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丹妮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95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包括同混机构、雾化机构以及相卡接的底壳和盖子,雾化机构设于同混机构后侧的正下方,雾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同混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同混机构包括有面罩和氧气管以及连接管,连接管固定安装于面罩后侧的下方并与面罩相连通,氧气管对应连接管和面罩的连接处与面罩相插接,连接管的下方与雾化机构相连接;雾化机构包括有雾化箱、斗罩以及药液管,斗罩呈上下对称设置于雾化箱的内壁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雾化药液间歇式的注入鼻腔内的方式,再结合氧气与雾化药液的同时注入,能够使雾化药液不仅能够实现定向喷洒,还能够实现均匀施药,达到提升雾化药液的治疗效果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中进行药物治疗时通常需要采取药液喷雾治疗的方法,使雾化后的药物均匀喷洒于鼻腔或口腔内达到治疗效果。
[0003]而现有的呼吸科治疗过程中,患者通过双管路呼吸机进行输氧时,呼出的废气通过漏气阀完成废气的排出,若同时进行雾化药液的施加会使得呼吸产生的废气与雾化药液直接混合,造成雾化药物的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药物雾化效果,影响疗效。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包括同混机构、雾化机构以及相卡接的底壳和盖子,雾化机构设于同混机构后侧的正下方,雾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同混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
[0007]所述同混机构包括有面罩和氧气管以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混机构、雾化机构以及相卡接的底壳(1)和盖子(2),雾化机构设于同混机构后侧的正下方,雾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同混机构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同混机构包括有面罩(5)和氧气管(7)以及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固定安装于面罩(5)后侧的下方并与面罩(5)相连通,所述氧气管(7)对应连接管(19)和面罩(5)的连接处与面罩(5)相插接,所述连接管(19)的下方与雾化机构相连接;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有雾化箱(18)、斗罩(20)以及药液管(6),所述斗罩(20)呈上下对称设置于雾化箱(18)的内壁上端,所述斗罩(2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紊流板(22),所述紊流板(2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锥形管(21),所述锥形管(21)的下端与处于下方的斗罩(20)内底端相连接,处于下方的斗罩(20)的内部底端插设有雾化管(23),所述雾化管(23)呈锥形状,所述雾化管(23)上的尖锐端朝向上方,且雾化管(23)与第二连接头(17)相连通;所述底壳(1)的内部底端一侧安装有双轴伸电机(11),所述双轴伸电机(11)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缩泵(9),所述双轴伸电机(11)的另一个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风扇(12),所述压缩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4),所述压缩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5),所述出液管(15)远离压缩泵(9)的一端与药液管(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上表面的其中一个边角处固定安装有启动按钮(8),所述启动按钮(8)和双轴伸电机(11)电性连接,所述压缩泵(9)包括有曲轴和活塞,曲轴与活塞枢接,所述曲轴与双轴伸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药与气体同混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妮刘庆赵倩瑜
申请(专利权)人:张丹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