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68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包括机架组件;第一燃烧器,安装于机架组件且至少部分伸出至机架组件的上表面;温控组件,安装在第一燃烧器的上侧;第一支撑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机架组件;煮饭锅,支撑在第一支撑组件上且煮饭锅的底面抵压温控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机架组件并能环设于第一燃烧器,第二支撑组件被配置为支撑锅具,并使锅具的底面与温控组件形成间隔,燃气供应单元能够向第一燃烧器供应燃气,燃气供应单元能基于温控组件的检测结果停止向第一燃烧器供气。上述燃气灶的第一燃烧器既可以用于蒸煮米饭,且可以作为普通燃烧器使用,且面板下方需要的空间小,不会影响燃气灶安装在厨房台面中。厨房台面中。厨房台面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普及的厨房用具,其通常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燃烧器,在使用时,将锅具支撑在燃烧器上即可。现有技术中,一些燃气灶选择在面板下方设置容纳空间,并在该容纳空间内设置燃烧器和煮饭锅,从而使得燃气灶具有电饭煲的功能。但是这种设置使燃烧灶整体厚度很厚,在将燃气灶安装在厨房台面中时需要很大的空间,制约了这种燃气灶的应用;此外,当不需要蒸米饭时,位于容纳空间内的燃烧器只能闲置。
[000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燃气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灶,其第一燃烧器既可以用于蒸煮米饭,且可以作为普通燃烧器使用,且面板下方需要的空间小,不会影响燃气灶安装在厨房台面中。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燃气灶,包括:
[0007]机架组件;
[0008]第一燃烧器,安装于所述机架组件且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1);第一燃烧器(2),安装于所述机架组件(1)且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机架组件(1)的上表面;燃气供应单元(6),能够向所述第一燃烧器(2)供应燃气;温控组件(3),安装在所述第一燃烧器(2)的上侧;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7),二者能够择一安装至所述机架组件(1)并围设所述第一燃烧器(2);煮饭锅(5),能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上,且底面抵压所述温控组件(3),以使所述第一燃烧器(2)处于煮饭模式;所述第二支撑组件(7)能支撑锅具,并使锅具的底面与所述温控组件(3)形成间隔,以使所述第一燃烧器(2)处于普通模式;在煮饭模式下,所述燃气供应单元(6)能基于所述温控组件(3)的检测结果停止向所述第一燃烧器(2)供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包括外支撑件(41)和保温盘(42),所述外支撑件(41)设置在所述保温盘(42)下侧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组件(1),所述保温盘(42)构造为筒体结构且底面设置有贯穿孔(421),所述温控组件(3)能自所述贯穿孔(421)伸入所述筒体结构内,所述煮饭锅(5)支撑在所述筒体结构内,并与所述保温盘(42)之间形成排气间隙(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件(4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燃烧器(2)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形成进气间隙,所述进气间隙连通外部大气和所述第一燃烧器(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还包括隔热壳(43),所述隔热壳(43)套设于所述保温盘(42)的外侧,所述隔热壳(43)上设置有通孔(431),所述通孔(431)连通所述外部大气和所述进气间隙。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还包括内支撑件(44),所述内支撑件(44)设置在所述保温盘(42)内部,所述煮饭锅(5)支撑于所述内支撑件(44)上,以使所述煮饭锅(5)与所述保温盘(42)之间形成所述排气间隙(4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件(44)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煮饭锅(5)的周向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还包括第一配合件(46),所述第一配合件(46)与所述外支撑件(41)连接,所述机架组件(1)包括第二配合件(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熊苗东董建丰颜运宇吴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