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50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实验鱼槽底部中部与底座铰接,实验鱼槽铰接位置两侧通过多个升降装置与底座连接,实验鱼槽一端设有出水口,另一端设有回流槽,回流槽通过泵体与出水口连通形成循环;实验鱼槽上设有滑动的实验台,实验台上设有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实验鱼槽内部且在实验台两侧设有拦鱼网板。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总之,建造赶、拦、导、诱鱼实验设备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游泳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使原有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的环境单元,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碎,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将使洄游鱼类不能到达原来的栖息地,其生存和繁殖将受到影响,可能引起种群数量下降、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和经济鱼类品质退化等,最终对鱼类资源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护鱼类资源,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水利枢纽工程会越来越多的设置不同类型的过鱼设施。而过鱼设施一般通过鱼道水工水力学模型试验进行研究。
[0003]部分鱼类在进入到大坝位置时,鱼类不能够发现鱼道的入口位置,是因为在鱼道设计时,入口通常被设计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鱼类很难从视觉上区分出入口。此外,鱼道的入口通常会设置流量控制结构,如闸门、格栅等,这些结构也会影响鱼类的视觉和嗅觉等感知能力。因此,为了鱼类能够尽快、高效的发现鱼道入口,在鱼道入口之外设置各种赶、拦、导鱼设备,在鱼道入口设置各种诱鱼设备,使鱼类主动靠近鱼道入口,但是目前的采用的大部分是使用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化学物质来吸引它们,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受到水流的影响而消失,不能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解决部分鱼类在进入到大坝位置时,鱼类不能够发现鱼道的入口位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实验鱼槽底部中部与底座铰接,实验鱼槽铰接位置两侧通过多个升降装置与底座连接,实验鱼槽一端设有出水口,另一端设有回流槽,回流槽通过泵体与出水口连通形成循环;实验鱼槽上设有滑动的实验台,实验台上设有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实验鱼槽内部且在实验台两侧设有拦鱼网板。
[0006]优选方案中,实验台的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包括:发声装置、脉冲电压杆和发光设备。
[0007]优选方案中,实验台两侧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驱动安装座和第二驱动安装座,第一驱动安装座的移动板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的齿轮与实验台的第二齿条啮合,第一驱动安装座的移动板与实验台滑动连接,第二电机一侧设有升降柱,升降柱上滑动设有升降安装板,升降安装板下端安装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
[0008]优选方案中,升降安装板下端与发声安装架连接,多个发声装置设置在发声装置上。
[0009]优选方案中,升降柱内部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一侧设有开口,升降柱内部设有螺杆;螺杆与第三电机连接,升降安装板上端的螺母滑块与升降柱内部滑动连接且与螺杆螺纹连接。
[0010]优选方案中,第二驱动安装座的升降安装板上设有水流测速仪。
[0011]优选方案中,脉冲安装座设置在升降安装板上,脉冲安装座上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脉冲电压杆,脉冲电压杆上设有多个垂直的脉冲触电头;多根脉冲电压杆与脉冲电源电连接;脉冲电压杆采用正极负极交替设置。
[0012]优选方案中,实验台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的齿轮与实验鱼槽上的第一齿条啮合;实验台上还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与实验台滑动连接,安装杆上端为U形的倒勾结构,倒勾端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向实验鱼槽方向设置。
[0013]优选方案中,拦鱼网板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一拦鱼网板和第二拦鱼网板;第一拦鱼网板与夹板架滑动连接,夹板架两端与滑动架连接,滑动架两端与实验鱼槽两侧滑动连接,第一拦鱼网板宽度小于实验鱼槽内部宽度;夹板架上设有固定销,固定销穿过夹板架和第一拦鱼网板;滑动架两端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穿过滑动架抵靠在实验鱼槽上。
[0014]该方法包括:S1、鱼类对声学的趋向或回避的试验步骤,在升降安装板上安装发声安装架和拆卸发声装置,实验用的鱼放置在第一拦鱼网板和第二拦鱼网板之间;每次试验使用1尾鱼,每个试验背景条件的重复实验次数为10尾鱼;S2、将实验用的鱼放置在第一拦鱼网板和第二拦鱼网板之间,调节声源频率为:100赫兹,500赫兹,1000赫兹;声压级:50分贝,100分贝,150分贝;S3、总计试验次数为10种工况,即9种声源频率和强度组合工况、1组无设备对照组工况,总共10个样本量重复,实验次数为100次;S4、将单个工况放置在水池一端的一半水深位置,测试每种工况条件下,共9种工况,一半水深位置的特征点位的声源频率和强度数据,绘制9种工况条件下一半水深位置的的水池内的声源频率和强度分布图;S5、100次试验的单次试验过程举例:将1尾鱼放入水槽并使其自由运动5分钟,5分钟后声源设备开始进行单个工况的运行工作,即运行时间30分钟,利用摄像机观测记录鱼类在水池中的实时位置;然后利用人眼或计算机软件分析鱼类在不同位置出现的频率;S6、鱼类不会出现在分贝高于100的位置,那么可以判定100分贝是可以让鱼类会逃避和回避的声音;那么就可以在水电站尾水洞入口设置100分贝的播放机器;这样鱼类就不会进入水电站尾水渠的内部;S7、拆卸发声装置和发声安装架,在升降安装板上安装脉冲安装座和脉冲电压杆,
第一驱动安装座控制脉冲电压杆深入到实验鱼槽内部;控制脉冲电为方形波、峰值电压50

200V、频率1

20Hz、脉宽1

5ms;控制实验鱼槽出水速度为0

1.0m/s,控制整个实验鱼槽流速 ;调节改变实验条件的上述可变参数,使其产生不同试验工作状况;在不同工作状况下,观测实验鱼首次游至电极附近后表现出的穿越电脉冲屏障或反向逃逸行为,若实验鱼能够穿越电脉冲屏障,则记录为该工况条件无法拦截该实验鱼上溯;若实验鱼靠近电脉冲屏障时突然表现出反向逃逸行为,则记录为该工况条件可以拦截该实验鱼上溯;统计分析每种工作状况下的电脉冲对鱼类上溯时的拦截率;选取拦截率最高的工作状况作为水电站尾水渠入口的电拦鱼设备工作状况;S8、选取声拦鱼最佳工作状况和电拦鱼最佳工作状况,在水电站尾水渠入口设置改工作状况用以拦截鱼类;脉冲电压对鱼类有较好的拦截效果,但这种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流速较低的时候;而当流速较大的时候,鱼类游泳速度较大,鱼类高速向前冲,即使突然遇到了脉冲电压,还没等到鱼类反应过来,他已经冲过了越过了脉冲电压屏障,虽然他收到了脉冲电压的电击,但他仍然穿越了脉冲电压屏障;所以脉冲电压在流速较大或鱼类游泳速度较大的时候,无法起到很好地拦截鱼类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赶、拦、导、诱鱼阻拦效果的实验设备及其实验方法,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可以用于评估在不同条件下各种驱赶、拦截、引导和引诱 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这些实验设备,我们可以测试不同的驱赶、拦截、引导和引诱鱼的方法,以评估其对鱼类的影响。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光、声、电不同物理学信号的趋向反应,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水域条件下各种方法的适用性。此外,这些设备还可以用于评估防止非目标鱼类被误捕的方法,以及评估各种生态环保措施的效果。总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实验鱼槽(2)底部中部与底座(4)铰接,实验鱼槽(2)铰接位置两侧通过多个升降装置(5)与底座(4)连接,实验鱼槽(2)一端设有出水口(1),另一端设有回流槽(6),回流槽(6)通过泵体与出水口(1)连通形成循环;实验鱼槽(2)上设有滑动的实验台(3),实验台(3)上设有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实验鱼槽(2)内部且在实验台(3)两侧设有拦鱼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实验台(3)的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包括:发声装置(10)、脉冲电压杆(20)和发光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实验台(3)两侧设有相同结构的第一驱动安装座(11)和第二驱动安装座(18),第一驱动安装座(11)的移动板上设有第二电机(1101),第二电机(1101)上的齿轮与实验台(3)的第二齿条(1102)啮合,第一驱动安装座(11)的移动板与实验台(3)滑动连接,第二电机(1101)一侧设有升降柱(1103),升降柱(1103)上滑动设有升降安装板(1105),升降安装板(1105)下端安装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升降安装板(1105)下端与发声安装架(1001)连接,多个发声装置(10)设置在发声装置(10)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升降柱(1103)内部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一侧设有开口,升降柱(1103)内部设有螺杆(1107);螺杆(1107)与第三电机(1104)连接,升降安装板(1105)上端的螺母滑块(1106)与升降柱(1103)内部滑动连接且与螺杆(1107)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第二驱动安装座(18)的升降安装板上设有水流测速仪(19)。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脉冲安装座(22)设置在升降安装板(1105)上,脉冲安装座(22)上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脉冲电压杆(20),,脉冲电压杆(20)上设有多个垂直的脉冲触电头(21);多根脉冲电压杆(20)与脉冲电源电连接;脉冲电压杆(20)采用正极负极交替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实验台(3)上设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上的齿轮(15)与实验鱼槽(2)上的第一齿条(17)啮合;实验台(3)上还设有安装杆(13),安装杆(13)与实验台(3)滑动连接,安装杆(13)上端为U形的倒勾结构,倒勾端部设有摄像头(12),摄像头(12)向实验鱼槽(2)方向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赶、拦、导、诱鱼的实验设备,其特征是:拦鱼网板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一拦鱼网板(8)和第二拦鱼网板(9);第一拦鱼网板(8)与夹板架(801)滑动连接,夹板架(801)两端与滑动架(802)连接,滑动架(802)两端与实验鱼槽(2)两侧滑动连接,第一拦鱼网板(8)宽度小于实验鱼槽(2)内部宽度;夹板架(801)上设有固定销(803),固定销(803)穿过夹板架(801)和第一拦鱼网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露黄应平杨文俊侯轶群郭辉金瑶陈小娟张晓敏韩德举陶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