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15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其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成型组件和退模组件,动模组件靠近或远离定模组件移动,成型组件用于工件注塑成型。成型组件与退模组件均设于动模组件上且与动模组件同步移动,退模组件用于驱动成型组件相对工件移动并与工件分离。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相互靠近移动并抵接完成合模,成型组件内形成模腔,注入熔体待其冷却成型;成型后,动模组件携带成型组件和退模组件同步远离定模组件移动,退模组件驱动成型组件相对工件移动,完成成型组件与成型后的工件分离,提高脱模便捷性的同时减小脱模过程中工件损坏的可能性,提高良品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马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蜗杆是马达的重要传动部件。蜗杆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有阿基米德蜗杆、渐开线蜗杆、法向直廓蜗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四种类别,蜗轮蜗杆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马达用蜗杆要求传动精度高,强度高,磨损小。
[0003]相关技术中,马达蜗杆经注塑成型,但马达蜗杆螺纹较密,齿牙较长,成型后脱模过程较为麻烦,蜗杆在脱模时极易发生损坏,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模具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及生产工艺,包括: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靠近或远离定模组件移动。
[0006]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用于工件注塑成型。
[0007]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退模组件。
[0008]其中,所述成型组件与退模组件均设于动模组件上且与动模组件同步移动,所述退模组件用于驱动成型组件相对工件移动并与工件分离。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相互靠近移动并抵接,完成合模,成型组件内形成模腔,注入熔体待其冷却成型;成型后,动模组件携带成型组件和退模组件同步远离定模组件移动,与此同时,退模组件驱动成型组件相对工件移动,完成成型组件与成型后的工件分离,减少了工件脱模时额外所需的脱模轨道,提高脱模便捷性的同时减小脱模过程中工件损坏的可能性,提高良品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型腔块,所述型腔块开设有型腔槽,所述型腔槽的槽壁一体成型有螺纹,所述型腔块与成型后的工件螺纹配合,所述动模组件包括中间动模板和第一动模板,所述第一动模板与中间动模板相抵接,所述型腔块的一端与第一动模板抵接,所述退模组件驱动型腔块相对中间动模板转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动模板与第一动模板相抵接,型腔槽的内壁设有螺纹,使成型后的工件表面成型有螺纹结构,开模时,中间动模板与退模组件同步远离第一定模板移动,与此同时,利用了工件自身形成的螺旋路径,退模组件驱动型腔块沿成型后工件自身的螺纹转动,便于型腔块与工件分离,提高脱模过程的流畅度。
[0012]优选的,所述退模组件包括驱动源、传动齿轮和转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源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传动齿轮转动,所述转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转动齿轮与型腔块相对固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源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型腔块相对工件转动,型腔块与工件转动质分离状态,便于实现工件的脱模。
[0014]优选的,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外侧动模板,所述定模组件包括第一定模板和外侧定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与第一动模板抵接,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侧动模板,另一端穿过第一动模板伸入第一定模板,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侧定模板,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动模板伸入外侧动模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侧动模板连带第一导柱靠近或远离第一动模板移动,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动模板沿第二导柱靠近或远离外侧定模板移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的设置,对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移动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减小了开模过程中模板移动发生的偏移,减小可能对工件造成的损伤,提高工件的良品率。
[0016]优选的,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中间定模板,所述外侧定模板上开设有浇注入口,所述第一定模板上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与浇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定模板上开设有多个分流道,多个所述分流道均与主流道连通,每单个所述分流道与一个型腔块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时,通过浇注入口将熔体注入主流道内,熔体流经主流道后进入各个分流道,通过分流道同步进入到多个型腔槽内,经过冷却后成型;通过这种浇注系统的设计,同一批浇注加工可成型多个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生产效率。
[0018]优选的,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型模针,所述型模针固定连接于第一定模板,所述型模针远离第一定模板的一端伸入型腔块,所述第一动模板远离第一定模板移动,所述工件与型模针分离。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模针伸入型腔块内,便于成型工件上形成通孔;熔体经过分流道进入型腔块内时压力较大,型模针与第一定模板固定连接,提高了型模针与型腔块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减小了型腔块受到冲击时而产生的偏移,提高了待成型工件的定位准确性,提高工件的成型的质量,进而提高加工生产的效率。
[0020]优选的,所述外侧定模板上设有辅助连接杆,所述辅助连接杆远离外侧定模板的一端伸入分流道内,所述辅助连接杆与分流道的位置和数量均一一对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连接杆的一端伸入分流道内,浇注完成冷却后,辅助连接杆与分流道内冷却成型的废料实现临时连接,第一动模板带动成型后的工件远离第一定模板移动时,实现工件与型模针的分离,便于工件脱模;再驱动中间定模板带动废料远离外侧定模板移动,实现废料与辅助连接杆的分离,而后废料脱落,使整个模具内部恢复初始状态,便于下一次浇注,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自动化的程度,提高工件以及废料的脱模效率,进而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0022]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栓,所述外侧动模板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螺栓穿过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螺杆与中间动模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外侧动模板相对滑移,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螺头与第一限位环抵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螺栓的螺头与第一限位环之间预留有移动空间,外侧动模板远离中间动模板移动,移动第一限位环与螺头抵接时,外侧动模板停止移动,通过第一限位螺栓对外侧动模板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002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外侧动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远离外侧动模板的一端与第一动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动模板上设有滑移杆,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供滑移杆滑移的滑移孔。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侧动模板移动后,中间动模板带动滑移杆靠近外侧动模板沿滑移孔移动,移动至与滑移孔的一侧孔壁抵接,中间动模板停止移动,滑移孔的孔壁对滑移杆以及中间动模板的移动进行限位,而后在外侧动模板的带动下,限位板、中间动模板和第一动模板同步向靠近外侧动模板的方向移动,便于分流道内成型的废料与辅助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机构(1),所述支承机构(1)包括定模组件(12)和动模组件(11),所述动模组件(11)靠近或远离定模组件(12)移动;成型机构(2),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成型组件(21),所述成型组件(21)用于工件(4)注塑成型;脱模机构(3),所述脱模机构(3)包括退模组件(31);其中,所述成型组件(21)与退模组件(31)均设于动模组件(11)上且与动模组件(11)同步移动,所述退模组件(31)用于驱动成型组件(21)相对工件(4)移动并与工件(4)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21)包括型腔块(211),所述型腔块(211)开设有型腔槽,所述型腔槽的槽壁一体成型有螺纹,所述型腔块(211)与成型后的工件(4)螺纹配合,所述动模组件(11)包括中间动模板(112)和第一动模板(113),所述第一动模板(113)与中间动模板(112)相抵接,所述型腔块(211)的一端与第一动模板(113)抵接,所述退模组件(31)驱动型腔块(211)相对中间动模板(11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模组件(31)包括驱动源(318)、传动齿轮(312)和转动齿轮(316),所述传动齿轮(312)与驱动源(3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源(318)用于驱动传动齿轮(312)转动,所述转动齿轮(316)与传动齿轮(312)啮合,所述转动齿轮(316)与型腔块(211)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11)还包括外侧动模板(111),所述定模组件(12)包括第一定模板(123)和外侧定模板(121),所述第一定模板(123)与第一动模板(113)抵接,所述脱模机构(3)还包括导向组件(32),所述导向组件(32)包括第一导柱(321)和第二导柱(322),所述第一导柱(3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侧动模板(111),另一端穿过第一动模板(113)伸入第一定模板(123),所述第二导柱(3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侧定模板(121),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模板(123)和第一动模板(113)伸入外侧动模板(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马达蜗杆注塑成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12)还包括中间定模板(122),所述外侧定模板(121)上开设有浇注入口(1211),所述第一定模板(123)上开设有主流道(1221),所述主流道(1221)与浇注入口(1211)连通,所述第一定模板(12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超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特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