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34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清洁机构,且清洁机构包括四个支臂、顶板、活动孔、两个限位杆、缸槽、驱动电机、螺杆、转套、两个连接臂、圆环、环刃,四个所述支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支臂的另一端上。滤液在缸内继续旋转搅拌,将反应后的滤液通过下料管排入烧结金属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继续通过环刃刮除反应缸内壁残留,提取过滤器内沉淀物,如此反复,直至滤液内成分完全提取,避免使用若干个容器进行操作,降低作业繁琐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废弃物回收
,具体为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PTA的生产方法是采用钴锰溴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将对二甲苯经空气高温液相氧化制成,这些钴锰溴的化合物包括醋酸钴、溴化钴、醋酸锰、溴化锰、氢溴酸、四溴乙烷等。为保证PTA质量,在PTA生产过程中必须将10~20%的含催化剂的母液浆料抽出,经薄膜蒸发器回收大量醋酸后,剩余的为含有醋酸钴、醋酸锰、芳香酸、醋酸等的残渣浆液。一套年产120万吨PTA的生产装置,每年要排放含有机酸及催化剂的氧化残渣浆液超过1.5万吨,其中含钴0.5~1.2%、含锰0.5~1.2%、含有机酸30~42%,如果能将这部分残渣浆液中的有机酸、钴、锰催化剂加以回收,返回装置使用或再利用,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
[000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503813B,该专利提供一种对苯二甲酸氧化残渣中有机酸和钴锰金属的回收方法,将抽出的PTA氧化残液趁热进行一级过滤分离出其中的固体物,该固体物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4

羧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酸等水不溶性有机酸,将该固体物返回氧化系统或直接出售用于合成树脂的原料;滤液按下列过程处理:在一级滤液中加入草酸,滤液温度控制在60~100℃,草酸与滤液中的钴锰总量的摩尔比为0.75~1.2∶1,得到钴锰草酸盐沉淀,过滤分离出草酸钴锰,滤液进一步降温至30~5℃,再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物用于提取苯甲酸,滤液送废水处理装置;或者将一级滤液直接降温至30~5℃,进行第二级过滤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物用于提取苯甲酸,在二级滤液中加入草酸,控制温度为30~100℃,草酸与滤液中的钴锰总量的摩尔比为0.75~1.2∶1,得到草酸钴锰沉淀,过滤分离出草酸钴锰,滤液送废水处理装置;将上述或者过程得到的草酸钴锰与氧化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溴素、高锰酸、锰酸、二氧化锰或/和氢溴酸进行均相化处理反应,并使用醋酸钴水溶液、溴化钴水溶液、醋酸锰水溶液、溴化锰水溶液、醋酸或/和纯水作为溶剂,当固体物全部溶解后,在反应器中加入金属钴、金属锰或/和氢溴酸,继续加热30~60min,过滤,即得到含钴锰溴的均相溶液,该混合液可直接与醋酸钴、醋酸锰、溴化钴、溴化锰、醋酸或水进行混合作为PTA的氧化催化剂,其中,钴锰草酸盐与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的摩尔比为1∶1.0~1.2;钴锰草酸盐与溴素或二氧化锰或高锰酸或锰酸的摩尔比为化学计量比。
[0004]但是PTA残渣进行有机酸提取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催化反应以及固液分离,其中所用到的容器数量较多,造成清洁麻烦,繁琐度高,降低连续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清洁机构,且清洁机构包括四个支臂、顶板、活动孔、两个限位杆、缸槽、驱动电机、螺杆、转套、两个连接臂、圆环、环刃;
[0009]四个所述支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四个支臂的另一端上,所述活动孔开设在顶板的顶部,两个所述限位杆依次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两侧,所述缸槽开设在箱体的顶部中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顶板顶部,所述螺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活动贯穿活动孔的内壁并向下延伸至缸槽内,所述转套螺纹套设在螺杆的延伸端外壁,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套的外壁两侧,所述圆环的内壁分别与两个连接臂远离转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刃固定套设在圆环的外壁,且环刃的刃口与缸槽的内壁一周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取机构,且提取机构包括反应缸、齿环、下料管、下料阀门、烧结金属过滤器,所述反应缸的外壁与缸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环的外壁与反应缸的缸口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反应缸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箱体的底部,并向下延伸,所述下料阀门固定安装在下料管的延伸端上,所述烧结金属过滤器与下料管的延伸端连通设置。通过设置加热后的PTA氧化残液通过调节下料阀门沿着下料管排放。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L板,所述L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贯穿L板,并向下延伸,所述转轴的延伸端外壁固定套设有正齿轮,所述正齿轮与齿环的内齿口啮合。通过设置正齿轮啮合齿环旋转带动反应缸旋转。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有四个。通过设置支腿对箱体进行稳定支撑,提高作业稳定性。
[0013]优选的,四个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收槽,所述烧结金属过滤器位于回收槽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烧结金属过滤器促使PTA残渣废水固液分离。
[0014]优选的,所述回收槽的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进接口与回收槽的内壁左侧连通设置,所述提升泵的出接口连通设置有提升管道的一端,所述提升管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延伸至反应缸内。通过设置提升泵抽取回收槽内的滤液沿着提升管道继续排入反应缸内。
[0015]优选的,所述回收槽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管的连接端连通至回收槽的内壁右侧,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排水阀门。通过设置排水阀门调节将废水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放回收资源化利用。
[0016]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臂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限位孔,并向下延伸至反应缸的内壁底部,所述螺杆的延伸端同时位于反应缸的内部。通过设置螺杆旋转带动转套通过连接臂与限位杆限位下降。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通过打开驱动电机使螺杆旋转带动转套下降,使圆环带动环刃下降刮除反应缸内壁残留物,保持反应缸内部干净,减轻清洁负担。
[0020]2、该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通过滤液在缸内继续旋转搅拌,将反应后的滤液通过下料管排入烧结金属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继续通过环刃刮除反应缸内壁残留,提取过滤器内沉淀物,如此反复,直至滤液内成分完全提取,避免使用若干个容器进行操作,降低作业繁琐度,提高工作效率。
[0021]3、该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通过启动旋转电机,促是转轴带动正齿轮啮合齿环旋转带动反应缸,PTA氧化残液不断经过限位杆、螺杆干扰水流轨迹,提高搅拌力度,提高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清洁机构(2),且清洁机构(2)包括四个支臂(201)、顶板(202)、活动孔(203)、两个限位杆(204)、缸槽(205)、驱动电机(206)、螺杆(207)、转套(208)、两个连接臂(209)、圆环(210)、环刃(211);四个所述支臂(20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202)固定安装在四个支臂(201)的另一端上,所述活动孔(203)开设在顶板(202)的顶部,两个所述限位杆(204)依次固定安装在顶板(202)的底部两侧,所述缸槽(205)开设在箱体(1)的顶部中间,所述驱动电机(206)固定安装在顶板(202)顶部,所述螺杆(207)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2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7)的底端活动贯穿活动孔(203)的内壁并向下延伸至缸槽(205)内,所述转套(208)螺纹套设在螺杆(207)的延伸端外壁,两个所述连接臂(209)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套(208)的外壁两侧,所述圆环(210)的内壁分别与两个连接臂(209)远离转套(20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刃(211)固定套设在圆环(210)的外壁,且环刃(211)的刃口与缸槽(205)的内壁一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A残渣有机酸资源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提取机构(3),且提取机构(3)包括反应缸(301)、齿环(302)、下料管(303)、下料阀门(304)、烧结金属过滤器(305),所述反应缸(301)的外壁与缸槽(20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环(302)的外壁与反应缸(301)的缸口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303)的一端与反应缸(301)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下料管(303)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箱体(1)的底部,并向下延伸,所述下料阀门(304)固定安装在下料管(303)的延伸端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胡建东黄莹辰梁国斌印霞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