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63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托架、连接管头、调压阀、防护壳、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行走机构、翻转机构、驱动电路等,其中,承载底座下端面与行走机构连接,上端面与定位托架及防护壳连接,定位托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通过翻转机构铰接,防护壳包覆在承载底座、定位托架外,定位托架顶部及底部均设至少一个调压阀,每个调节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通过导流管与一个连接管头连通。其使用方法总括为设备装配和气罐承载防护两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结构类型气罐承载、防护和转运作业的需要,同时可有效克服外力冲击、高温等因素导致的气罐内气压升高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高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高等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属设备安全


技术介绍

[0002]储气罐是指专门用来储存气体的设备,同时起稳定系统压力的作用。根据储气罐的承受压力不同可以分为高压储气罐和低压储气罐,为了保证储气罐使用时的安全性,当前主要是通过为储气罐设置安全阀等设备进行安全防护,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外部环境温度波动、外力冲击、外化品腐蚀及安全阀等阀门设备故障,从而导致储气罐结构受损,影响储气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导致储气罐内存储气体介质状态稳定性差,气压波动大,影响供气质量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高压气体泄露而引发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0003]因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旨在通过该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一些现存的气罐防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集成化和模块化程度高,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结构类型气罐承载、防护及转运作业的需要,有效的提高气罐存储、转运及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可为气罐存储及工作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有效克服外力冲击、高温等因素导致的气罐内气压升高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气罐内气体泄露时引发的冲击具有良好的缓冲防护能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气罐内高压气体泄露造成的危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托架、连接管头、调压阀、防护壳、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行走机构、翻转机构及驱动电路,其中承载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机构连接,上端面与定位托架及防护壳连接,定位托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通过翻转机构铰接,防护壳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的腔体结构,包覆在承载底座、定位托架外,并与承载底座间构成闭合腔体结构,定位托架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定位托架顶部及底部均设至少一个调压阀,每个调节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通过导流管与一个连接管头连通,且其中一个连接管头嵌于防护壳外表面,调压阀、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翻转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驱动电路嵌于承载底座内,且其对应的承载底座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操控界面,且操控界面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托架包括基础架、调节架、定位卡箍、半导体制冷机构、引流风机、换热板、导流通道、气压气流传感器,所述基础架、调节架均为格栅板结构,其中基础板下端面通过翻转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铰接,其板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0
°
—90
°
夹角,所述基础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均与至少一个调节架间铰接,调节架板面与基础架板面间呈0
°
—90
°
夹角,所述基础架、调节架上均设至少两个定位卡箍,所述基础架内设至少两个换热板,各换热板嵌于基础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内,每个换热板的后端面均与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机
构的制冷端相抵并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位于基础架内并与基础架间连接,同时基础架内另设至少一条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上半部分别包覆在各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散热端外,同时导流通道下端面位于承载底座下端面外,所述引流风机嵌于导流通道的下端面内,所述气压气流传感器若干,与基础架连接,并和调压阀与连接管头之间的导流管间连接,同时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引流风机及气压气流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包括定位板、托盘、减震弹簧、滑槽、滑块、弹性铰链、弹性垫块,所述定位板前板面和后板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平行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一条与滑槽轴线平行分布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下端面与滑槽下端面相抵,上端面与滑块下端面相抵,所述滑块50%—90%部分嵌于滑槽内并与滑槽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前端面通过弹性铰链与托盘侧表面铰接,所述托盘板面与定位板板面呈0
°
—90
°
夹角,同时所述托盘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至少一个弹性垫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包括承载罩、弹性压环、溢流阀、拉手、观察窗,所述承载罩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腔体结构,包覆在承载底座外并通过滑轨与承载底座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承载罩顶部设至少一个排气口,且排气口与溢流阀连通,所述承载罩内侧面设若干弹性压环,所述弹性压环为圆弧状及等腰梯形状的槽状结构,分别位于和定位托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对应的内侧面上,且各弹性压环间沿承载罩轴线从上向下分布,并构成一个工作组,且同一工作组内的弹性压环间同轴分布,所述承载罩侧壁上另设至少两个观察窗,同时承载罩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拉手,所述拉手与承载罩外表面连接,并与承载罩外侧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拉手环绕承载罩轴线均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环包括收纳底座、弹性垫块、承压囊袋、弹片、连接管口、控制阀、压力传感器,所述收纳底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所述弹性垫块为圆弧状及等腰梯形状的槽状结构,弹性垫块后端面设收纳槽,并通过收纳槽包覆在收纳底座外并与收纳底座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承压囊袋嵌于收纳底座内,其上端面与弹性垫块收纳槽槽底相抵,且承压囊袋上端面与收纳槽槽底接触面处设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同时所述收纳底座上端面与收纳槽槽底间通过弹片连接,所述承压囊袋通过导流管与一个连接管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口嵌于收纳底座外并与控制阀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罩包括承载套、调节板、连接锁扣、弹性滚轮,所述承载套为矩形槽状结构,其前端面及后端面均设一条调节板,其中所述调节板下端面与承载套侧壁下端面通过铰链铰接,所述调节板板面与承载套轴线呈0
°
—135
°
夹角,且当调节板板面与承载套轴线呈0
°
夹角时,调节板与承载套前端面及后端面相抵并平行分布,且承载套通过若干连接锁扣与承载套连接,并与承载套构成轴向截面呈“冂”字形腔体结构,所述调节板后端面与弹性压环及若干弹性滚轮连接,且弹性滚轮位于由弹性压环构成的工作组两侧位置,且弹性滚轮的滚面比承压囊袋收缩状态时的弹性压环上端面高0—5毫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可编程控制器、DSP芯片及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操控界面为基于显示器、按键、接线端子、通讯端口、电位器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当操控界面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操控界面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并通过互锁电路相互电气连接。
[0012]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备装配,首先对承载底座、定位托架、连接管头、调压阀、防护壳、气压传感
器、温度传感器、行走机构、翻转机构及驱动电路进行装配组装,得到成品防护装置,然后利用防护壳外的拉手与行走机构配合将防护装配转运至指定工作位置即可;S2,气罐承载防护,首先打开防护壳承载罩的调节板,使得调节板板面与防护壳轴线大于90
°
,然后通过翻转机构调整定位托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间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罐外防护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托架、连接管头、调压阀、防护壳、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行走机构、翻转机构及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行走机构连接,上端面与定位托架及防护壳连接,所述定位托架下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通过翻转机构铰接,所述防护壳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的腔体结构,包覆在承载底座、定位托架外,并与承载底座间构成闭合腔体结构,所述定位托架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定位托架顶部及底部均设至少一个调压阀,每个调节阀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通过导流管与一个连接管头连通,且其中一个连接管头嵌于防护壳外表面,所述调压阀、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翻转机构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嵌于承载底座内,且其对应的承载底座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操控界面,且操控界面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托架包括基础架、调节架、定位卡箍、半导体制冷机构、引流风机、换热板、导流通道、气压气流传感器,所述基础架、调节架均为格栅板结构,其中基础板下端面通过翻转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铰接,其板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0
°
—90
°
夹角,所述基础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均与至少一个调节架间铰接,调节架板面与基础架板面间呈0
°
—90
°
夹角,所述基础架、调节架上均设至少两个定位卡箍,所述基础架内设至少两个换热板,各换热板嵌于基础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内,每个换热板的后端面均与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机构的制冷端相抵并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位于基础架内并与基础架间连接,同时基础架内另设至少一条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上半部分别包覆在各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散热端外,同时导流通道下端面位于承载底座下端面外,所述引流风机嵌于导流通道的下端面内,所述气压气流传感器若干,与基础架连接,并和调压阀与连接管头之间的导流管连接,同时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引流风机及气压气流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包括定位板、托盘、减震弹簧、滑槽、滑块、弹性铰链、弹性垫块,所述定位板前板面和后板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平行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一条与滑槽轴线平行分布的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下端面与滑槽下端面相抵,上端面与滑块下端面相抵,所述滑块50%—90%部分嵌于滑槽内并与滑槽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前端面通过弹性铰链与托盘侧表面铰接,所述托盘板面与定位板板面呈0
°
—90
°
夹角,同时所述托盘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至少一个弹性垫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罐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包括承载罩、弹性压环、溢流阀、拉手、观察窗,所述承载罩为轴向截面呈“冂”字形腔体结构,包覆在承载底座外并通过滑轨与承载底座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承载罩顶部设至少一个排气口,且排气口与溢流阀连通,所述承载罩内侧面设若干弹性压环,所述弹性压环为圆弧状及等腰梯形状的槽状结构,分别位于和定位托架前端面及后端面对应的内侧面上,且各弹性压环间沿承载罩轴线从上向下分布,并构成一个工作组,且同一工作组内的弹性压环间同轴分布,所述承载罩侧壁上另设至少两个观察窗,同时承载罩外侧面设至少一个拉手,所述拉手与承载罩外表面连接,并与承载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红宇严少洋丁梧秀王新武黄强高富强赵进东孙艳何朋立谢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