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以获得不同的物理及化学特性的金属物质,铝本身的特性得到改善,以满足工业上和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而目前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铝合金中,多为6系铝合金,其虽然本身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但合金中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以提高耐腐蚀性等化学性能时,则会使其降低原有的强度,抗拉性及韧性等力学性能下降,无法与化学性能兼顾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化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以及由基部向外延伸布设的延伸部,所述基部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Si1.35
r/>1.45%、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100a)以及由基部(100a)向外延伸布设的延伸部(101),所述基部(100a)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Si 1.35

1.45%、Fe 0.21%、Cu 0.05%、Mn 0.44~0.48%、Mg 0.50~0.55%、Zn 0.05%、Ti 0.02%,杂质合计≤0.15%,余量A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01)为由基部(100a)向四周延伸而出的功能性的支脚(101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01)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Si 1.05

1.5%、Fe≤0.5%、Cu≤0.5%、Mn 0.44~0.48%、Mg 0.80~1.55%、Zn≤0.08%、Ti 0.06~0.08%,Ga/Cr 0.3

0.5,杂质合计≤0.15%,余量A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01)为覆盖在所述基部(100a)一侧表面的表层(101b)。5.一种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00a)为中心具有孔洞(100)的方形结构,所述延伸部(101)为基部(100a)向四周延伸而出的功能性的支脚(101a),以所述孔洞(100)的中心为基点,基点至孔洞(100)的侧壁距离为L1,铝型材整体壁厚为L2,其成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铸锭(200):所述铸锭(200)包括空心结构的主锭以及附加在所述铸锭(200)外表面的支锭(201),所述支锭(201)的个数与支脚(101a)的个数相同且分布位置相同,所述主锭的壁厚控制在(L1

L2)/10至(L1+L2)/5之间,主锭横截面呈圆形或类圆形;b、将铸锭(200)置入挤压模具内通过挤压机进行挤压,得到铝合金型材胚料,胚料横截面即为基部(100a)与支脚(101a)的横截面外形;所述挤压模具包括模垫(1)、上模(2)以及用于固定的模具套(3),模具套(3)外布设有冷却系统,所述模垫(1)中心具有垫孔(11),上模(2)的中心具有与垫孔(11)相对应的挤压孔(21),所述挤压孔(21)的中心设有与其适配并穿过垫孔(11)的芯部(22),芯部(22)与挤压孔(21)的输出端为铝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远傅孙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