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设握把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672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设握把套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将一离型套袋套设于一握柄外侧;其中,该离型套袋呈长条形且具有二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以防止该握柄进入该离型套袋内;该离型套袋装设作业包含以下程序:a1)将该第一端部贴抵该握柄端部;a2)将该离型套袋自该第一端部沿该握柄逐渐套入,直至该握柄被该离型套袋完全覆盖;b)将一握把套装设于该离型套袋外侧,该离型套袋介于该握把套与该握柄之间;其中,该第二端部显露于外界;c)抽拉该离型套袋,以移除该离型套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握把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套筒式握套的装设作业,一握把套的套孔孔径必须先行以机器或人力方式撑 开,使该握把套的套孔孔径大于一握柄直径;通过此,该握把套才能够套设于握柄外侧,以 达到套设该握把套的目的。然而,现有装设作业为逐段撑开该握把套,再逐段推进该握把套而套设于该握柄; 此种方式作业速度缓慢而不适用于需要大量生产的场合;换言之,就加工效率而言,现有者 在撑开该握把套以及长行程的套入过程中,其具有步骤繁复而作业时间长的缺点。综上所述,现有具有上述的缺失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能够经由设置离型套袋改 良握把套的套设作业,具有简化加工步骤而缩短作业时间的特色。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包含下列步骤a)将一 离型套袋套设于一握柄外侧;其中,该离型套袋呈长条形且具有二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部 以及第二端部,以防止该握柄进入该离型套袋内;该离型套袋装设作业包含以下程序al) 将该第一端部贴抵该握柄端部;a2)将该离型套袋自该第一端部沿该握柄逐渐套入,直至 该握柄被该离型套袋完全覆盖;b)将一握把套装设于该离型套袋外侧,该离型套袋介于该 握把套与该握柄之间;其中,该第二端部显露于外界;c)抽拉该离型套袋,以移除该离型套 袋。通过此,本专利技术透过上述步骤,其能够利用该离型套袋于该握 把套与该握柄之间形成润滑介质,使该握把套与该握柄容易套设;换言之,本实施例可克服 现有技术不易套设的问题。再者,该离型套袋于加工后可直接移除而不需要再经由其它手 续处理,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综上所陈,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简化加工步骤而缩 短作业时间的特色。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功效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 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型套袋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型套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揭示第一端部能够 向内侧翻折塞入的情形;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型套袋的前置示意图,主要揭示离型套袋的装设情形;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握把套的装设情形;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移除离型套袋的情形;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移除离型套袋后的状态;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握把套的装设情形;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移除离型套袋的情形;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主要揭示移除离型套袋后的状态;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离型套袋的立体图,主要揭示气孔的位置。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离型套袋10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4拉提部16握柄20握把套30握把套40离型套袋50握柄60离型套袋IOA气孔18A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其包含 下列步骤a)将一离型套袋10套设于一握柄20外侧;如图2及图3所示,该离型套袋10呈 长条形且具有二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部12以及第二端部14,以防止该握柄20进入该离型 套袋10内;该离型套袋10,该第二端部14形成有一拉提部16,以利抽拉该离型套袋10的 第二端部14而移除该离型套袋10 ;该离型套袋10具有一连通该离型套袋10内部的气孔 18,用以将该离型套袋10内部空气排出,进而利于套设该离型套袋10 ;该气孔18靠近该离 型套袋10的第二端部14,以利将该离型套袋10内部空气排出;该离型套袋10装设作业包 含以下程序al)将该第一端部12贴抵该握柄20端部;该握柄20外周面预先布设有一粘合材 (图未示),该粘合材选自胶水以及双面胶带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该粘合材选以胶水为 例,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非做为限制要件;a2)如图4所示,将该离型套袋10自该第一端部12沿该握柄20逐渐套入,直至该 握柄20被该离型套袋10完全覆盖;该离型套袋10的外周面邻接该第一端部12贴抵该握 柄20,该离型套袋10的外周面邻接该第二端部14者则显露于外界。b)如图5所示,将一握把套30装设于该离型套袋10外侧,该第二端部14显露于 外界;其中,由于该离型套袋10为具有润滑效果,该离型套袋10于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 之间等同形成润滑介质,进而使该离型套袋10能够顺利套设于该握把套30外侧。该离型 套袋10介于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之间,该粘合材贴合该离型套袋10而未接触该握把 套30 ;换言之,该离型套袋10能够暂时性防止该粘合材与其它无关的对象粘合。该握把套 30的形式选自套筒式以及缠绕式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该握把套30的形式选以套筒式为 例,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非做为限制要件。C)如图6所示,抽拉该离型套袋10的拉提部16,以移除该离型套袋10 ;当该离型 套袋10被抽离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之间,该粘合材会粘附于该握把套30内侧,进而固 设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 ;如图7所示,当该离型套袋10完全被抽离,即完成该握把套30 的装设。 通过此,本实施例的通过上述步骤,其能够利用该离型套袋10 于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之间形成润滑介质,使该握把套30与该握柄20容易套设;换言 之,本实施例可克服现有技术不易套设的问题。再者,该离型套袋10于加工后可直接移除 而不需要再经由其它手续处理,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综上所陈,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 具有简化加工步骤而缩短作业时间的特色。请参阅图8至图10,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设握把套的方 法,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b)如图8及图9所示,将一握把套40装设于一离型套袋50外侧, 该离型套袋50介于该握把套40与一握柄60之间;本实施例中,该握把套40的形式选以缠 绕式为例,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非做为限制要件。本实施例的步骤a)以及步骤C)是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相同,在此容不赘 述。如图10所示,通过此,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能达成相同的功效,并提供 另一实施态样。请参阅图11,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离型套袋10A,其是与第一 较佳实施例结构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该离型套袋IOA具有二气孔18A形成于该离型套 袋IOA的热压缝合处;该等气孔18A的数量,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非做为限制要件。该离 型套袋IOA同样能够达到将该离型套袋IOA内部空气排出的目的。通过此,本实施例能够 达到第一较佳实施例揭示所能达成相同的功效,并提供再一实施态样。本专利技术于前揭诸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元件及方法步骤,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 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或步骤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所 涵盖。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将一离型套袋系套设于一握柄外侧;其中,该离型套袋呈长条形且具有二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以防止该握柄进入该离型套袋内;该离型套袋装设作业包含以下程序a1)将该第一端部贴抵该握柄端部;以及a2)将该离型套袋自该第一端部沿该握柄逐渐套入,直至该握柄被该离型套袋覆盖;b)将一握把套装设于该离型套袋外侧,该离型套袋介于该握把套与该握柄之间;其中,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设握把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将一离型套袋系套设于一握柄外侧;其中,该离型套袋呈长条形且具有二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以防止该握柄进入该离型套袋内;该离型套袋装设作业包含以下程序:a1)将该第一端部贴抵该握柄端部;以及a2)将该离型套袋自该第一端部沿该握柄逐渐套入,直至该握柄被该离型套袋覆盖;b)将一握把套装设于该离型套袋外侧,该离型套袋介于该握把套与该握柄之间;其中,该第二端部系显露于外界;以及c)抽拉该离型套袋,以移除该离型套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瀚
申请(专利权)人:翰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