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899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催化材料领域,包括将硫前驱体和铋前驱体加入到乙二胺中,超声溶解;随后向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饱和,将溶液与镁粉搅拌均匀,在100℃下加热至固化,用镁条点燃,燃烧结束得到灰白色固体;研磨后使用盐酸刻蚀去除残余的镁复合物,洗涤干燥得到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应用,并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方法简便、材料催化活性高和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前景。和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前景。和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将CO2固定并转换为具有更有附加值的化学原料对调整能源结构,减缓全球变暖有着重要的意义。CO2是一种完全氧化且热力学上非常稳定的分子,一般只有在严苛的条件下(高温、高压)才会转化为其他含碳化合物。为了提高CO2的利用效率,热催化、光催化、生物催化、电化学催化等方法纷纷被开发用于CO2转化。其中,电化学方法可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CO2还原为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而且能与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很好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电催化CO2还原是一个涉及多电子转移路径的反应过程,反应的产物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种类。目前用于电化学CO2还原的催化剂主要包括碳基催化剂、分子催化剂和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碳基催化剂由于容易制备以及优异的导电性,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单纯的碳材料催化活性通常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硫前驱体和铋前驱体加入到乙二胺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步骤2、向上述溶液中通CO2气体直至CO2饱和,之后将所述溶液迅速加入镁粉中并搅拌均匀;步骤3、在100℃下加热至固化得到第一固体,将所述第一固体转移至坩埚,用镁条点燃,所述第一固体迅速燃烧,生成灰白色的第二固体;步骤4、将所述第二固体冷却至室温,研磨充分,使用盐酸溶液刻蚀12h以除去残余的镁复合物;步骤5、用水和乙醇洗涤并抽滤,最后将所得粉末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可得到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硫前驱体为硫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铋前驱体为氯化铋、乙酰丙酮铋、五水合硝酸铋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氧掺杂Bi2S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铋前驱体为五水合硝酸铋。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跃增叶玄子陆陈宝柯长春庄小东申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工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